回答数
3
浏览数
7545
伤不起的爱人
【导读】《安全管理》科目是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之一,安全生产设备等的管理是其中主要的考查内容,在进行此科目复习的时候,需要我们从教材入手,结合对应的章节进行各知识点的学习,在这里为大家精选了5道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历年真题,在考试之前,希望大家能够进行一下自测,自测完成后学会总结,进行具体的分析。
1、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的部门是()。 【单选题】
A.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三款: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负贵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但是要防止重复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2、某公司一台蒸发量为20th的燃煤锅炉在停产期间检修,为了保障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该公司采取了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下列锅炉检修人员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在进入烟道或燃烧室前,将烟道或燃烧室与外界隔断,严防烟气熏人
B.在检修前将锅炉入孔门全部打开,通风换气冷却
C.根据需要,卸下承压部件的紧固件
D.用气体作加压介质时,对锅炉承压部件进行气压试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进入烟道或燃烧室前,要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经空气检测合格方可进人,作业过程保持空气流通,选项A错误。带压时,承压部件的紧固件不许安装、拆卸,选项C错误。锅炉承压部件进行压力试验时,介质应采用水,选项D错误。
3、某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甲在拆除防雨棚时,未系安全带。甲用手抓住连接支撑防雨棚钢立柱的横拉杆横向移动身体,横拉杆在外力的作用下脱落,甲当即从处坠落,穿过破损的防护网触地,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调查发现,甲未系安全带和横拉杆与钢立柱未采取满焊方式连接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事故调查组认为造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还有()。【多选题】
A.施工单位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
B.施工单位未认真落实高处作业需佩戴安生防护用品的防范措施
C.甲未按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从梯子上下铜立柱作业,而是直接在横拉杆上移动身体
D.施工单位未派人进行检查,致使横拉杆留下焊接不牢的隐患未发现
E.施工单位未派人对拆除作业实施有效的现场监护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选项AC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直接原因。
4、某股份制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年初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提取了安全生产措施费,并制定了安全生产措施费的使用计划,该计划应提交的审批机构是()。【单选题】
A.安全生产委员会
B.工会委员
C.董事会
D.监事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股份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措施费的使用计划由董事会批准。
5、某热力公司锅炉值班人员甲例行巡查时闻到疑似绝缘电缆烧焦味道,随后发现锅炉蒸汽,吹灰控制室内有浓烟。甲随即向值班室报告,值班班长立即拉闸,避免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的发生。事后调查发现,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端子排环线接触不良,岗位专职人员巡检不到位;因未到大修期,控制室内控制盘一直没有经过检修处理。该公司的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此类电气火灾事故的本质安全措施是()。 【单选题】
A.控制室增设空调设备
B.将端子排转接的环线取消,改为直接
C.重新封堵控制盘柜内电缆
D.尽快恢复密封风机供电,防止蒸汽吹灰器枪头被烤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端子排环线接触不良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本质安全揩施就是去掉端子排接线。
以上就是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历年真题及解析,想必大家一定都学会了,如果还存在问题,那么就需要回归教材,对于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认真进行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
旧人旧心
【导读】《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之一,安全生产是其中主要的考查内容,在进行此科目复习的时候,需要我们从教材入手,结合对应的章节进行各知识点的学习,在这里为大家精选了5道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历年真题,在考试之前,希望大家能够进行一下自测,自测完成后学会总结,进行具体的分析。
1、甲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了乙车辆工厂新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甲机构在评价过程中使用了类比方法来类推、分析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关于类比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类比方法属于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B.类比方法是对照有关法规、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C.类比方法是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D.类比方法是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2、某集团安全管理部门为掌握该集团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的分布特征与规律,对2004~2010年全集团可记录的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年间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的24小时分布特征与规律为: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趋于正态分布,凌晨3时达到全天的最高峰,发生的意外事件最多,达到65起。全天11时发生轻伤事故最少,为9起。该部门采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单选题】
A.综合分析法
B.分组分析法
C.算术平均法
D.相对指标比较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分组分析法是按伤亡事故的有关特征进行进行分类汇总,研究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按事故发生的经济类型、事故发生单位所在行业、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类别、事故发生所在地区、事故发生时间和伤害部位等进行分组汇总统计伤亡事故数据。
3、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中,颜色为白色的部分是()。【单选题】
A.“LA”及背景
B.盾牌及“安全防护”
C.标志边框
D.标志编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旧版),“LA” 及背景是白色,标志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是绿色,标志编号是黑色。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新版),去除了边框和“安全防护”四个字,其余颜色不变。
4、某食品加工厂存在地窖、污水池等危险性较高场所的作业,依据《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下列企业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污水池内作业
B.先通风、后作业,严禁通风次数不够就作业
C.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上岗作业
D.制定应急措施,严禁盲目施救
E.将应急装备存放在专用仓库,避免遭到损坏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已废止,废止时间2017年3月6日。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2015年修改)第八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第十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贵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人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第二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极人员实施救据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藏必要的呼吸器具、教报器材。
5、某大厦内甲、乙、丙三个公司对大厘的一部电梯拥有共同产权,其中甲公司占50%,乙公司占30%,丙公司占20%。三个公司共同委托大原物业管理方丁公司负责管理电梯,电梯主要由丙公司日常使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影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带请的单位是()。 【单选题】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就是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历年真题及解析,想必大家一定都学会了,如果还存在问题,那么就需要回归教材,对于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认真进行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
伤不起的爱人
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网络版)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庭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甲烷含量、硫化氢含量850mgm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中毒窒息事故 D.突发事件 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工程公司 炼油厂 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缓,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缓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优质工程师报名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