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我心就是王独拥我心就是王
:基本预备费=(5000+3000+2000)×5%=500万元静态投资=5000+3000+2000+500=10500万元建设期第一年完成投资=10500×20%=2100万元第一年涨价预备费为:PF1=I1[(1+f)(1+f)] =万元第二年完成投资=10500×60%=6300万元第二年涨价预备费为:PF2=I2[(1+f)(1+f)(1+f)-1]=万元第三年完成投资=10500×20%=2100万元第三年涨价预备费为:PF3=I3[(1+f)(1+f) (1+f)2-1]=万元所以,建设期的涨价预备费为:PF=万元
未曾改变
佑森官网整理了一大堆关于造价考试计算公式汇总,你上去查找就行,我给你列几条佑森里面造价考试常用公式的汇总。1.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2.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3.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4.价差预备费5.静态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6.设备租赁的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销售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销售相关的税金)7.建设期贷款利息=Σ(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8.固定资产总投资=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9.生产性建设项目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总投资+流动资金10.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11.建设项目总造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项目的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13.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1+r÷m)m-114.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5.流动资产=应收(或预付)账款+现金+存货16.流动负债=应付(或预付)账款17.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18.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19.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在产品+产成品20.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21.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22.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23.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24.利息I=总金额F-本金P25.利率i=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本金P×100%(1+i)[(1+i)n-1]÷(1+i)n= A[(1+i)n-1]÷i29.投资收益率R=年净收益(或年平均收益)÷投资总额×100%30.总投资利润率Ra=(F+Y)÷K×100%F---正常年销售利润Y---正常年贷款利息K---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F=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税金-利息以上就是佑森给大家带来的造价常用公式汇总,各位按照造价常用公式的内容进行备考有助于自己高效完成备考工作。
假装相遇
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点击在线咨询问题】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中: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涨价预备费P=∑It[(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4.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5.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6.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7.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8.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9.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造价工程师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优路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培训机构的立足之本,也是学员在接受培训时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优路教育高度重视的方面。为提升教学质量,优路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夯实师资团队。优路教育前瞻性地组建了自有师资队伍,同时非常重视师资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组织各类培训活动,致力于提升讲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南国北地
计算公式:Pf=nt=1ΣIt[(1+f)^(t-1)-1](1)式(1)中Pf———计算期价格变动引起的投资增加额;n———计算期年数;It———计算期第t年的建安工程费用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f———投资价格指数;t———计算期第t年(以1992年为计算期第一年)。涨价预备费的计算公式在我国建设项目总投资中要求计算涨价预备费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1992年2月4日,原国家计委发布了《关于核定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的通知》(计投资〔1992〕382号)。通知指出: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动态投资。而动态投资则包括两部分: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建设期价格变动引起的投资增加额。通知中第六条的内容为:“1993年至1995年的投资价格指数按6%执行。根据该通知的内容(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概算),可确定式(1)的计算期第一年为编制概算的年份。2002年3月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给出的计算公式为:Pf=nt=1ΣIt[(1+f)t-1](3)式(3)中,符号含义同上,下同。1999年9月20日国家计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根据物价形势变化趋势,需要重新调整概算有关内容的核定方法,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防止建设资金流失”。通知还指出:“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编制和核定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时,投资价格指数按零计算。今后,我委将根据物价变动形势,适时调整和发布投资价格指数”。据了解,自该通知发布后,政府主管部门没有下达过新的“投资价格指数”,在建设项目编制投资估算和投资概算时,通常由工程咨询人员自行预测或确定是否考虑建设期的价格上涨因素。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物价基本稳定,一般建设期较短的项目均不再计算建设期涨价预备费,而对一些建设工期较长或引进技术的项目,如公路干线项目、大中型水电站项目、中外合资项目、进口原材料和引进技术的项目等,仍然需要计算建设期的涨价预备费。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由政府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均实行了审批(核准、备案)时效制度。这就要求建设项目必须在批准的规定时效时间内开工建设。根据目前的情况,从项目批准建设到项目开工的时间间隔一般均较短,甚至没有时间间隔。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情况下在涨价预备费计算公式中可不考虑项目批准建设到项目开工的间隔年数m这一因素。由于式(1)没有考虑计算期第一年的价格变动,计算的涨价预备费数额偏低,故在当前的涨价预备费计算中可考虑下面的式(6)和前面式(3):Pf=nt=1ΣIt[(1+f)^*(1+f)^(t-1)-1](6)式(6)考虑了投资分期均匀投入的情况,假定资金的使用发生在年中,而不是发生在年末,从资金使用较为合理的角度,根据复利的方法,用半年物价上涨率计算各年的涨价预备费。式(3)是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从确定基础数据的稳妥原则出发,用全年的物价上涨率计算涨价预备费,计算出来的涨价预备费数额较式(6)要大些。2011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用的公式:Pf=nt=1ΣIt[(1+f)^*(1+f)^(t-1)-1](6)长期以来,关于在案例考试时计算涨价预备费该用新公式还是老公式,说法不一。
例外如初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中: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涨价预备费P=∑It[(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4.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5.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6.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7.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8.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9.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10.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11.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12.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13.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14.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15.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16.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i2-i1)×[FNPV1÷(FNPV1+|FVPN2|)]18.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19.等额本金偿还: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 (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优质工程师报名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