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8034
你做了别人的小三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Ⅰ.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表面涂盖处理、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5.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6.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7.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8.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Ⅱ.考试内容一、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1.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1)图框(2)图线(3)比例(4)标题栏(5)视图表示方法(6)图面的布置(7)剖面符号与画法2.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1)机械系统零、部件图样的规定画法(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 弹簧的画法)(2)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机械零、部件的简化画法和符号 管路、接口和接头简化画法及符号 常用液压元件简化画法及符号)3.原理图(1)机械系统原理图的画法(2)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画法(3)气动系统原理图的画法4.示意图5.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1)尺寸标注(2)公差与配合标注(基本概念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3)形位公差标注6.表面质量描述和标注(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2)表面质量的标注符号及代号(3)表面质量标注的说明7.尺寸链二、工程材料1.金属材料(1)材料特性(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2)晶体结构(晶体的特性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结晶 金属在固态下的转变 合金的结构)(3)铁碳合金相图(典型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碳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4)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冲击试验 硬度试验 化学分析 金相分析 无损探伤)(5)材料选择(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 经济性)2.其他工程材料(1)工程塑料(常用热塑性工程塑料 常用热固性工程塑料 常用塑料成型方法 工程塑料的应用)(2)特种陶瓷(氧化铝陶瓷 氮化硅陶瓷 碳化硅陶瓷 氮化硼陶瓷 金属陶瓷)(3)光纤(种类 应用)(4)纳米材料(种类 应用)3.热处理(1)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 铸铁热处理 有色金属热处理)(2)热处理设备(燃料炉 电阻炉 真空炉 感应加热电源)(3)热处理应用(轴类 弹簧类 齿轮类 滚动轴承类 模具类 工具类 铸铁、铸钢件 有色金属件)三、产品设计1.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1)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可行性分析报告)(2)概念设计(设计要求 功能分析 方案设计 设计任务书)(3)技术设计(工作内容与要求 机械结构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4)设计评价与决策(评价目标、准则 评价方法)2.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1)强度、刚度(2)结构工艺性设计(可加工性设计 可装配性设计 可包装运输的设计原则要点)(3)可靠性(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可靠性设计)(4)摩擦磨损润滑(摩擦定律 磨损定律 影响摩擦磨损的因素 减少摩擦与磨损的方法)(5)机械振动与噪声(基本概念 振动、噪声产生的根源与危害 防止和降低振动、噪声的策略措施)(6)安全性(安全设计的原则 防护设计)(7)标准化、通用化3.机械零、部件设计(1)机械传动及其零、部件(齿轮的功能特点及设计计算 轴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丝杠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带传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计算 减速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选用 调速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2)联接、紧固件(螺栓联接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键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计算 销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联轴器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计算 过盈联接的功能特点与设计)(3)操作调节与控制件(弹簧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离合器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制动器的功能特点)(4)箱体机架件(箱体、机架的设计准则 箱体、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箱体、机架的设计步骤)4.气动、液压的传动控制系统(1)常用气动、液压元件(控制阀 泵和马达)(2)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 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3)常见故障诊断与维护(4)密封设计5.电气传动基础(1)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2)电气调速(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3)电气制动(直流电动机制动 异步电动机制动)(4)电动机的选用6.设计方法与应用(1)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 应用)(2)实用设计方法(工业造型设计 优化设计 人机工程 反求技术 模块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快速原型制造)(3)现代设计方法(并行设计 智能设计 生命周期设计 绿色设计 创新设计)四、制造工艺1.工艺过程设计(1)工艺过程基本概念(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程序和主要问题(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 工艺规程设计的程序 工艺规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3)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对象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目的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4)定位基准选择(基准的概念 精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5)工艺路线设计(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阶段的划分 加工顺序的安排 工序的合理组合)(6)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概念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7)工艺尺寸计算(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基本的工艺尺寸链求解 综合的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计算法)(8)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方案的评价原则 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9)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示例(箱体件的加工工艺 主轴加工工艺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2.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1)工艺装备及其类型(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的类型)(2)工艺装备选择的依据(工艺方案 工艺规程 工序要求与设备 本企业的现有工艺装备条件 各类工艺装备的标准、订购手册、图册及使用说明书等)(3)工艺装备的选择与设计的原则(4)工艺装备选择的程序(5)工艺装备设计程序(6)工艺装备设计(或选择)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7)工艺装备的验证(工艺装备验证的目的 验证的范围 验证的主要内容 验证的方法)3.车间平面设计(1)车间生产设备布置原则(2)产品种类与生产分析(按产品(或流水线、生产线)的设备布置方案 按工种(或专业化)的设备布置方案 成组(或单元)设备布置方案)(3)车间设备的布置方式(机群式布置 流水线布置)4.切(磨)削加工(1)切(磨)削加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金属切削率 切削力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切削加工方法与特点 经济加工精度)(2)车削(常用车削方式 典型车削加工表面类型 车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的车削加工(非数控车削方法) 新的车削技术)(3)铣削(常用铣削方式 典型铣削加工表面类型 铣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零件表面的铣削 超精铣削)(4)磨削(常用磨削方式 典型磨削加工表面类型 主要磨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零件表面磨削)(5)影响切(磨)削加工质量的因素和改进措施(工艺系统方面的因素 工艺过程的因素 环境因素 提高切削加工质量的原则措施)(6)切削用量的选择(7)切削用的工夹具(机床夹具 切削刀具)5.特种加工(1)特种加工方法与特点(2)电火花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 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 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 线切割加工的主要工艺质量指标 影响工艺经济性的因素与分析)(4)激光加工(激光加工原理、特点和分类 激光加工设备 激光打孔 激光切割)(5)超声加工(超声加工的原理与特点 超声加工设备 超声加工工艺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超声加工的应用)6.铸造(1)铸造及其特点(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文件)(2)砂型铸造(造型材料 铸铁件铸造 铸钢件铸造 铜、铝合金铸件铸造)(3)金属型铸造(铜合金铸件 铝合金铸件)(4)压铸(压铸件的结构 压铸合金 压铸机)(5)熔模铸造(熔模铸件的结构 熔模铸造的工艺参数 模型壳的特点及应用)(6)铸造工艺装备(模样 模板 芯盒 砂箱)7.压力加工(1)压力加工及其分类(压力加工的涵义和特点 压力加工的分类与应用)(2)锻造(自由锻 模锻)(3)冲压(冲压加工的特点 冲压工艺分类 冲压工艺的应用要求)(4)影响锻压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其提高的措施(5)压力加工用的工艺装备(冲压模设计 热锻模设计 胎模结构设计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8.焊接(1)焊接方法和特点(熔焊工艺基础 弧焊电源及其特性 焊接工艺)(2)电弧焊(手弧焊及其设备 埋弧焊)(3)氩弧焊(4)气焊(气焊与气割设备选用 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5)焊接工艺装备(焊接用夹具 焊接辅助加工装置 焊接操作机)9.表面处理(1)表面处理的特点和分类(表面处理特点 表面工程技术分类)(2)涂装技术(涂装材料 涂装工艺与装备 涂膜干燥 典型产品涂装 涂膜质量的评价)(3)热喷涂技术(常用热喷涂工艺分类和热喷涂技术特点 热喷涂工艺流程 热喷涂工艺方法 热喷涂材料 热喷涂技术的应用 热喷涂涂层质量评定)(4)电镀(电镀的实施方式 电镀的工艺过程 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 电镀种类及应用 电镀层质量评价)10.装配(1)基本知识(组装、部装、总装 装配单元、基准零件与基准组件、基准部件 装配精度 影响装配质量的主要因素)(2)装配尺寸链及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 装配方法)(3)装配方法类型及其选择(完全互换装配法 部分互换装配法(亦称大数互换装配法) 选择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4)典型部件装配(滚动轴承部件装配 圆柱齿轮传动部件装配)五、管理经济1.安全环保(1)设备维护保障(保养)与安全操作(设备的维护保障(保养) 加工和起重机械的安全 机器人、数控机床和自动生产线的安全技术)(2)常见劳动安全与卫生防范(防火、防爆 防触电和静电 防噪声)(3)环境保护(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技术 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 清洁生产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介绍)2.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法律知识(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4)财务及税务制度(会计基本制度 财务三表 税种、税率)(5)知识产权法(基本知识 专利法 商标法 著作权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6)现代企业制度相关法律(公司法 合同法 招投标法 生产许可制度)(7)WTO规则和政府产业政策(历史和我国的承诺WTO基本原则WTO的四大宗旨 反补贴与反倾销 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的影响)3.工程经济(1)经济学基本概念(需求 供给 供给和需求平衡 市场 市场经济 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2)成本分析(成本的分类 量—本—利之间的关系 量—本—利分析)(3)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实施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功能评价 提出改进设想 分析与评价方案 试验,检查,评价效果)4.管理(1)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质 管理的基本职能)(2)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所有制 两权分离 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公司治理结构)(3)生产率分析与提高(生产率 方法研究 时间研究 熟练曲线)(4)物流基础(物流及其系统的基本概念 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 常用物料搬运设备的特点及选用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5)现场管理(5S活动 定置管理)5.管理创新(1)制造模式的变化和先进制造模式(制造模式从大量生产开始 成组技术、数控技术和单元制造——多品种成批生产的解决方案 当代的先进制造模式)(2)MRPMRPⅡERP(MRPMRPⅡERP)(3)精益生产(准时制(JIT)生产 看板管理)(4)项目管理(项目及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三要素和目标 项目管理的过程和内容)(5)灵捷制造(灵捷制造战略产生背景 灵捷制造战略的基本概念 企业灵捷化案例)六、质量管理质量控制1.质量管理质量保证(1)质量产品质量(质量定义 产品质量和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的形成与质量职能及职责)(2)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含义 质量管理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3)ISO 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与内容 质量保证和质量体系建立)(4)质量认证(质量认证的类型 产品质量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2.过程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概念(2)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统计分析表 排列图 因果图)(3)统计过程控制工具(直方图 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Cp控制图)(4)相关分析(相关图(散点图)法 回归方程法 相关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用途)3.计量与检测(1)产品制造中的计量与检测(2)几何量测量(测量基准 长度测量用的器具 角度测量器具 形状测量器具)(3)机械量测量(力、重量的测量 力矩的测量 位移测量 转速测量 振动测量)(4)其他物理量测量(温度测量 压力测量 噪声测量)七、计算机应用1.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1)微机的构成及种类(2)常用微机的结构性能特点(十六位微机(80868088CPU)的结构性能特点 八位微机(Z80CPU)的结构性能特点 单片机的结构性能特点IO接口及存储器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3)微机软硬件的选用原则2.计算机仿真(1)仿真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仿真的发展和意义(3)计算机仿真的一般过程(4)仿真在CADCAPPCAM系统中的应用3.计算机数字控制(CNC)(1)CNC控制程序编制基础(CNC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及步骤 普通程序格式及典型程序代码)(2)CNC程序编制方法(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举例 程序语言方法自动编程流程及APT编程简例普通程序格式)(3)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4.CADCAPPCAMCAE(1)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2)CADCAPPCAM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6)CADCAPPCAM的应用状况(7)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八、机械制造自动化1.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及其技术内容分类2.加工作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化)(1)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 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2)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3.物流自动化(1)物流概念和功能(2)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 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 存储自动化设备)4.信息流自动化(1)信息涵义与信息流信息系统(2)信息源(3)信息采集输入(4)信息处理(5)信息传输与交换(6)信息存储5.管理自动化(1)管理含义及其自动化基础(2)MRP-Ⅱ6.常见的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系统(1)DNC系统(2)FMC(柔性加工单元)(3)柔性自动线(FTL)(4)FMS(柔性制造系统)(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你那么好怎么还不死
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表面涂盖处理、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 5.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 6.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 7.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 8.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机械工程师CAD2006企业版机械工程师CAD2006企业版.iso 是我从电炉上下来的.镜像文件,492M.以下是介绍.(无图)连续三届荣获中国软件博览会金奖 标准图库容量高达万种以上数万用户正在使用十年倾心打造北京英科宇科技开发中心是集CAD软件开发、应用、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软件企业。《机械工程师CAD》是本公司从1990年开始研制的软件产品。软件推出至今,多次获得各种殊荣,享受国家给予高新企业的优惠政策,已有数万名工程师在使用她从事设计工作。《机械工程师CAD2006》是在《机械工程师CAD》2000、2001、2003、2004基础之上,依据截止到2005年的最新国标,采纳数万名工程师的建议,全面修订的通用机械CAD软件包。整个系统遵循机械等行业的设计习惯,自备强大的专业数据库,具有开放结构,采用中文界面,涵盖机械、建筑、电气、化工四个专业,各项功能完备齐全,尤其在机械设计方面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相信她一定会给您的设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最新国标、超大容量、全面修订的参数化标准件及设计资料库依据截止到2006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1-5册),化学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1-5册)和广大用户的推荐资料,建立了完备齐全的标准件和设计资料库,内容涉及螺栓、螺柱、螺母、螺钉、木螺钉、自攻螺钉、铆钉、垫圈、平键花键、销、挡圈、轴承、轴承盖、板材、管材、型材、密封件、润滑件、弹簧、管件与管接头、电机、减速器、操作件、联轴器、螺孔、沉孔、中心孔、砂轮越程槽、焊接坡口、气缸、液压缸、塑料模具、电梯井道等。库中共有数万个参数化标准件图形,所有的标准件都具有开放的数据结构,可以方便地添加或修改数据。生成的标准件会自动适应用户定义的线型和颜色,并且自带物理数据,可以方便地在图中标注,或统计到明细表中。功能强大的轴、齿轮、蜗轮、蜗杆、链轮、带轮、凸轮、花键设计模块本软件提供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凸轮、链轮、V型带轮、同步带轮、渐开线花键的专业设计模块,内含专业、完整的设计、计算和数据查询功能,完全替代手册。只需输入基本参数,就可以绘制出完整的工作图、参数表,生成包含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报告。本软件提供了非常灵活的轴设计功能,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出各种结构的轴。先进、智能化的参数化设计当使用参数化设计功能(又称尺寸驱动)开始设计图形时,只需画出草图,图形的尺寸不需准确无误,在尺寸标注完毕后,只需修改尺寸的数值,图形就会按新的尺寸自动修改,除了图形的尺寸可以修改外,圆形阵列图形的数量、分布角度、矩行阵列图形的行数、列数、间距等都可以修改。参数化设计会自动检查尺寸和约束的数量,自动判断过约束和欠约束。欠约束时,图形也可以驱动。当尺寸标注完毕后,可以将图形存入库中,图形的每一个尺寸会被自动赋予一个代号,用户也可以为它们定义代号,前缀(如Φ),后缀等。在库中,可以为图形定义一系列的尺寸,这样就可以创建本单位的标准件库。当使用库中的图形时,它们的名称,代号等数据就会自动加入到明细表中去。灵活的序号明细表可以方便地绘制指引线、标注序号,序号标注有直线形、圆形和椭圆形;给序号加前缀、后缀;在绘制序号时自动对齐以前标注的序号;直接标注多行序号,擦除、插入或合并序号,提取标准件数据。通过操作夹点来改变序号的位置和形状;修改序号所对应的明细表数据;设置序号标注的文字高度、图形颜色、箭头的样式。将明细表保存到文件或者打开一个明细表文件。插入、增加、删除、拷贝、粘贴、移动数据。设置明细表的格式、宽度、对齐方式、重量关系、文字高度和颜色等;将明细表分段绘图;序号和明细表数据互相关联,一方变化后,另一方自动更新。基于先进Object ARX技术的标注功能会使您耳目一新,使用更加方便、灵活提供了全新的粗糙度、形位公差、基准、公差配合、焊接、倒角、锥度、斜度、弧长、引线、向视图、放大图、剖切等标注,各项功能的交互非常专业、直观,标注生成后,可以使用夹点对标注进行拖动,标注会自动随着位置的变化而更新。标注中的线和文字的颜色、文字字体可以方便修改。全新的图形符号库依据最新国家标准重新修订了液压、气动、电气、建筑、暖通、空调、给排水等符号库,所有符号库都具有开放结构,可方便地建立新库,添加新内容。专业的尺寸标注和文字表格处理本软件提供了水平、垂直、倾斜、角度、直径、半径、坐标、一组直线尺寸、螺纹,基准尺寸等强大的尺寸标注功能,同时,本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尺寸编辑工具,如尺寸对齐,尺寸等间距,箭头圆点转换,倾斜尺寸界线,更新尺寸,修改、旋转、移动、复位尺寸文字,修改尺寸箭头大小和文字高度。使用本软件,可以方便地修改文字内容,文字对齐,文字等间距,合并两行文字,修改文字高度、高宽比、字型,给文字添加下划线、上划线、直径符号、正负号、角度符号,绘制任意表格,将一组文字填表,编写技术要求等。高效、实用的图形处理功能本软件可以自动实现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遮挡,可以确定是否用虚线表示被遮挡部分,如果图形中有孔,孔中的图形会被显示出来。在本软件中,尺寸文字,螺孔也可以遮挡图形。断开线可以将图形从中间断开。本软件可以自动生成轴类零件的全剖或半剖图,可自动将某一边界内的图形进行局部放大。本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数学计算功能。完善的图框绘制和标题栏填写本软件提供了完全符合国标的图框绘制模块,同时,用户也可以生成自定义尺寸的图框。软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标题栏、附加栏,用户也可以方便地定义本单位的标题栏、附加栏(栏内填写的文字高度用户也可以定义)。标题栏、附加栏的内容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对话框中输入,输入的内容会自动填写到图框中。用户自定义的标题栏、附加栏也可以自动填写。图框插入后用户还可以用新的图框替换已有图框,替换后标题栏、附加栏的位置和填写的内容会自动调整位置和文字高度。还可以把一个图框中的数据自动填写到另一图框中。实用的电气设计模块本软件的电气模块可方便地在线上插入一个或一组电气符号,插入后直线会自动断开,当符号位置不合适时,可以移动符号或使一组符号对齐,当符号位置变化后,与之相联的直线也会自动更新。还可以删除一个符号,之后,与符号相联的直线会自动接好。另外,还可以互换两个符号的位置,用一个符号替换其他符号。丰富的化工标准件库 本软件提供了法兰,法兰盖,封头,筒体,支座,人孔,手孔等图库。全面的建筑设计模块应广大用户要求,将《建筑工程师CAD》的强大建筑设计功能加入进来,使建筑平面图的设计功能大大加强,内容涉及直线轴网、弧线轴网、直墙、弧墙、圆墙、门窗、柱子、阳台、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弧形楼梯、电梯插入等。中文界面、精心设计、功能完善、易学易用《机械工程师CAD》的命令全部是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缩写,每一菜单都有一个工具条或数个工具条与之对应,从对应菜单即可找到相应的工具条。软件使用设计人员最常用的术语,使用方法完全符合专业设计的习惯,所以易于掌握,即使没有计算机知识,英语水平不高的工程师也会在几天内掌握。十年积累,数万用户,获得国家最权威软件机构金奖,机械行业最权威的出版社出版《机械工程师CAD》是本公司从1990年开始研制的软件产品,至今已有数万名工程师在使用她从事设计工作。本软件连续三年获得国家最权威软件机构--中国软件协会CSIA软博会金奖,由机械行业最具声望的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全面兼容AutoCAD 各种版本和《机械工程师CAD》各种版本《机械工程师CAD2006》全面兼容AutoCAD R1420002002200420052006中英文版,而不是只能用在某一版本上或只能用在中文或英文版本上,使您在任何环境和情况下都会无忧无虑,轻松从事设计。对于其他非DWG格式的图形,本软件可以通过DXF格式将其读入。系统要求简体中文Windows9598Me2000XP,Windows NT 操作系统,AutoCAD R14、2000、2002、2004、2005、2006支持,奔腾300以上处理器,32兆以上内存,大于300兆硬盘,4倍速以上光驱。英科宇系列产品介绍:《机械工程师CAD》:个人版、中小企业版、企业版、专业版。《电气工程师CAD》万能增强版、企业版。《建筑工程师CAD》:普及版、装饰装修版、中小企业版、企业版。《电梯井道设计系统》《机械工程师CAD》--齿轮版。《机械工程师CAD》--化工版。《机械工程师电子手册》《电气工程师电子手册》将在2006年年初隆重推出。《机械工程师PDM》将在2006年年底隆重推出。《机械工程师CAPP》将在2006年年底隆重推出。
最好的朋友是恋人
1 .科目分类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年龄、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不同需求,我们将继续教育科目分为三类:● 基本科目:系指新一代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是编制 “ 机械工程师职前培训考核大纲 ” 和建立 “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题库 ” 的重要依据。适应对象是: ① 近期机械工程类大学本科毕业生; ② 对此类继续教育科目有需求和兴趣的广大新老专业技术人员。● 扩展、提高科目:系指在学习掌握基本科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用以扩展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的科目。适应对象为对此类继续教育科目有需求和兴趣的广大新老专业技术人员。也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师资格认证后,作为按期参加复核登记的进修科目。● 基础科目:系指学习掌握基本科目时必需的先修科目,其中主要科目应在大学教育阶段已经讲授了。适应对象是: ① 尚未学习过此类科目中有关课程,而影响直接学习掌握基本科目的、稍早时期毕业的机械工程类大学本科及专科毕业生; ② 对此类继续教育科目有需求和兴趣的广大新老专业技术人员。 2.科目体系 根据上述设计要点和科目分类办法,机械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体系共设置: ( 1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和国际通则与市场经济四个模块; ( 2 )创新哲理、科技发展与可持续性、制造战略、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与方法、材料技术、信息支撑集成技术、 “ 系统分析、规划与评价 ” 、约束管理技术、供应保障工程、 “ 质量、可靠性、标准化 ” 、资本运营、 “ 财经、金融 ” 、市场营销、 “ 政策、法规 ” 等 15 个子模块; ( 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项目管理、 WTO 与国际贸易、工程技术人员理财 …… 等 3 类 103 个科目。其中基本科目 43 个,扩展、提高科目 30 个,基础科目 30 个。 上述 4 个模块、 15 个子模块和 3 类 100 多个科目组合构成机械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体系,列表如下: 模块 子模块 基础科目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 .创新哲理 ( 1)辩证法( 2 )普通逻辑,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论 2 .科技发展与可持续性 (3)设计立项与成果鉴定(含技术报告和论文的撰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撰写)和科技文献的写作(4)知识与知识源获取(含科技信息的获取、信息收集归纳技术)(5)计算机应用与现代图学(6)专利与申报 先 进 制 造 技 术 3 .制造战略 (7))现代与未来制造系统 4 .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 (8)基础设计(含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理论及选用,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工艺性及检测的设计,其他辅助设计计算)(9)典型的机械系统设计(含动力机系统、工作机、传动装置、控制系统和润滑、照明辅助系统设计原则步骤、分类、组成、选择等,标准、数据查寻) 5 .制造技术与方法 (10)成组技术(11)坐标测量技术(12)数控加工技术与设备(13)机械设计试验技术(含常用试验设计及统计学基础,通用基础标准、常用公式和数表查寻) 6 .材料技术 (14)复合材料与非金属材料(15)新材料成形、连接、制备工艺与技术 7 .信息支撑集成技术 (16)制造信息基础与工程机软件,专业软件(含计算机辅助工程、面向对象的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仿真)(17)通讯与网络技术(含电子资料交换技术 EDI )(18)数值分析与算法(19)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含代码识别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变送一体化技术)(20)计算机接口技术(21)专项技术及应用(含伺服系统、现场总线、 PLC 、变频技术) 系统管理技术 8 .系统分析、规划与评价 (22)工程经济 9 .约束管理技术 (23)基础工业工程(含价值流、工作流技术)(24)车间生产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10 .供应保障工程11 .质量工程、可靠性、 标准化 (25)统计检测技术(26) ISO?FONT>19000 国际通则与 市场经济 12 .资本运营13 .财经、金融 (27)成本,股票与证券基础知识 14 .市场营销15 .政策、法规 (28)知识产权法(29)合同法(30)商标法 模块 子模块 基本科目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 .创新哲理 (1)科学技术体系( 2)创新与方法论( 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 .科技发展与可持续性 (3)绿色产品设计(4)绿色制造技术(含清洁、无损耗处理技术)资源再循环利用技术和拆卸技术(材料识别及分类、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处理技术,高效除尘技术,排放后处理等)(5)表面工程(含自泳涂装、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高速燃气喷涂、热喷涂激光重熔复合技术、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技术离子束辅助镀膜技术等) 先 进 制 造 技 术 3 .制造战略 (6)柔性、分散网络类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模式与方法(7)快速、准时、流程类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模式与方法(8)可重组、开放结构类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模式与方法 4 .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 (9)常用设计方法(含参数化设计,有限元法,优化设计、失效设计、可靠性设计、疲劳强度设计、机械振动和噪声分析及测试机械振动的控制与利用、摩擦学设计,人机工程,价值工程等)(10)现代设计方法(含创新设计理论与常用技法、机电一体化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并行设计、稳健设计、快速原型设计)(11)质量功能配置(12)计算机辅助设计 5 .制造技术与方法 (13)快速原型制造及工模具制造(14)精密和超精密加工(15)特种加工、成形与装配技术(16)高速加工技术(17)复合加工技术(18)柔性装卡技术 6 .材料技术 (19)新材料成形与改性、连接、加工技术(20)塑料成型制造技术(21)无损探测(含超声检测技术、红外线) 7 .信息支撑 集成技术 (22)嵌入式微处理机(23)现代数控系统(含高性能开放式数控系统技术、多轴联动数控技术)(24)过程监视和控制技术(25)仿真技术(26)工业机器人(含自动导引车) 系 统 管 理 技 术 8 .系统分析、规划与评价 (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28)运作与项目管理(29)信息系统及其管理 9 .约束管理 技术 (30)现代工业工程概论(31)制造资源计划(含 MRPⅡ )(32)过程成本控制技术及作业的成本管理 10 .供应保障 工程 (33)企业物流系统与工程设施设计(34)物料搬运设备(35)物流成本(36)物流信息与标准化 11 .质量、可靠性、标准化 (37)质量保证技术(含在线质量反馈控制、可靠性工程、质量统计控制技术等)(38)标准体系和发展、作用与认证(产品定义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数据标准) 国际通则与 市场经济 12 .资本运营 (39)企业收购、兼并、重组、上市 13 .财经、金融 (40) WTO 与国际贸易基础(41)工程技术人员理财 14 .市场营销 (42)营销服务技术(含产品定价系统、销售系统与场所、需求分析) 15 .政策、法规 (43)法律基础(含公司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证券法) 模块 子模块 扩展、提高科目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 .创新哲理 (1)企业战略与方法论 2 .科技发展与可持续性 (2)制造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3)复杂科学及基本方法(4)微机械设计及制造(5)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先 进 制 造 技 术 3 .制造战略 (6)精益、敏捷、网络、对象化、社会化、知识化、集成化等制造哲理与模式(7)开放结构制造系统 4 .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 (8)微型机电系统(含机构、传感器、执行器、信号处理、控制电路、接口、通信、电源)(9 )成套项目中的工艺规程及其系统设计(10)智能设计、虚拟设计与装配(11)三维造型及其分析 5 .制造技术与方法 (12)数字化制造技术(13)数控加工网络化(14)非机械加工技术 6 .材料技术 (15)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16)微细加工技术(含高能束流与沉积、光刻、溅射、蒸镀加工) 7 .信息支撑集成技术 (17)最优估计理论与自适应控制及其应用(18)系统辨识(含动态测量与建模、制造系统监控)(19)建模方法 系统管理技术 8 .系统分析、规划与评价 (20)规划设计与系统评估(含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后评价、资产评估)(21)组织支撑系统(含基于过程的、虚拟的、扁平网络结构的、团队的、适应性组织)(22)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企业建模)及模拟(23)工程咨询诊断 9 .约束管理技术 (24)网络制造管理技术 10 .供应保障工程 (25)社会物流(26)计算机辅助后勤支持系统 11 .质量、可靠性、标准化 (27) 6δ (28) GBT24001?FONT>1996 、 GBT28001?FONT>2001 国际通则与市场经济 12 .资本运营 (29)股份制与资本运营 13 .财经、金融14 .市场营销 (30)电子商务与供应链
优质工程师报名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