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4040

首页> 工程师报名> 四级软件工程师考试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像一陣風

已采纳

考试科目: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共五个考核项目。

考试形式:无纸化考试。四级考试科目由五门专业基础课程中指定的两门课程组成,总分 100 分,两门课程各占 50 分。专业基础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考试总时间为 90 分钟,单课程考试没有时间要求。

考核内容:

网络工程师:考核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及中小型网络的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数据库工程师:考核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维护、管理与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软件测试工程师:考核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软件测试的规范及标准,以及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选择测试工具、执行测试并分析评估结果等软件测试的基本技能;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核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网络攻击与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操作系统、路由设备的安全防范技能;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考核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接口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理论、逻辑电路基础以及嵌入式系统中的信息表示与运算、评价方法等基本技能。

扩展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生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等背景的限制,任何人均可根据自己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情况,选考不同等级的考试。考生按照有关规定到就近考点报名,需要注意的是报名考生一次考试只能在一个考点报名。

考生可选择参加一个或几个级别的考试,具体请查询考生所在省级机构的相关要求。报考多个科目时需咨询考点,避免考场安排时冲突。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

特别注意如:考生同时报考了二级C、三级网络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三个科目,结果通过了三级网络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但没有通过二级C考试,将不颁发任何证书,三级网络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两个科目成绩保留一次。

下一次考试考生报考二级C并通过,将一次获得三个级别的证书;若没有通过二级C,将不能获得任何证书。同时,三级网络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两个科目成绩自动失效。

每次考试报名的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承办机构规定。考生按照有关规定到就近考点报名。考试全为无纸化考试,分选择题和应答题,选择和应答题都需要过最低分数线方为合格,无补考机会。

特殊人员报考条件:

现役军人可使用军官证报考NCRE考试,在其军官证号码前后各加入识别码,此办法也适用于没有身份证的未成年人,识别码的编码有统一格式,前6位后4位。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下发的510号令,已经公布《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该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现役军人可以通过团以上单位集中向地方公安机关申请居民身份证。

其他报名注意:

NCRE 考试一般不安排专门的补报。考生如果错过报名点的报名时间,可以直接咨询当地考试院或自考办报名。

报名须知:

需带上身份证以及相关的报名费。考生报考一定要亲自到场,不能由任何单位、个人代劳。逐一核实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照片、报考科目、报考类别等,信息不一致要立刻更改。

数据库工程师

考核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获得该证书表明考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具备利用工具软件开发基本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型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

网络工程师

考核网络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考生要了解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管理方法,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调试的基本技术。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术。

软件测试工程师

考核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结构覆盖测试、功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软件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面向对象软件测试、Web应用软件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构件测试、极限测试和文档测试。考生要能结合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软件分析与测试工具增加软件测试工程的实践经验,胜任软件测试岗位的要求。(来源:北京考试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算机四级

162评论

孤帏

四级的软件评测师难度还是有点大的、浙江省这几年每年的通过率都在个位数的目前最好的复习资料是<软件评测师考试 试题分类精解>分析得很透彻不过是08年的书籍、但是这几年没新书出来、而且浙江省软件网站上面推荐的也是这本书下面是软件评测师的考试大纲(每一个城市的题目可能有点不一样、所以建议你关注当地的软考网站)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1)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2)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3)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4)熟悉软件工程知识,理解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5)熟悉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6)熟悉软件测试标准;(7)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8)掌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知识;(9)掌握C语言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技术;(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1)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12)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在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基础上,运用软件测试管理办法、软件测试策略、软件测试技术,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处理机·基本输入输出设备·存储系统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中断控制、进程管理、线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配置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本原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数据库语言与编程 中间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分类、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常用网络设备·Internet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网络管理 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函数)调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C语言以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2.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标准的类别及生命周期3.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网络入侵手段及防范·加密与解密机制4.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相关概念·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基础知识5.软件工程知识 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概念·需求分析·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组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 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结构化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 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概念·软件质量管理体系·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 软件过程管理·软件过程管理概念·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的意义·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技术软件开发风险基础知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及应对 软件工程有关的标准·软件工程术语·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计算机软件需求规范说明编制指南·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6.软件评测师职业素质要求·软件评测师职业特点与岗位职责·软件评测师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要求·软件评测师的能力要求7.软件评测知识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定义·软件测试目的·软件测试原则·软件测试对象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V模型·W模型·H模型·测试模型的使用 软件测试类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动态测试、静态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软件问题分类·软件错误·软件缺陷·软件故障·软件失效 测试标准 GBT– 2003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GBT– 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GBT– 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8.软件评测现状与发展·国内外现状·软件评测发展趋势9.专业英语·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科目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1. 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设计阶段的评审·需求评审·设计评审·测试计划与设计 开发与运行阶段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确认)测试·验收测试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白盒测试设计·白盒测试基本技术·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用例的编写 面向对象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方法选择的策略·黑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白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策略3. 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 软件自动化测试·软件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功能自动化测试·负载压力自动化测试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面向对象测试模型·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 负载压力测试·负载压力测试基本概念·负载压力测试解决方案·负载压力测试指标分析·负载压力测试实施 Web应用测试·Web应用的测试策略·Web应用设计测试·Web应用开发测试·Web应用运行测试 网络测试·网络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策略·网络仿真技术·网络性能测试·网络应用测试 安全测试·测试内容·测试策略·测试方法 兼容性测试·硬件兼容性测试·软件兼容性测试·数据兼容性测试·新旧系统数据迁移测试·平台软件测试 易用性测试·功能易用性测试·用户界面测试 文档测试·文档测试的范围·用户文档的内容·用户文档测试的要点·用户手册的测试·在线帮助的测试4. 测试项目管理·测试过程的特性与要求·软件测试与配置管理·测试的组织与人员·测试文档·软件测试风险分析·软件测试的成本管理

134评论

越过青空

软件工程师考试(高级)大纲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理解软件工程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理解软件生存期过程; (3)理解软件工程标准; (4)掌握需求分析、测试、维护基本技术; (5)掌握软件度量、软件配置管理方法; (6)理解软件复用概念; (7)理解软件质量保证的手段; (s)理解软件项目对人员的需求; (9)理解软件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 2.通过本级水平考试的合格人员具有从事软件系统分析与工程系统分析员、工程管理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级水平考试范围包括三个模块,即模块1、模块2和模块3。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十多项选择题十综合题。每个模块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范围 模块1:软件工程技术 1.1软件生存期过程 1.1.1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生存期 1.1.2软件生存期模型 1.国际标准:ISO/IECI2207信息技术一软件生存期过程 1.2软件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任务 1.2.2需求分析过程 1.2.3需求的类型。 1.2.4需求分析的原则 1.2.5需求分析人员和用户的责任 1.2.6需求文档 1.2.7需求说明技术的选择 1.3软件复用技术 1.3.1软件复用的概念 1.3.2软件开发过程 1.3.3构件技术 1.3.4分层式体系结构 .5实施软件复用开发单位的组织结构 1.4软件测试技术 1.4.1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1.4.2测试用例设计 ●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 1.4.3性能测试 1.4.4软件测试策略 .5软件测试工具 1.5软件维护 .1软件维护的概念 1.5.2软件维护活动 .3软件维护的实施 1.5.4软件可维护性 1.5.5软件再工程 1.6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1.6.1软件开发工具的分类、作用和功能 1.6.2软件开发环境的概念 模块2:软件质量管理与软件质量保证 2.1软件质量 2.1.1什么是软件质量 2.1.2软件可靠性 2.1.3软件质量问题的根源 2.1.4软件产品质量与软件过程质量 软件质量保证 2.2.1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 2.2.2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2.2.3质量保证的实施 2.2.4软件质量设计 2.2.5软件容错技术 2.3软件工程标准与软件文档 2.3.1什么是软件工程标准 2.3.2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意义 2.3.3软件工程标准的制订与推行 2.3.4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 2,3.5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2.4ISO9000国际标准 2.4.1质量管理、质量认证与质量审核 2.4.2ISO9000标准概要 2.4.3ISO9000族标准构成 2.4.4质量体系 2.4.5ISO9001的主要内容 2.4.6ISO9000_3实施指南概要 2.5软件过程能力评估CMM 2.5.1软件过程评估的意义 2.5.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分级及其关键过程域 .3软件过程评估的国际标准 2.6软件度量 2.6.1软件度量的概念 2.6.2功能点方法计算软件的大小 2.6.3程序环路复杂度计算 2.6.4Halstead程序工作量计算 2.6.5程序风格度量 2.7软件配置管理 2.7.1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 2.7.2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 2.7.3变更管理 2.7.4版本管理和发行管理 模块3:软件工程管理 3.1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 3.1.1软件工程管理的任务与意义 3.1.2软件工程管理的范围 3.1.3软件文档管理 3.1.4软件成本估算 3.1.5软件风险分析 3.1.6软件项目进度计划与监控 3.2软件人员管理 3.2.1软件开发组织结构 .2软件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3.2.3软件工程师道德和职业活动规范 3.3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3.3.1什么是知识产权 3.3.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3.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管理 3.3.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与法律保护 3.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

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