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考试数据定义

与孤单谈恋爱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782

首页> 工程师报名> 质量工程师考试数据定义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感情就像织毛衣

已采纳

考取质量工程师的步骤:考试报名(考试当年1月-3月)->准考证领取(6月初开始)->资格考试(6月中旬)->成绩查询(7-8月)->证书领取(10-11月)->证书登记(资格证书每3年登记1次)

考取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那些条件:(1)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遵纪守法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2)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 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1年。 取得博士学位。

怎么做:1、通看全书,不需要死背。2、关键重点在做习题,要反复做。要能做到随便从做过的习题中找几题,基本能有印象做出来即可。3、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建议参加报名时要你参加的培训班。

167评论

梦予悠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抽样检验概念与适用场合

抽样检验就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检验,并对该批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推断的过程。经过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所有产品都合格;经过抽样检验判为不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所有产品都不合格。

通常,抽样检验适用下列场合(不限于):

(1)破坏性检验;

(2)流程性材料;

(3)批量很大,全数检验工作量大的场合;

(4)其他不适于使用全数检验或全数检验不经济的场合。

2.抽样检验的基本分类

按照单位产品质量特性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1)计数抽样检验。按照给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抽样检验,称为计件抽样检验。如果是统计单位产品中不合格数的抽样检验,则称为计点抽样检验。计件和计点抽样检验统称为计数抽样检验。

(2)计量抽样检验。按照给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用连续尺度测量出其具体数值并与标准对比的检验,称为计量抽样检验。

3.单位产品、检验批与批量的概念

(1)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个体称为单位产品。

单位产品可以按自然件界定,如一个螺母、一台电视机、一辆汽车等,也可以人为地界定,如一米布、一公斤大米等。

(2)检验批。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称为检验批,简称批。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的产品。

(3)批量。检验批中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量称为批量。用符号N表示批量。

4.不合格与不合格品

(1)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某项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称为一个不合格。

(2)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5.计数检验常用的衡量批质量的方法

(1)批不合格品率P。把批中不合格品数D除以批量N,即p=DN。

(2)批不合格品百分数:批的不合格品数除以手续费一再乘以100,即

100p=DN*100

上述两种方法用于计件抽样检验。

(3)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把批中不合格数C除以批量N再乘以100,即100CN,此方法用于计点抽样检验。

6.过程平均

在规定的时间段或生产量内平均的过程质量水平,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过程平均通常用样本数据来估计。

7.接收质量限和极限质量

(1)接收质量限: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质量水平。

(2)极限质量:是指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它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不合格品率)的最小值。

(二)抽样方案及其特性

(1)抽样方案,规定了样本量(或样本量系列)和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

(2)接收概率,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批被判为接收的概率。

(3)OC曲线及其变化规律。抽样方案的接受概率Pa依赖于批质量水平P,当P变化时,Pa是P的函数,通常也记为L(P)。L(P)随批质量P变化的曲线称为抽检特性曲线或0C曲线。OC曲线表示了一个抽样方案对一个产品的批质量的辨别能力。

每个抽样方案都有一条0C曲线,OC曲线的形状不同表示抽样方案对批的判断能力不同,即对同一个批使用不同的抽样方案被接收的概率不同。

对于0C曲线随着不合格品率的增加,是单调递减曲线;当不合格品率减小时,接收概率在增大。

4.两类风险

(1)第一类错误(生产方风险):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水平为某一指定的可接值时的拒收概率,称为第一类错误。其概率为0r.,是生产方承担的批质量合格而不被接收的风险。

(2)第二类错误(使用方风险):使用方风险是指使用方所承担的接收质量不合格批的风险,一般用B表示。

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一)调整型抽样检验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1)概念。调整型抽样检验是指根据已检验过的批质量信息,按照规定的转移规则调整检验严格程度的抽样检验过程。

(2)适用范围。调整型抽样检适用于连续批产品的逐批检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有整群抽样法。

(二)GB的若干要素

1.接收质量限AQL的确定方法

应考虑生产方的过程平均、使用方的质量要求、产品的重要程度及分类、检验的项数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原则是双方协商。具体的确定方法有:

① 根据生产方的过程平均确定;

②按使用方要求确定;

③按不合格类别确定;

④按检验项数的多少确定。

2.检验水平(IL)的概念与确定

(1)检验水平概念,批量(N)与样本量(n)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称为检验水平。

四个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三个一般检验水平:I,Ⅱ,Ⅲ。

(2)除非另有规定,均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检验水平仅用于必须使用小样本,且允许有较大误判风险。

3.检验的严格度

检验的严格度是指提交批所接受检验的宽严程度,分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1)正常检验。正常检验的设计思想是当批质量等于或优于AQL值时,以很高的概率接收检验批。

(2)加严检验。加严检验设计思想是当批质量坏于AQL值时,尽量保护使用方的利益。加严检验是强制性的。

(3)放宽检验。放宽检验的设计思想是当批质量一贯优于AL值时,采用放宽检验以减少样本量,放宽检验是非强制的。

4.转移规则

(1)从正常转到加严检验。

(2)从加严转到正常检验。

(3)从正常转到放宽检验。

(4)从放宽转到正常检验。

(5)暂停检验。加严检验开始,累计5批加严检验不接收时,原则上应停止检验。三、孤立批抽样检验及GB的使用

(1)孤立批是相对于连续批而言的,它是脱离已生产或汇集的.批系列,不属于当前检验批系列的批。在生产实际中,孤立批通常是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批,或者对生产过程质量不太了解的产品批。包括新产品的试制、单批产品、以及对生产过程质量不够了解的产品批。从供方临时采购的少数几批等。

(2)孤立批抽样检验方案GB的抽样检验程序如下:

①规定单位产品需检验的质量特性,并规定不合格的分类;

②根据产品批的来源选择合适的抽样模式,GB有两种抽样模式,即模式A和模式B;③规定检索方案所需的要素,检索抽样方案。

问:不合格产品数和产品的不合格数有什么区别?

答:不合格产品数一般利用在计件检验中,一个产品不合格其不合格产品数就是一。而产品的不合格数,是计点检验中用到的。单位产品上有几个不合格点,其不合格数就记为几例。如一平方米布上的瑕疵有5个则其不合格数为5,所以可能出现不合格数大于单位产品的数。

问:检验水平越高越好,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高水平的检验方案?

答:不对,应该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平。

在GB中,检验水平有两类:一般检验水平和特殊检验水平。一般检验包括I、Ⅱ、Ⅲ三个检验水平,无特殊要求时均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捡验(又称小样本检验水平)规定了S-1、S-2、S-3、S-4四个检验水平,一般用于检验费用较高并允许有较高风险的场合。

选择检验水平应考虑以下几点:产品的复杂程度与价格。构造简单、价格低廉的产品检验水平应低些,检验费用高的产品应选择低检验水平;破坏性检验选低水平或特殊检验水平;生产的稳定性差或新产品应选高检验水平,批与批之间的质量差异性大必须选高检验水平,批内质量波动幅度小,可采用低检验水平。

问:怎样选择AQL的值?有什么原则吗?

答:接收质量限AQL是对生产方过程平均的要求,在确定AQL时应以产品为核心,应考虑所检产品特性的重要程度,并应根据产品的不合格分类分别规定不同的AQL值。一般A类不合格(品)的AoL值应远远小于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于C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对于同一不合格类的多个项目也可以规定一个AQL值,在规定时注意,项目越多,AQL值也应越大一些。在确定AQL时也要考虑产品用途,检验的经济性等。

在确定AQL值时还应注意:在使用GB厂时,AQL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

95评论

执手不忆殇

2011年全国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初级)一、质量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二、质量与标准化 三、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二、IS0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三章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二、质量检验的分类 第四章计量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计量单位 三、量值溯源 四、测量数据的修约 五、测量结果 二、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 第五章概率统计基础 一、概率的基础知识 二、统计的基本概念 三、回归分析 第六章抽样检验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二、抽样方案及对批可接收性的判定 三、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 2828.1的使用 四、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及GB/T 2828.2的使用 第七章统计过程控制 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 二、常规控制图 四、过程能力分析 第八章质量改进 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 二、质量改进的工具 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2011年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一、质量的基本知识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三、方针目标管理 四、质量经济性分析 五、质量信息管理 六、质量教育培训 七、质量与标准化 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九、产品质量法与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章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 一、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 二、供应商动态管理 三、顾客满意 四、顾客关系管理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四章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概述 二、质量检验机构 三、质量检验计划 四、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 五、质量检验的控制 第五章计量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计量单位 三、测量仪器 四、测量结果与测量准确度 五、测量不确定度 六、测量控制体系(一)概述 2011全国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中级) 第一章 概率统计基础知识 一、 质量特性数据的统计规律 二、 概率基础知识 三、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四、 常用统计量及其分布 五、 参数估计 六、 假设检验 第二章 常用统技术 一、 方差分析 二、 回归分析 三、 试验设计 第三章 抽样检验 一、 基本概念 二、 计数标准性抽样检验 三、 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 四、 记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五、GBT2829计数周期型抽样检验 六、 其他抽样检验方法 第四章 统计过程控制 一、 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二、 控制图原理 三、 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四、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五、 常规控制图的应用 第五章 可靠性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三、可靠性试验 四、可靠性管理 第六章 质量改进 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二、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四、质量改进常用工具 五、QC小组活动参考网站:

8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