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801
人心最难懂
一级建造师不属于职称,属于执业资历。取得一级建造师资历能够评聘中级工程师或经济师,中级职称,通过考试或评定即可取得中级工程师的称谓,实践中说的中级工程师一般都是指职称。
一级建造师不属于职称,属于执业资格。取得一级建造师资格可以评聘中级工程师或经济师,中级职称,通过考试或评审即可取得中级工程师的称号,实际中说的中级工程师一般都是指职称。
以江苏为例:根据江苏省人社厅发布的《关于调整》(苏人社发〔2019〕)的规定,一级建造师可以对应中级职称。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目录》表一所列27项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才,其职业资格直接对应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也就是说一级建造师对应中级职称。
但一级建造师不可以直接等同于中级职称来用,比如招投标、资质办理中明确要求中级职称的不可以用一级建造师来代替。
1、 增值。 考到注册一级建造师是自我价值的一次提升,考到一建让自己更值钱。对持证人员来说,一建证书含金量很高。
2、 加薪。 在承建工程时,不同施工面积、工程投资额,要与相应企业资质挂钩。不管企业大小,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建造师等才能承接项目。
从需求来看,目前缺口很大。一级建造师的年薪至少都在12万到20万之间,如果你没拿到可以选择跳槽了。
3、 升职。 持有证书是作为一名合格建造师的重要凭证。考到一建本身就是层次的逾越,更是升迁的前提,有一建虽然不等于当上项目经理,但没有一建,项目经理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相濡以沫不如两两相忘
那一级造价工程师肯定是考完一建之后的最优选择,一建和一造这两个证书都是在建筑领域含金量很高的证书,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证书改革含金量依然坚挺:凭证书直接享受工程师待遇;都是国家准入类执业资格证书。
现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很多考生都会在考完一建之后,马上就去考一个造价工程师,通过考试之后双证持身,这样的人在职场竞争力会大大提升,是非常受欢迎的。
比如建造师的《工程经济》中对于资金时间价值、等值计算和方案评价的讲解,《工程管理》中进度计划(双代号、单代号网络图)的讲解,与造价师《造价管理》中对应的部分就高度重合。
再比如建造师《建筑实务》中关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讲解,与造价师《工程计量》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也是重合的。
所以很多考生都会在考完一建后的一个月去复习一造,一年时间考取两本行业高含金量证书,工资翻倍,岂不乐哉。
今年夏末不一样的成熟
一级建造师考试中《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满分160分,合格96分,考试成绩96分及以上极为合格。
一级建造分数线是全国统一的,一建各科合格标准:《建设工程经济》满分100分,60分合格;《建设工程法规与相关知识》满分130分,78分合格;《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满分130分,78分合格;《专业工程管理实务》满分160分,96分合格。
一建实务的专业共有10个方向,分别是: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
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一建考试科目中实务是比较重要的,当然难度也是比较大,因为它不仅知识量巨大,而且考点零散,不好把握。
虽然说一级建造师《实务》没有重点,全书都是重点。但是这只是针对我们后期全面复习而言的。对于很多初次备考的考生,如果一开始就“抠得很细”,全书的框架和重点难点你都没搞清楚,就去研究那些边边角角的零碎考点,最后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我们建议,一轮学习把握“抓大放小,重者恒重”的原则,千万不要自己瞎研究,紧跟老师的思路,先把历年来那些考烂了的知识点烂熟于心,比如说《机电实务》,网络计划,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焊接工艺等等。
一级建造师的备考之路是一段寂寞又煎熬的过程,可是一想到考试通过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就满怀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