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4464
轻漾眉睫
全栈工程师,也叫全端工程师(同时具备前端和后台能力),英文Full Stack developer。是指掌握多种技能,并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全栈工程师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创业公司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所以需要一个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独挡多面的万金油。对于创业公司,不可能说DBA前端后端客户端各种人才全都备齐了,很多工作请人又不饱和,不请人又没法做,外包又不放心质量,所以全栈工程师是省钱的一妙招。虽然说全栈工程师工资会比一般的工程师会高很多,但综合下来,成本会低很多。
赶路人沏茶者
如果你想成为WEB全栈工程师,一定是需要通过学习的。如果你是有一定基础的,比如计算机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你可以先自学,毕竟你是有相关知识的,了解过一些,那么自学起来肯定不差,在你不计较时间成本的基础上,你可以一直自学下去,毕竟,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铁许磨成针!如果你是有一点基础,但是自学能力比较差,或者自制能力差的话,我的建议是:先自学,一段时间后,带着问题去培训;双管齐下;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可以让你事倍功半,同时你有基础,并且带着问题去学习,效率也高;本人推荐你去无限互联,那里WEB全栈的师资和环境都挺好,适合你去学习。如果你是一点基础都没有,那就省去自学的步骤,虽然说,自学+培训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程序员这个行业,没有人带入门,还是有点困难的。当然,参加培训不意味着你放弃自学,学习是终身的事情,这句话适用于一个人的一生。
你幼稚
全栈工程师,也叫全端工程师(同时具备前端和后台能力),英文Full Stack developer。是指掌握多种技能,并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价值】 一、全局性思维现代项目的开发,需要掌握多种技术。互联网项目,需要用到后端开发、前端开发、界面设计、产品设计、数据库、各种移动客户端、三屏兼容、restFul API设计和OAuth等等,比较前卫的项目,还会用到Single Page Application、Web Socket、HTML5CSS3这些技术以及像第三方开发像微信公众号微博应用等等。Web前端也远远不是从前的切个图用个jQuery上个AJAX兼容各种浏览器那么简单了。现代的Web前端,需要用到模块化开发、多屏兼容、MVC,各种复杂的交互与优化,甚至你需要用到来协助前端的开发。所以说一个现代化的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需要一个人来掌控全局,它不需要是各种技术的资深专家,但它需要熟悉到各种技术。对于一个团队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来说,有一个全局性思维的人非常非常重要。 二、沟通成本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项目中的人力是1+1<2的,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技术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毫不为已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全栈工程师的沟通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各种技术都懂,胸有成竹,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技术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让一个后端和一个前端去沟通,那完全是鸡同鸭讲,更不用说设计师与后端了。但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前端懂后端,那沟通的结果显然不一样,因为他们讲的,彼此都能听得懂。三、创业公司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全栈工程师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创业公司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所以需要一个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独挡多面的万金油。对于创业公司,不可能说DBA前端后端客户端各种人才全都备齐了,很多工作请人又不饱和,不请人又没法做,外包又不放心质量,所以全栈工程师是省钱的一妙招。虽然说全栈工程师工资会比一般的工程师会高很多,但综合下来,成本会低很多。
不说感情事
前端工程师:在打开一个网站时,屏幕上的一切都属于前端。前端工程师负责创建用户界面背后的代码。这些工程师不仅要熟悉HTML、JavaScript与CSS,还要掌握很多框架。这些框架有Foundation、Angular JS、Ember JS、Backbone及Bootstrap等等。前端工程师要与设计师和其他专家协同工作,从而将网站从模型转换为可使用的模式。
后端工程师:在你每天所访问的网站背后有服务器网络、数据库以及各种应用,他们相互协作将你所请求的网页与数据传递给你。后端工程师负责构建这些组件。他们要擅长各种编程语言,如Python、.Net、Ruby、Java及PHP等等,从而通过这些语言来编写程序。他们还需要使用各种数据库程序如MySQL、SQL Server及Oracle等来操纵信息并将其传递给最终用户。后端工程师需要与组织中的各种经理及其他成员通力配合来完成工作。
全栈工程师:全栈工程师既要了解后端开发,也要了解前端开发。他们是“全方位”的工程师,熟悉服务端的同时又懂客户端用户体验。全栈工程师理解Web开发进程的每一个方面,同时又会就整体策略与最佳实践对相关干系人提出建议与指导。
爱情长官
待过一家德企和一家假美企。德企,规模比较小,700人左右;每天工作时长7H,实际工作时间约3 4H;餐饮极好,餐费个人承担20%;薪资不高,16薪,加服装费健身费 旅游 费等等;人际关系异常简单和谐;组织也是已经僵化,没有成长空间;业务上,至少在供应链领域,谈不上先进的管理和实践。总的说,养老就太好了,对年轻人简直就是温水煮青蛙。假美企,就完全吐槽了,资方是美国的,收购了一家台企,导入他们的客户资源,但是不参与管理。说是外企,一个外国人也没有,所有供应链数据全靠人工统计,试产时统计数据做报告是最痛苦的事情,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情。办公室小团体严重,老板喜欢打麻将,闲的人上午讨论麻将,下午嗑瓜子是一天;忙的人没日没夜也是一天 日企1家,美资2家,区别如下。 日企:日日夜夜的汇报。现在干嘛,等下干嘛,明天干嘛,下周干嘛。领导每2个小时悄悄站身后的惊悚。 美资:随意。任务布置给你了,截至日期告诉你了,自己安排吧,领导只要结果。 日企:工作效率低,但要保持沟通。说周一交不了,可以及时沟通到下周一。 美资:工作效率高,工作量大,滚雪球一样。说周一要,就是周一要。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任务没做完,新的任务又来了。 日企:同事间相对客气亲切,互称某San。人情味浓郁些,A不在座位B帮着接个电话是正常的。 美资:都是英文名,kevin,Lucy,Echo,保证一个礼拜分不清谁是谁。工作自顾自,我帮部门同事接个电话被经理说,那是她的事,你别管。 日企:拘谨内敛,等级制度严格。咖啡是前台煮给老板喝的,零食区貌似不太看到,看到老板要鞠躬。 美资:自助咖啡机,各种茶包,冰箱里梦龙敞吃,还有各种小零食,和老板站成一排边吃边聊。作为一名曾任职两家世界五百强外企的白领丽人,我想这个问题,你在外企是否工作过,我很有发言权。 IBM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 从澳洲留学回国,第一份工作,是在IBM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一家美资世界五百强公司。做的是IT service helpdesk,一份技术支持的工作,更具体来说,就是英文电话客服,接听来自全球的技术咨询电话,然后将接听到的技术难题,再转达给IBM相应的技术团队去解决。所以这份工作会要求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都不错,毕竟接听英文电话,需要英语听力好,能听懂客户咨询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以流利的英语口语给出初步的诊断回答,再通过内部系统撰写英文电子邮件传达给相应的技术团队。除此之外,还包括该问题的后续跟进,反馈给客户,直到问题完全解决。因为要接听来自全球的终端用户的电话咨询,这份工作,事实上是三班倒制,这要求你有能上夜班工作的能力。总体来说,美资的公司文化,很自由宽松,一切都强调独立自主,上下班会有打卡。还会有活动气氛很活泼轻松的部门团队建设活动,大家都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很开心的。我那时候,经常每天都会盼望着上班,因为和同事在一起工作很开心啊。沃尔玛中国总部 第二份工作,是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工作,给一个外籍高管做助理,同样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美资公司。这份工作是典型的朝八晚五的工作,中午会休息一个小时,每天上下班打卡。这份工作经历最长。沃尔玛是一家会让你感到找到大家庭的公司,在这里工作,你会很有集体归属感和荣耀感。我所在的总部员工有近三千人,占据了两幢写字楼。公司很庞大,部门设立也繁多,记得有十几个部门吧。这在外企算员工配置很大型的公司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三月份左右都有一次全国性的年度准备会议,这项会议一般由市场部的同事提前半年时间准备,因为这个会议通常要召集全国的门店店总,管理层和优秀员工参加,开会一般三四天时间左右,并且还会有沃尔玛的大型供应商参会,展出他们的商品。如果能参加这样的大会,也是每个沃尔玛人的骄傲。我青睐的外企 在我外企的工作经历中,由于工作关系,我同样接触了一些很优秀的外企。印象最深的是宝洁公司。大家都知道,宝洁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飘柔、舒肤佳、汰渍、帮宝适等。为什么喜欢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是沃尔玛最重要的供应商。那时候,我们经常会和来自宝洁公司的人,因为项目的合作,会一起开会、沟通和交流。他们整体的精神面貌、流利的英语,专业的素养都给人印象深刻。这是除了我所在的公司,宝洁,是我所见过的素质最优秀的一群外企白领。 我就职世界500强公司,不用打卡,人事权相对比较独立,直系领导权利相对偏弱,市场费用投入管控很严格。怼上级,怼平级同事的事情经常发生。比较保护信息的正常流通。工资待遇这块基本比国内同级别会搞一个档次,出差补贴会搞2个档次。基本不加班,休息按法定来。裁员这个事情及其慎重,赔偿是不需要谈的,直接给。自己离职的谈下都会给赔偿。加薪吧,年年都会有,不同的贡献不同的档位。 在外企工作3年,没有朝九晚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做好的份内的工作,你爱干嘛就干嘛,领导不会说你。没有加班,也不用打卡。但是平时周末也会偶尔回邮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自由。人员也比较简单,没有勾心斗角,大家都是各自忙自个的。 工作过,3m中国有限公司,美资企业世界500强。工作氛围很轻松,完全靠自觉,上下班不打卡,公司8点半上班我一般8点四十到,从来不担心迟到。电脑全是笔记本的,都有自己的密码,电脑软件全是外国的。 大学毕业就职外企,前后三家,15+,欧洲+美国,非常感谢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真的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每一位领导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非常有水平。企业文化好,氛围好,以结果为导向,提倡尊重诚信合规,对于问题,民主且可以充分讨论。从事IT行业20多年,先后在台资、美资、日资、假美资、事业单位、中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单位里面待过,下面按我从业顺序一一道来。 台资 大学刚毕业那会,2000年刚过,正好遇上某台资来长沙设立分公司,于是就去了,三轮面试后上岗。足足呆了两年半,公司氛围很不错,老板也很大方。 台资有个传统,每到春节一定要吃尾牙,老板这个时候就会发红包,很大包的,但一定是现场抽奖的形式,红包有多有少,但肯定人人有份,干部除外,他们不能参与抽奖。所以,每年年会尾牙聚餐特别热闹。但就一点不好,台湾老总特别能喝,而且每个人他都会敬酒,不管你身份高低,老总眯一口,做员工的只能干一杯,一场年会下来,酒量不好的,肯定得吐。 再说平时工作,真不累,我们的项目都是做来自台湾的外包,每个月都有计划,而且计划基本都估计的比较宽松,一个月的任务,大多能在20天左右就能完成,所以,那时候我完全没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程序员压力很大。要说特别不好的地方,就是公司没有固定涨工资的规定,必须主动跟老板谈才行。 后来,因为一些政治因素,公司慢慢不行了,主要是那边不发任务过来了,不得已跳槽了。 美资 离开前公司,运气极好的在同一栋写字楼遇上一家美国公司招人,他们规模大概有200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契约,只要你面试成功了,就认可契约成立了! 我面试通过的第二天就因为肠胃炎住院了一周,原以为就这样泡汤了,结果住院期间HR还很关心的来慰问,询问情况。出院后,还主动又给我延长一周到岗时间,让我在家好好休养,当时挺感动的。 美资做事很有章法,谁做什么,谁负责什么,很明确,他们不需要你当一个全栈工程师,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计划性也很强,订的是明天完工,你就必须明天完工,好在一般时间都比较充裕。另外,感觉不怎么在乎团队协助?比如说,一个项目其他几个人的任务都完成了,只有一个人拖了后腿还没做完,要按国内企业做法,一般就要整个团队陪他一起加班,然后马上联调。但美资不一样,某人拖了后腿,他一个人加班,至于整个项目的联调时间,顺延就是了,责任都由他负,其他人也没义务去帮忙。 公司有下午茶,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有下午茶的公司,而且是行政分发到每个人的办公桌上,一人一份,不用去哄抢。有水果,有蛋糕,而且肯定会附带一瓶饮料。 但是缺点是,公司任务比较多,没有前一家轻松,刚刚做完,马上就有新任务,极少会出现任务空挡,想划水,不可能的。不过,公司不提倡加班,也确实极少加班,而且加班有2倍工资,准确到小时上!另外,每天都要写工作总结邮件,这个真的很烦。还有,你做任务,领导只管结果,怎么做是你的事情,没人帮你。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靠与同事的私交寻求帮忙。要是在会议上提出来,会被领导鄙视,影响个人升迁,很明显的。 这一家我也做了快3年,直到被朋友挖角去了下一家。 事业单位 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承接到政府的一个大项目,为避免招标带来的麻烦,成立了一个临时事业单位做技术工作,不过我们技术都没编制,依然是合同工,只有几个大领导才有。 做这个项目是我这一辈子最舒服的一段经历了,没有之一! 上午10点到岗,中午跟其他单位一起睡午觉(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我们办公地点也在政府大楼里面),可以睡到下午2点半。然后5点半就下班了。从来没有过加班! 家里有事,打个招呼就行,请假都不用,行政好说话,领导更好说话。 项目是有计划,但时间充裕到不行!即便超期了(就这工作状态,不超期都不可能),重新做计划就行。工作难度也不高,大部分开发任务其实外包给另一家公司,我们只负责核心设计。 但也不是没缺点。比如需要给公务员做培训,有时会被他们的奇葩思路气死,而且他们的需求经常反复,前面说的,后手就否认了。教他们用系统很久都学不会,自己不会用,就会说系统做得太差。另外了,就是基本不给涨工资,进来多少就是多少。年终奖也基本没多少,不过物质福利跟公务员是一样的,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往家里提。 老实说,曾经希望在这里干一辈子,领导也说以后把你们几个头头都弄个编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之前推行这个项目的局长升迁调任了。新来的局长安静了半年,半年后突然宣布要对系统全面升级,面向全 社会 招标,那我们这个单位就成了多余的了,没多久就解散了,有编制的调离,没有编制的全部劝退,一分钱补偿都没有。 假美资 假美资的意思是,老板是中国人,中国股份占绝大数目,可能有美资也可能没有,但更主要的是老板一个劲鼓吹他心目中的欧美企业文化。 因为失业,没做太多考虑就进了这么一家公司,真是特别后悔,半年就出来了,还人生第一次跑去劳动部门打官司,讨要工资。 大概情况是这样,公司规模还是很大,500多人,地点在省会城市,主要做的是加拿大电信业务外包。公司业务挺好的。进去第一件事,HR就是让你起个英文名,而且日常称呼都必须说英文名,结果全公司都是什么Larry,Kevin,Echo,Tom,Tony这些名字,我好歹也是在真正的美资做过的,只要不跟英文客户沟通,公司也没强迫必须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但在这里就是硬性规定,说是公司企业文化。也有下午茶,通常就一些水果放在书桌上,想吃就自己去拿。公司每年固定涨薪10%还是多少去了,记不清了,但是也要考虑KPI,太低的话,也是一分钱不涨的。 优点真没多少。缺点一大堆,这才是导致我主动辞职,从而导致老板打击报复的原因。 经常性加班,而且是午夜1~2点的那种,通常是为了跟加拿大客户开会。因为人家那边这个时候是白天上班时间,必须迁就人家。虽然晚上回家是可以报销的士费,但是必须自己准备发票,的士票是不行的,外出就餐的发票也不行。其实这就是堵住了大家报销路费的窗口,我反正是搞不到财务要求的“合格”发票。后来财务才明说,你们可以去定王台买到这些“发票”。 搞笑 吧,为了报销加班的士费,还得员工自己掏钱去买发票。 因为老板特爱篮球,时不时公司就搞篮球比赛,下班后举行,强制要求全部员工参加,而且必须穿队服,而队服吗,直接从工资里面扣除。我连试用期都没过,第一个月工资都还没拿到,就开始扣钱了,奇葩不? 进公司第2个月,我的电脑烂了,结果行政说,你自己搬电脑去电脑城修,虽然感觉很奇葩但我还是去了。结果第二天开会,项目经理直接扣我KPI,说昨天任务没完成。我说,我电脑烂了怪我,项目经理说,“就算是客观原因,那也是没完成。”好吧,横竖都是员工的错误。 进公司第3个月,我转正了,前项目组长辞职,就让我顶了,但只给我加了200块,说还要考验一下我的能力。然后,又过了1个月,又有2个组员相继离职,我成了光杆司令,找的新人都是应届毕业生。我自己交接过来的工作都还没搞清楚,怎么教这些新人做事啊。亚历山大! 终于熬到年底,我主动辞职。公司大老板第一次主动找我面谈,希望我留下,大道理说了一通。我坚持离职。他就变脸了,说什么我突然离职会给公司带来损害,那就得赔偿。我说,我按合同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又不是现提现走,我的辞职合理合法! 他不认可,还威胁我说要发律师信!不欢而散! 一个月后,果然没安排人跟我交接,我直接找HR说明天就不来了,HR不肯签字,我也懒的纠缠,自己走了。然后果然没发我工资,而且欠了2个月(自从跟老板谈砸了,上一个月的工资就没给)。沟通无果,上告到劳动大队,历时2个月打官司,才要回了工资。一个500多人的软件公司,还这样的赖皮,人生初见啊。 日资 后来家门口百货大楼里面的一家日本企业招人,我有幸面试上了。 看过很多网友说日资很会剥削人,去的时候还点怕,但为了生活没办法。真正上班了,完全不是那一回事,真的很类似前面的事业单位。 日资很人性化,日常沟通很有礼貌,很尊重人,请假什么的都不会刻意刁难,如何是生病,HR还会打电话慰问,记得有一个非领导岗位的同事住院了,HR还送了水果篮过去。 工作强度不大,而且老实说,做计划花费的精力真的远远大于实际开发的精力,天天都要开会,开的人都有点疲了。工作也是要做日报的。开发效率很低,很多事情必须走流程。就比如在数据表里面增加一个字段,你首先发邮件给项目主管,主管签字再转发DBA,DBA同意再把邮件转发给管理人员留档,管理人员留档成功后,才会回复DBA,这个时候才可以改了。但除了管理人员在日本,其他3个人就在同一间办公室。就一个这么简单的事情,不得不搞一天多才能实现。不过了,正好乐得轻松。 日常工作中,日资的等级观也非常重,见到上级必须主动打招呼,如果是总经理这样高职位的人,你还必须停下脚步鞠躬。下午茶,不同职位的人,分发的下午茶品质是不一样的。比如咖啡机煮的咖啡是给老板喝的,一般员工只能喝速溶咖啡。 不过总得来说,还不错,我挺满意的。如果不是后来朋友找我去一家私企当技术部经理,我恐怕会一直在那里。 至于中资私企,哪怕是大厂,没太多说的,大家都知道吧,大同小异,没啥区别。只有当上管理才会相对比较舒服,程序员都是被压榨的。浪迹外企10年+。研究生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出国培训机构英语教师,意外收获500强的Offer,欢呼雀跃奔向这家轮胎巨头。5年后离职,留下的全部是感谢。遇到了好的领导和同事,成就了我的下一步。然后入职全国知名的和日本合资的软件企业,不喜企业文化,果断弃。目前在一家加拿大外企,工作强度正常,早九晚五点半,薪水一般但是人文环境好。打算近期不折腾啦。硕士毕业时误打误撞,一不小心已在一家美资外企工作三年了。 作为一家百年老牌企业,虽然整体而言比不上全球500强但也达到了外企行业平均标准。首先,人性化的公司氛围,上下班不需要打卡,弹性八小时工作制,朝九晚五,有时候也可以申请在家办公,除非项目需要不然一般都不准加班。上下等级制度没有国企那么分明,不需要分派系站队,也无需担心说错了话而被上司或者经理训斥,也不需要拍老板马屁,大家都比较开明,有什么话都可以敞开了说。 福利方面和国企比起来可能差一点,但是该给的还是会尽量满足,五险一金按最高标准缴纳,商业医疗保险,年底双薪以及年终奖这些就不提了,外企标配。需要经常出差的同事可以申请电话补贴和交通补贴,刚入职就有十五天年假以及十天带薪病假,根据入职年份累计增加,工资方面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吧。 咖啡机,饮料,小零食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平时每月会有happy hour,同事们一起喝喝酒,吃点烤串小吃交流交流感情。每周羽毛球活动,鼓励同事们锻炼身体,保持 健康 。有时也会组织一些比较特别的活动,比如鸡尾酒品鉴,海边别墅轰趴以及公司周年庆等。我们的年会就是典型的美式风格,很少吃中式围桌,一般都是找个酒吧包个场,吃吃喝喝,抽抽奖发发钱,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就好。 工作方面也比较自由,交给你的任务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好,也能够允许你试错。同事关系都比较简单,没有办公室政治,只需把你分内之事做好大家就相安无事,皆大欢喜。对于员工的成长公司也比较重视,会提供定期的培训以及一些内部课程让你有机会成长。工作之外的时间尽量不谈工作,也不会有人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打扰你,除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总体来说,外企的氛围和我偏向自由不受束缚的性格也比较匹配,强调的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外企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我的同事们大部分都是生了小孩并已工作多年的中年人群,对于他们来说,外企提供的是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允许他们能够平衡工作和家庭,有时间和孩子共处,习惯了这种环境之后就很难再去适应其他竞争性比较大,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了。温水煮青蛙,外企的优势也在渐渐减弱,薪资待遇比不上华为,腾讯这种快速发展的公司,福利方面也不如国企稳定,可能业绩不好的话各种预算就会削减。自我感觉是长期在外企工作的话其实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懒,懒得去学习新的东西,懒得去接触有挑战性的新事物,不会有太大的自我提升。 年轻人可以来外企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工作氛围,但是我觉得更需要去拼一拼,也许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青灯照
Python的优点:简单,易学,速度快,免费、开源,高层语言,可移植性,解释性,可扩展性,可嵌入性,丰富的库,独特的语法,从云端、客户端,到物联网终端,Python应用无处不在,从原型设计到快速开发,从Web 应用到云计算框架,处处可见其身影,将成为编程语言里的主流。web全栈工程师,工作过渡时间1-3年,薪资万月-3万月;爬虫工程师,工作过渡时间1-3年,薪资2万月-4万月;网络安全工程师,工作过渡时间1-2年,薪资万月万月;测试工程师,工作过渡时间1-3年,薪资万月-3万月;运维工程师,工作过渡时间1-3年,薪资万月-3万月;人工智能工程师,工作过渡时间1-3年,薪资万月-5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