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考试多少分及格

傻子也是你叫的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996

首页> 建造师> 二建考试多少分及格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在笑泪在飚

已采纳

二建考试分数一般是法规60分,管理、实务72分通过,为卷面分的60%为合格线。

二级建造师成绩管理规定:

滚动管理:

考全科: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管理方法为滚动管理,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3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

非滚动管理:

免考部分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科目。

增项:

二级建造师增项考试成绩只在考试当年有效,报考二建增项的人员考试合格后,核发统一印制的相应专业合格证明,该证明作为注册时增加执业专业类别的依据。考试成绩实行非滚动管理,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科目即可取得增报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二建备考技巧:

1、制定计划

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天要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以及复习和练习的时间表。

2、学习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如制作记忆卡片、做笔记、组织思路等。

3、练习测试

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考试技能的有效方法。

4、合理安排时间

要避免过度学习和疲劳,要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

5、选择好的学习材料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参考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寻找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同学交流,寻找支持和鼓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和增强信心。

7、考试前准备

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检查考试时间和地点、准备必需品、复习重点等。

8、积极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和取得好成绩。

以上数据出自有途教育网。

136评论

其实我很怀旧

二建考试分数线合格标准是60分。

二建成绩的标准合格线由住建部和人事部制定,各科满分为:法规与相关知识100分,施工管理120分,专业实务120分。按分值的60%计算为合格分数线,即法规与相关知识60分,施工管理72分,专业实务72分。

不过,二级建造师的合格标准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合格分数线不得高于满分的60%。一般来说,二级建造师的及格线都是低于60%的。

二级建造师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情况初步统计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为45分~60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为45分~72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根据科目不同而不同。

根据2020年各省二建合格分数线来看,有14个省份都提高了合格线,分别是:陕西、安徽、江苏、黑龙江、湖北、海南、甘肃、山东、浙江、吉林、辽宁、江西、四川、新疆。

有7个省份合格线与往年持平,包括:福建、广西、宁夏、山西、河南、天津、湖南。

只有广东、青海2省二建合格分数线下降。

从各省发布的合格分数线也可以看出,各省二建合格线在逐渐靠拢,2020年各省管理合格分数多在62~72左右、法规50~60左右、实务55~64左右。

3评论

Darling爱你Darling想你

二建的分数60分及格。

二建各科合格标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践考试难度比较大,部分省份实行的是自划线的标准,通常是60分左右即可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

二级建造师考试当中,施工管理科目的总分是120分,合格标准通常是72分,法律法规知识的总分是100分,合格标准通常是60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践的总分是120分,合格标准是72分。

二建考试成绩有效期:

二级建造师考试成绩实行的是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的方法,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在连续的两个年度之内,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

通常情况下,二级建造师全部考试结束之后的2到3个月左右就会公布考试成绩,考试合格的考生可以根据当地住建部门的要求,及时领取自己的证书,以免影响到未来的执业。

二建一次过三科的概率:

二建的考试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只要自己用心备考,一年过三科是没问题的,每年一次过三科的人也不是少数。所以二建一次通关可能性对于有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些信心的。

二建证书的作用:

1、敲门砖

二级建造师证书是建筑行业的敲门砖,是升职加薪的条件之一,考二级建造师的好处是很多的,例如,可以做项目经理,可以升职加薪等等,这些都是最直观的好处。

2、增加晋升机会

二建证书可以增加晋升机会,二级建造师证书是担任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虽说有证不一定能当项目经理,但如果机会来了,因为没有证书而与项目经理擦肩而过,岂不可惜。

3、领取补贴

二建证书还可以领取补贴。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且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以上数据出自华图教育网。

5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