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危险源分析方法有哪些

淫领者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4556

首页> 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危险源分析方法有哪些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已采纳

我们会发现,生病后去医院看病很麻烦,排队挂号、排队检查、排队治疗等等。病不大严重,但是很糟心。就跟生产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后,不管事故大小,但处理起来非常费劲,有时候就像一个消防员一样,疲于“灭火”,对不对?不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如何避免事故发生,如何识别身边潜在危险的这些事!

98评论

薰衣草猜不透我的心情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 :(一)辨识、评价要求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1)危险源清单;2)重要危险源清单;3)重大危险源清单。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二)辨识、评价准备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2)做好试点工作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179评论

学会善变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应该主要是看,嗯,看听闻。然后就这几种方法,我们应该远离危险源。

32评论

我对你的爱不是说断就断

危险源的辨识主要为辨识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113评论

轮回只为寻你

公共课的重点很分散,再重要的内容,多选才2分。我空间有全部的课件。

156评论

何必把剧本写得苦不堪言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注意以下步骤:  1.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对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确定企业中有哪些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分布状况等综合资料。  2.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内容  为了便于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危险几部分,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  3.确定伤害(危害)方式  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例如,机械伤害(危害)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中毒的靶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生理结构损伤形式(如,黏膜糜烂、植物神经紊乱、窒息等),粉尘在肺泡内阻留、肺组织纤维化、肺组织癌变等。  4.确定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  大部分危险、危害因素是通过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如,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造成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食道、皮肤黏膜等)或一定区域内通过呼吸带的空气作用于人体;噪声是通过一定距离的空气损伤听觉的。  5.确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  6.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分析时要防止遗漏,特别是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得忽略。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

6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