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一级建造师考试要多久

心灰了意冷了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5885

首页> 建造师> 备考一级建造师考试要多久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请说你好

已采纳

备考一级建造师考试,自然是越早学习越好,不过,知识基础高或者报考科目少的考生可以适当调整。而考生如果是相反情况,那么,现在考试备考已经不算早了。毕竟一级建造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光是阅读教材就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了,更何况要把教材的内容一点一点的梳理和记忆。所以,早备考时间充裕,可以以轻松点的状态,仔细备考更多的内容。

11评论

最终还是罢手了

一级建造师从难度上说并不大。一般情况下复习需要6个月就可以了。

188评论

谈笑群英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每个人学习能力不一样,不过备考当然是越早越好。根据大数据显示,一级建造师一般学习600-800个小时,在没有大的失误的情况下,通过的概率就比较大。也就是说一级建造师提前3-6个月备考是最合适的,尤其是备考最后的三个月一定要充足、集中,更有成效。众所周知,一建难度大、教材厚、知识点多,四科加起来超过1500页左右。尤其是400多页的实务教材,而需要我们不断地理解、记忆,才能在考场上精准作答,而实务又是通过一级建造师的关键。实务考试热衷冷门考点,要不是2021年一建建筑考了三元乙丙,可能很多通过一建考试的大神都未必知道“三元乙丙”是个什么东西。一建实务未来的考试趋势会不会越考越细致,出题点更随机?这个目前谁也说不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你的考试成绩不会辜负你脚踏实地的努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家都是在职考试人员,工作中和生活中不可预见因素会打乱考试计划,项目赶工要加班、过节要回家走亲访友、工作任务下达要全身心投入,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试想一下未来的情形:新教材马上就要出来啦,一建备考我再等等吧!翻开厚重的教材,短短3个月,我来得及吗?7月报名,复习还未进入状态,要不今年先不考了?要不就去碰碰运气?临近开考书还没看一半!肯定考不过,那就不去了吧,反正去了也白去。以上情形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味道?考试100课程听一遍(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听两遍)就行,做到难点重点心中有数,做到能读懂书上内容为止。切记不要以听课件来代替看书做题、记忆理解!对于其他的练习,考试100建议是最少做两遍,一定要做到:做了就能掌握,掌握就能吸收,吸收就能融会贯通。那种看题式的练习方法,越少越好!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47评论

像愈麻木

准备一级建造师考试需要投入多长时间:  1、可以举个例子:1)本科毕业;2)建设类专业;3)施工单位混了几年;4)30岁。  2、一级建造师四门课,教材合计约1400页。一般1小时能看7-8页,合计需要看175-200个小时。如果每天拿出4小时(大部分人远远拿不出这么多时间),那就意味着四本书看一遍需要花费50天。问题是看完一遍书,基本上可能都不知道书里大体说的是什么。由于后面看一遍书需要的时间会逐渐减少(根据经验,每次大约可以减少20%的时间),所以,总时间需要:50+40+32+26+20=168天=6个月,还要再做点题吧,没有6个月是完成不了的。  3、这还算好的情况。如果不是和考试专业相关的专业,那再加两个月。不是在施工现场混过的,再加半个月,多看点施工现场的视频。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衰退,都会增加相应的难度。

152评论

狐狸面具

需要大概半年的时间,如果是不工作全身心备考,这样可以开始的晚一点,复习的时间战线会短一些,同时对毅力的挑战也会小一些,遗忘的知识也会更少。但是这样每天的强度就会非常大,每天起码都是7、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138评论

同行拍拖

一级建造师考试难度比较大,如果时间和精力条件可以的话,最好能提前学习 (大约提前一年)如果你想报考2015年的一级建造师,现在该开始学习了2014年和2015年的教材基本没变化,所以可以提前着手学习这样能提高将来的考试通过率

30评论

车震欧巴

3个月足以。

96评论

名花有主请勿靠近名草有主请勿靠近

一级建造师考试的难度在建筑行业众多证书中只能算中等,毕竟上面还有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等大佬级别证书,跟这些证书比起来,一建的难度只能算个入门了,而且考试只有四门科目也不算特别多,但是要是和二级建造师这些真正的行业入门级别考试来说,一建的难度也不低,尤其是对于行业考证小白来说,一建每年的通过率在7%左右,个位数的通过率让人望而却步。但其实,只要备考充分,认真复习,科学规划,一次性通过一建四科考试几率是比较大的。一级建造师的备考时间建议至少要在六个月左右,如果基础较差或者自身学习能力不太强、学习时间不多的的建议备考越早越好,因为建造师考试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时间来熟记和背诵,其次也有很多需要理解计算以及实践知识的内容,这部分也需要靠大量的真题训练来巩固,所以备考时间一定要充足,后期才能查漏补缺。总之事在人为,只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基本都能收获比较好的结果。

2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