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补益药是什么

昔日我爱的泡芙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10

首页> 医学> 执业中药师补益药是什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忘了该怎么爱

已采纳

黄芪、人参、枸杞可谓是现代 养生 一代保温杯里最常见的药材了,古籍记载黄芪补虚,人参、枸杞“久服延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三味药都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此三味药成为人们保温杯里的“宠儿”,那这三味药同食,又有哪些功效呢? 黄芪、人参--补气之最强组合 人参和黄芪都是大家熟知的补气药,两药合用,就组成了补气最强组合药对。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胃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本草》谓之:“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 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胎。为“百草之王”。 黄芪补气兼升阳,其性走而不守,人参补气兼养阴,其性守而不走,两药合用,动静结合,阴阳兼顾,通补无泻,补气之力大增,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若脾虚,则可鼓舞中气。若肺虚,则可补气固表。李东垣创立的“黄芪人参汤”就体现了其良好的效果。 枸杞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功效】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枸杞为滋阴药物,黄芪人参为补气药物。黄芪走表,可补肺气,人参守里可益脾气,枸杞滋阴可填肾精。《内经》所言:“精食气”、“化生精”,便说明了精与气的密切关系,气得精之供养,需要精提供营养物质才可生气,而精的生成又依赖气的化生。因此黄芪、人参、枸杞同食有气精双补的功效,并且补气和益精都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参考用量:黄芪6g,人参6g,枸杞6g。可根据自身气虚或精亏程度适当加减。 文: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硕士研究生李钰昕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主任医师王传航 刚巧,今天笔者也弄来点枸杞,准备泡茶。大家可能好奇,会问:“你怎么也要喝枸杞了”?因为最近笔者晚上写科普时,感觉到眼干,眼涩,视力减弱,并且还足跟痛。于是,决定也喝点枸杞来滋补滋补肝肾。 但我不会搭配黄芪与人参一起喝,为什么呢?因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虽说其不是很燥热,但补气力却很强,号称补气强身的要药;而黄芪也味甘,微温,可谓是补气之王;枸杞味甘,也是滋补药。三者都 是甘味,并且都是补虚药。而甘味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再加上人参与黄芪都是补气之品,这样三药合用, 只补气却不行气, 我们想象可能产生的结果如何?结果可能因气“盛”而壅滞在中焦,并且“多余的气”会把脾胃脏器给熏“睡着了”,从而妨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而一旦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初期会出现口臭,大便黏腻等易被忽视的症状。但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脏腑气血津液失调! 这样一来,就弄巧成拙了不是?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有 养生 意识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 对于一些药性平和,药力较弱的或者药食同源的东西,我们倒可以自行简单地搭配服用。比如:山楂、大枣、桂圆、枸杞等等。 但对于药性较偏的,药力峻猛的中药,一定要在医师与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就拿大家普遍钟爱的黄芪来说,似乎我们都知道黄芪能补气。动不动有的朋友就弄点黄芪来 “补一补” 身体。但殊不知,黄芪是一味典型的药理药性复杂并且注意事项也多的中药。比如:表实邪盛、气滞湿阻、实积内停、阴虚阳亢、疮痈毒盛等都不宜服用黄芪,只因它能助火敛邪。话说回来,笔者不建议将黄芪、人参与枸杞三药同食。当然,如果有的朋友非要将这三药合用,那么建议再加一味陈皮。 这样,人参可以尽情地发挥补气之功,黄芪也可尽情地显现补气之力。而陈皮有辛散苦降的特点,黄芪有甘温升补的特点。两者一升一降完美配伍,同时陈皮发挥行气醒脾的功用,这样补气就不至于壅滞了。至此,诸药组合的弊端就避开了,可它们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人参与黄芪都能补脾肺之气。如果人参投量大,那么可视其为“君”药,从而在方中发挥主攻作用。 如: 治疗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等以及发挥人参特有的安神益智功效;而黄芪为“臣”药,在方中则发挥兼治的作用。 如: 中气下陷,自汗、盗汗,气虚不足所致的疮痈不溃,气虚水肿 等。 枸杞为“佐”药,在方中也起次要作用,除能帮助君臣两药起润肺作用外,还能起些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 。 而陈皮就扮演了调和药性的“使”药角色了。如果黄芪投料量大,那么其就是方中的 “ 老大 ” ,从而整方中发挥主药作用的就是黄芪了。为了不使大家有凌乱感,我总结一下: 如果人参是君药, 整药的主要功效是治脾肺气虚诸症(具体文中横线处看)与安神益智;并兼起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滋补肝肾的功效。(具体文中横线处看)。如果黄芪是君药, 整药的主要功效也是治脾肺气虚诸症(具体文中横线处看)以及能升举清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并且兼起安神益智与滋补肝肾等功效。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 健康 常识。 黄芪人参构杞同食,这三味药都具有补益作用的药材!黄芪善补肺气,人参大补元气,枸杞子明目益肾气!三药同用具有大补真元,补气养肾,明目益精,合用很好的配伍! 这3味中药合用主要作用是针对气虚人群使用。它有补气固本,填充元气,增强免疫力,赔补肾气的作用。是中老年以及身体虚弱体质的代茶饮品。

86评论

24K好菇凉

执业中药学知识: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又叫牛奶根、狗奶根、婆婆奶根,有生地黄、熟地黄之分。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功效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熟地黄滋阴补肾、调经补血;用于血虚头痛、肝痛。   食用宜忌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生地。勿令犯铜铁器。  生地黄食物相克: 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食用方法  1生地莲心汤   配方: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2海带生地汤   材料: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  功效: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美容养颜之功效。   3心阴亏虚失眠汤   材料: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  食用: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功效: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4阴血不足失眠汤   材料:当归12克,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连5克,法半夏30克,甘草6克。  食用: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之顽固性失眠。   选购方法   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色者为佳。 ;

94评论

毁她清白就敢给她未来

简单来说,扶助正气的药物,比如人参、黄芪、当归。

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