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4493
当初的脸红心跳
【导读】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就涉及到的内容,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面积”一词,可见面积是和我们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所以在进行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时候,进行试讲教案编写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程切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什么是面积,考数学教师资格证的考生赶紧来关注起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为后面的面积单位做好铺垫。
2、过程目标
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3、情感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知道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能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
1、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请两个同学做一个涂树叶比赛,看谁先涂完。哪位同学愿意参加?你会选哪片树叶?为什么?
2、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面积
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课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哪个小?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个面大呢?
引出: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面积。
看一看1元硬币与1角硬币的大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课件抽象出面积)
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也就是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出示课件:缺角的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的面积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二)进一步认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1)探密游戏
这里有5个图形,秘密就在其中的一个里面,想知道它在哪个图形里吗?老师给你一些提示,排除一些错误答案,请听好:①它不在面积最大的图形里,去掉谁?(提醒学生这是用观察的方法。)②它不在面积最小的图形里,去掉谁?③它不在圆里。④它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面积较大的图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
师:这两个图已经在桌面上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打开信封,可以让里面的学具帮助你,先思考后小组合作。比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
(2)小组合作探究、汇报。
小组成员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课件出示)游戏的秘密
原来是智慧老人,为我们带来一个宝盒,猜猜里面装着什么?学生猜。
打开看看是什么?
3、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谈谈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吧?
(2)课本第50页“练一练”第5题(2)。
“面积”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面积”概念。
关于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什么是面积,就给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大家在进行教案编写时候,可以按照以上的步骤进行,对于参加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的考生,大家一定要全面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进行针对性模拟练习,加油!
我非薄荷岂会心凉
小学数学教资面试题库有32题。
1.找规律,用数对确定位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初步认识小数,列方程解决问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2.数学与信息
3.旋转与角
4.认识方程
5.图形的旋转
6.三角形面积
7.复式统计表
8.圆锥体积
9.商的不变性
10.1升有多少?让学生感知1升有多少?(要有板书,讲清楚“数”与“量”的关系。)
11.小数加减法
12.倒数
13.长、正方体的体积
14.三角形的面积
15.乘法分配率
16.方程的定义(用天平演示)
17.平均分(10分钟试讲,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18.乘法的意义
19.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0.数学广角
21.实际问题,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应用分析。
22.平行与垂直
23.商不变的性质
24.除法实际问题
25.小数除以整数
26.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27.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8.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3个人住宾馆,有两人间和三人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住法?(小学数学)
29.圆面积的计算(小学数学)
30.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
31.数量关系
32.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
纵使寂寞泛滥成海
2020下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面积知识,并提问数学课本面积的大小。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容易想得到可以用数方格的形式进行表示。
让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表示,并分享表示结果。(6个格子、24个格子等)
结合不同结果,教师追问原因,明确因为格子大小的不同。
教师讲解实际是计量的单位大小不同,引出课题——《面积单位》。
(二)讲解新知
1.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针对比较课本大小的方法,教师提问若只知道数格子的结果,能否进行比较。
预设部分学生根据数格子的结果各有不同能够想到只比较数量不能进行比较;
部分学生想到比较格子的大小,进而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格子的方法简单比较物品面积的大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分享思考结果,得到需要规定好格子的大小。
教师讲解:确定格子的大小,实质是统一了计量单位。
3.感知大小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卡片、报纸等物品裁剪、拼接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
学生展示制作结果,并分享对比结果:1平方厘米大约是大拇指指甲的大小、1平面米大约能站12名学生。
学生活动: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橡皮一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面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_________。
(2)练习本的面积约2_________。
(3)一张有邮票的面积约6__________。
(4)单人床的面积约2_________。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后作业:利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生活物品的面积大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单位?
【参考答案】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长度、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单元知识展开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突变和飞跃。教材的编写,一方面是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主动探索建立面积的表象,熟练应用面积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本单元后面的面积计算作充分的知识铺垫。
2.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展开教学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利用数方格的形式表示数学课本的大小,之后让学生分享各自数数的结果,发现大家表示的各不相同,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学生认识常用面积单位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不同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经历测量、观察、对比的过程,增加对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感知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