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资料

已孤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276

首页> 教师资格> 河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资料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暖光男神蹦擦擦逗比女神哇咔咔

已采纳

关于教师资格证,应该是看关于考试的相关书,同学有买,是那种小薄本,6本好像关于心理学,,我是这个专业的如果是考教师的话,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最基础的。一般推荐北师大出版的。发展推荐林崇德编写的。

168评论

余光望见他脸上的颜容

你可以去网购一些相关书籍,心理学有一本专门的书籍,教师资格证也有一本相关的书籍的。我同学考过,老是看到他们在看呢!

77评论

不奢望怎么能行

关天心理学的书啊。《心理学》、《社会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这些都是必看的书籍。有时间还应多看一些关于边缘科学的书。

36评论

双手放开

2022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将在十月的月底进行正式笔试考试,目前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考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作为考前复习的重点内容,大家的掌握情况如何?快和我一起到本文中看看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内容分析吧!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或是最好答案的思维。

(2)辐射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多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3)创造性思维:以新意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4)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5)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6)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12、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新问题产生的影响。

(1)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2)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13、想象:是对头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描述或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描述,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14、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

(1)心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

15、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是情绪的感受方面)

(1)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

(2)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包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欣赏和体验。

16、智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与霍恩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按心智能力的功能差异,将人类智力划分为两种,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流体智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知识的内容,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

(2)晶体智力: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17、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1)胆汁质:待人热情、直率,情绪急躁易怒,动作语言快而有力,反应迅速且专一

(2)黏液质:待人淡漠 、胆小,情绪冷静稳定,动作语言沉默寡言,反应迟缓而专注

(3)抑郁质:待人多疑、孤僻,情绪脆弱敏感,动作语言细小无力,反应迟缓、持久且想象力丰富

(4)多血质:待人乐观、活泼,情绪多变敏感,动作语言快而灵活,反应迅速不持久

18、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9、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包括气质、性格与自我调控系统,其中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20、意志: 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双趋冲突: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前遇大河,后有追兵”正是这种处境的表现。

(3)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按学段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

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117评论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终老

教师资格证考心理学需要的教材有: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科;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

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测试,暂由各省(区、市)自行命题和组织实施。

扩展资料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教师资格

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5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