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资格证历史试题

说好就算了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702

首页> 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证历史试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有多久没有叫你亲爱的

已采纳

2021上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二

【 来源于考生回忆】

116评论

鱼那么爱水水为什么煮鱼

【 #教师资格证#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考题回顾【多版本】  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希腊地理位置,民主政治  3.经济全球化  4.中国古代工官和匠户制度(汉武帝盐铁专营)  5.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  6.一五计划  7.中世纪天主教  8.徽商  9.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雅典和斯巴达  11.文明的链接  二、考题解析【例如:文明的链接】  试讲题目  1.题目:文明的链接  2.内容:  欧洲和亚洲之间很早就存在贸易往来。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于是,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同时,市场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责。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新航路开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4倍多,谷价则上涨了5倍。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价格革命也成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骡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清楚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点。  2.你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以及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对比,寻找不同之处。进而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这种改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种改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教师介绍: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对于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东方,想从东方获取商品和金银。  接着教师出示传统的东西方商贸线路图,提问学生:自古以来东西方就有交往,为什么此时还要另外开辟一条通道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因此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  教师补充: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杰出的贡献,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商业革命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进行引导: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商品贸易种类、贸易范围和贸易中心都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史料,总结其变化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出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学生根据史料,进行归纳总结,回答问题:新航路开通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说明商品的贸易种类增多,贸易范围也扩大了;新航路开通后,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这说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教师补充: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责,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这些对商业方面的影响被统称为“商业革命”。  2.价格革命  教师创设历史小剧场的情境,请话剧社的同学表演贵金属流入之后的欧洲社会的场景,同学们观看话剧,并且思考:贵金属的流入给欧洲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观看话剧,并思考回答问题: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教师继续引导:这样的结果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继续总结:因价格变动引发的一系列变动,我们称之为“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也成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其他影响  教师继续展示相关史料,并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人类的发展进程而言,还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1)积极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2)消极影响: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搜集史料,总结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中国的影响有哪些?下节课一起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文明的链接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商业革命  2.价格革命  3.其他影响  【答辩题目解析】  1.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背景:郑和下西洋时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开辟新航路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明朝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3)影响和后果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2.你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这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和史料教学法。  谈话法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并且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将复杂问题直观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对史料的研读,这是史料教学法的体现,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并且能够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72评论

拥有西瓜的夏天a陪伴夏天的西瓜a

高中历史《东方的诱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历史《东方的诱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教师给学生展示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以及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对比。进而提问:改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世界是怎样走向密切联系的?由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原有东西方商路受阻

教师多媒体出示“15世纪以前欧亚贸易路线”图,提问:原有的东西方商路有哪些?15世纪中叶以后,东西商路出现了什么问题?

教师配图讲解,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西欧同东方贸易更加困难。

2.“寻金热”的出现

(1)教师带领学生看“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并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能回答出反映当时欧洲人普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2)追问: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崇拜黄金的心态呢?

总结: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3)幻灯片出示《马可·波罗行纪》,提问:请学生思考,欧洲人会向哪里寻求黄金呢?

《马可·波罗行游记》在欧洲广泛流传,欧洲人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寻金热”就此形成。

10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