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14269
看惯了离别
教师资格证是统考省份通用的。报考时需要满足所报省份的公告要求,以河北为例,河北上半年的教资笔试公告要求:三、考试对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河北省(在校生在读学校所在地在河北),拟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四、报考条件及要求(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二)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具有办学资质院校开设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毕业(须是“双向备案”生源。河北省具备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办学资质的学校名单见附件1)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三)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四)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五)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六)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河北(二者之一在河北即可)的社会考生,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市报考。(七)具有办学资质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办学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学校所在市报考。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廊坊市报考。(八)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考试。(九)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及《<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熏红了眼
一般不可以。但是如果是学生,在校期间报了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2~3科,毕业时其中有一科没考好,成绩不及格,可以回原籍后再考未过的科目。或者是在校期间报考的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几科的考试成绩合格了,毕业时面试还没有考,户口和档案已经回到生源地,需要到生源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报考面试,这是国家允许的。因为国家级的考试的成绩是全国通用的。只要是报考的是国家统考的教师资格考试,而不是各省的省级统考的教师资格考试,是可以异地重新报考的。但是有的省份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个别考生回原籍后,原来考过的科目在认定的时候出现问题,得不到认定。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我国的教师资格证的认证管理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制度。即: 在非户籍地就读高等院校的考生,大三以上的学生可以凭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考生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在学校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在非户籍地j就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签约企业为国企的,有企业提供人事档案证明和工作证明的,考生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可以在企业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在非户籍地就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 (1)签约企业为国企的,由国企的人事部门提供人事关系证明和工作证明,加上考生提供本人的省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可以在企业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2)签约企业为私企、外企、民营机构的,毕业生应在企业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有的叫人才服务中心,上海市叫学生事务中心)办理了自己学籍档案的人事档案代理(人事关系)后,由该中心提供毕业生的提供人事关系证明,由签约企业提供工作证明,加上考生提供本人的省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可以在企业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不过个别考生得不到认定的问题现在估计已经解决了,因为现在都是国家级考试,只要在一地报考未通过的,在其他科成绩有效期(合格成绩证明的有效期为2年)内是允许学生回到原籍继续报考的。 就此而言,异地报考是有前提条件的,而且这个前提条件是有严格限定的,不是考生随便选择任意的异地来分别参加不同科目的考试的。 以下是中国教师资格网关于该问题的回答(答案的发布时间是实行省内统考与国家统考试点并行时期,现在已全部改为国家统考): 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实行属地化管理。目前,各省份举行的省级教师资格统考成绩(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测试)只在本省份申请教师资格有效。申请人根据受理规定一旦参加了某省份的申请程序,其所获得的相应条件只能在该省份有效(学历学位证书、普通话测试水平证书除外)。若中途放弃在该省份的申请而改选另外一个省份,则须重新参加后一省份的全部程序。否则,不予受理。 由于“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属于国家统一考试,因此,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全国有效。凡持有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的申请人,在其他可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省份申请时,无需再参加考试;对于笔试科目均合格者,可以直接参加面试;对于笔试单科成绩合格者,其免试政策及加试科目由各省份据实自定。 在此特别提醒申请人:跨省组考、跨省获取教师资格(取得国考成绩的除外)的做法属于非法认定。所以,凡与正常认定程序不符的教师资格认定信息,敬请广大申请人提高警惕,必要时请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谨防上当。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