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的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吗

宠你一辈子惯你一辈子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616

首页> 教师资格> 公考的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吗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扯谎

已采纳

1、证书要求 考教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不管是公立学校招聘还是私立学校招聘都是“凡进必考”。2、年龄要求 为了防止教师编队伍过快老龄化,大部分地区招聘教师,年龄要求30岁以下,还有一些省份是要求在35岁以下;3、学历要求 教师编一般都是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有的岗位全日制大专学历可以报考 4、专业要求 一般专业相同的考上的机率大。不过其他人也可以考。

117评论

我还有他你还有我

1、证书教师编制考试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招聘都会要求你有教师资格证,有些学校报考还需要教师资格证上的学科对应你报考的岗位一致。有些地区的政策相对宽松,对于应届生,有的招聘可以让你先进行考编考试,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考到教师资格证。或者你参加完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合格之后,但是还没有拿到证书,也可以通过成绩合格证明进行教师编制考试。2、年龄绝大部分地区教师编制考试要求年龄是35周岁以内,研究生可以顺延到40周岁,这个要求是为了防止教师老龄化严重的趋势。具体要以各地教招简章要求为准。3、学历教师编的学历要求是五花八门的,一般都是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有的岗位全日制大专学历可以报考,部分岗位自考生也能报考,不过现在对于学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许多县区招聘小学教师已经要求本科学历,大专必须是全日制大专学历了,但还是要看各个地区的招聘要求。而且从小学到高中要求学历是递增的!有个全日制本科学历哦~4、专业专业要求并不是说你必须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生,非师范类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获取相应的。我们这里所说的专业是你大学所学的专业与报考岗位的专业要求相近或者是相同,一般专业相同的考上的机率。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想要通过教师编制考试是需要沉下心学习公共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95评论

杵枝

一般来说,大部分教师招聘考试,都需要持有相关教师资格证!当然,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具体需要查看具体的公告。

186评论

微笑侧影

回答要有教师资格证才能参加教师的公招考试。提问教师招聘考试是事业编吗回答对的对的提问编制和特岗是一个意思吗回答要进公办学校,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还有公招考试。 编制和特岗不是一个意思。特岗一般指特岗教师,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问特岗教师需要工作几年有什么特殊福利回答呃,一般的话最低都是5年。然后特殊福利的话,你到时候回来的话会有一个优待。提问明白回答好的,很高兴为您服务更多10条

16评论

还没说的话

参加教师编制考试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这是参加编制考试的条件之一,当然还有毕业证等学历证明。

138评论

何为钟意

有一部分公务员岗位需要教师资格证。现在有些教育部门的公务员,都有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如果你拥有教师资格证,无疑也占有了优势。对于毕业生来说,考教资相当于,多一个选择,多一条出路。拥有教师资格证,证明你具有从事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如果想成为“体制内”的正式编制教师,那你还要经历教师招聘考试,也就是俗称的“考编”。要是考上了,就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拥有传说中的“铁饭碗”,这也是大多数人最理想的目标。

75评论

知南茶温暖顾北歌清寒

同学你好,教师资格证是教师的上岗证,教师招聘考试一般都会需要教师资格证。

185评论

素人

必考的:1、教育学。2、心理学 。3、专业知识具体考试内容及分值教师编制是指学校招聘教师的考试。师范专业可以报考教师招聘的编制 。 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需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具体报名时间,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门。1、工资待遇差别,有编制工资高,无编制工资低;  2、福利待遇差别,有编制的有三险一金,没有编制的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  3、稳定性差别,无编制的教师随时面临被炒鱿鱼;   4、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其他没有机会。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就是一个平常平凡的人,在从事着百种职业中的一种。在很多时候,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多一些虚伪,多一些迂腐,多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斤斤计较。

3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