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4776
未得清明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第一站考试: 1、考试内容:病(例)案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第二站考试: 1、考试内容: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中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第三站考试: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西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西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1、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第一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 二、第二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 三、第三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 四、第四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实行固定合格分数线政策,分数线为360分。
含泪等你
第一天上午9:00—11:30:中基、中药、方剂;下午13:30—16:00:中诊、西诊、传染病、西内、伦理、法规;第二天上午9:00—11:30:中内、针灸;下午13:30—16:00:中外、妇、儿。
等不到风在林梢
由于每年的考试顺序及分值比例都会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此答案仅供参。1、中医基础;2、西医内科;3、中医内科;4、中医外科。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必须要具有全日制统招大专本科以上的学历,且是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才能报考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的四个单元内容每年都不一样,建议考生多多练习往年的真题集,熟记知识点。
逗比帅锅
关于“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生四个单元各考哪几科?重点是什么?”的问题,相信很多中医二试的考生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老师为大家分析了第一试考试卷,总结了不同单元出题重点及科目内,仅供参考!一、第一单元科目重点出题点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卫生法规、中医经典大部分的中医基础学科还是稳居在第一单元,其中方剂和中医经典的一部分内容跨越到了第二单元。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占分比会少一些,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和中药的分值比相对稳定。新增学科中医经典占分比三个单元,是的你没看错,这个科目具体在前三个单元全部出现试题,是不是有点醉了。此科目三个单元相加基本在20分左右,对于中医基础比较差,没有接触过四大经典著作的学员来说,这20分确实是不容易得到的。大部分学员对此学科有些轻敌,以为会出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所以没有花精力在这上面,甚至有学员反馈题干都读不懂,这20分着实很难拿到了。卫生法规突破性的来到了第一单元,题目相对来说不难,10分的分数,拿到一半以上还是比较容易的。二、第二单元科目重点出题点考试科目为内科学、诊断学基础、方剂学、中医经典、伦理学、传染病而对于大多数中医学员来说最发怵的西医学相关内容,放在了第二单元。内科学考察更加贴近于临床,需要学员应用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及掌握的西医学基础知识来解题。传染病学可能考虑今年疫情的原因,题目数量也有所增加。诊断学基础的表现比较平稳,没有特别的变化。伦理学与法规一样,题目相对简单,拿到一半以上分数比较容易。三、第三四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第三单元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经典第四单元考试科目为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第三单元中医内科和针灸学,穿插了几个中医经典,可见此单元难度系数也是很高的。第四单元是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病例型试题A2和A3A4型试题从31题到120题,近90道,题型比例上升。由此也可以看出,考试中心对于大家临床思维建立越来越重视。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