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8033
一席醉容颜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第一站考试: 1、考试内容:病(例)案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第二站考试: 1、考试内容: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中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第三站考试: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西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西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1、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第一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 二、第二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 三、第三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 四、第四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实行固定合格分数线政策,分数线为360分。
洒下明月光
【导读】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那么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科目及分值占比是如何分配的呢?考试范围又是怎样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单元科目重点、出题点-最易得分点,保证在110分以上。 这一单元考察了中基、中诊、中药三个科目,每个科目各占50分,A1题和B型题基本上各占一半,与往年相比减少了西医科目。整体题目简单,非常基础,是提分单元。这些基本上都是基础性的内容,整体反馈不难,容易提分,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诊断学考察了A2题,也就是病例题。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等辩证内容。第二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西医内容多,更加侧重临床,这一单考察了方剂学、西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整体来看西医内容占大部分,而且难度比较大。其中方剂学占到40分,比较基础,考察还是以功用、主治、组成为主,主要是对比考察的形式。诊断学基础占到35分左右,题目考察的比较基础,以症状学、检体诊断、实验室诊断为主,心电图的内容考察了5分左右。题目对于中医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西医内科学占到65分左右,而且病例题很多,占到40分左右。出题侧重点: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判断指标、使用药物等,知识点零散,但是知识表浅,结合临床经验不难理解。增加A2型题目,且难度有所增加,涉及对疾病的理解,这部分内容较难,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学习。同时还增加了大量的A3A4这种大病例题目,一道题考察辨病、治疗、发病机制或者预防调护等内容,要求我们对疾病有全面的了解。考试趋势就是更侧重临床,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重视起来。以后西医内科和诊断学基础会有变难的趋势,希望大家注意。第三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考试重点、难点,这一单元考察了中医内科和针灸学。这是我们所占分值最高的两个科目,其中中医内科90分,针灸学60,与往年相比就是增加了A3A4的新题型,其他变化不大。中医内科学的重点还是辨证论治,考试难点在于题干更长,细节更多,选项辨识度较低。考了不常考的证型、病因病机、病理因素、部位。中医内科学随着临床要求的提高,考题的临床化,要求考生应试综合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一定要把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夯实。第四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临床科目、难点 ,这一单元考察了中医外妇儿科以及传染病和卫生法规。其中外妇儿各占40分,传染病占到20分,卫生法规10分。变化同样是新题型的出现以及病例题的增加。传染病分值有所下降,题目难度一般,但考察知识点比较琐碎。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及分值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公告尚未通知,建议考生可根据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值分布,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想了解更多医学类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提升、报名、领证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