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499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十一章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谁家少年

已采纳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第一节、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含义与原则1、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财政支出体现着财政的目的和财政职能的基本内涵;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财政支出的过程就是执行政府政策的过程。2、财政支出的原则(1)公平分配原则该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实现企业和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做到机会均等。市场不能对分配差距进行有效的再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再分配予以调整和克服。财政支出坚持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2)效益原则财政支出效益原则,是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的社会效益。宏观含义:要实现社会均衡,通过财政支出使社会资源在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配置达到均衡,达到这一均衡的标准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大于由政府课税或用其他方式取得收入所付出的代价。微观含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判定某项支出所消耗资源与其带来的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决定某个项目财政是否配置资源及配置多少资源。(3)稳定与发展原则该原则是指通过正确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向和规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果是影响社会总需求规模和结果的重要因素,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减少财政支出。二、财政支出的分类---分为四类(一)按政府职能分类-----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反应政府职能活动。1、根据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财政经济管理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2、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17类---170多个款----800多项“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3、按政府功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可以揭示出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可以直观的表明财政支出与政府履行职能的关系。①能够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面,有利于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宏观调控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②为全面地、多角度的政府支出进行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③不受国家政府组织机构差别的影响,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二)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财政支出分为:外交部、国防部、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支出。可以了解财政资金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和各个部门支出的情况,有利于政府对各职能部门的发展进行协调,监督检查部门支出的效果。(三)按支出经济分类—明细反映政府的钱怎么花出去(1)支出经济分类,就是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做的一种分类。(2)根据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我国财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共12类。(3)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具有重要意义①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②支出经济分类既是细化部门预算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预算单位执行预算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对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四)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并运用它们来实现政府的职能,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购买性支出包括:(1)各级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也是狭义的购买性支出。)(2)各级政府用于公共投资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换言之,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3、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具有重要意义①这种分类对于分析政府职能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政府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政府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使用效益是有差别的。购买性支出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对交易双方会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和受益方的效益约束较弱。

110评论

二月情生

一共37章,详情如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目录

1、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2、财政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3、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4、统计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5、会计

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

6、法律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内容来源:

168评论

B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的成本。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2、在财政支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稳定与发展原则。3、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以实现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做到机会均等。通过有效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4、.效益原则:财政支出效益原则,是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的,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的社会效益。这个原则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含义:从宏观上看,要实现社会均衡,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是社会资源在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配置达到均衡。达到这一均衡的标准是政府支出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应大于由政府课税或用其他方式取得收入所付出的代价。从微观上看,要进行成本-效应分析。5、.稳定与发展原则: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反之则减少财政支出。6、财政支出分类:根据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财政支出分为社会管理支出和经济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7、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财政经济管理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8、过去我国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主要分为5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2006年,国务院制定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并从2007年开始按照新的分类体系编制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我国政府支出的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17大类。9、按照政府功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1)能够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面,有利于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宏观调控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2)为全面地、多角度地政府支出进行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3)便于进行国际比较。10、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我国按照政府部门即政府组织机构分类,财政支出分为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支出。11、.按支出经济分类:就是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进行的一种分类。按照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建立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也是我国2006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12个“类”级科目,如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1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的意义:(1)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的反映;(2)支出经济分类既是细化部门预算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预算单位执行预算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13、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或者说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发生了交换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14、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换言之,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15、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重要意义:(1)这种分类对于分析政府职能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使用效益是有差别的。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16、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是一个财政年度,政府他哦没看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做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17、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按当年价格计算;有时也按照不变价格进行计算)。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18、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此外,还可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19、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西方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观点: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5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