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9505
妄安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是备考2020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必须复习的科目。环球青藤执业药师频道为大家整理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课后练习。希望以下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对大家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帮助!相关推荐: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后练习各章汇总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点击下载>>其他科目、章节2020年执业药师模拟试题)注意:由于截至发稿日,官方尚未发布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及考试教材,下面是小编参考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与考试教材为大家整理的模拟试题。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教材可能会有变化。但是时间不等人,虽然新版考试大纲及教材尚未发布,还是请大家先根据2019年版的资料提前复习。大家可以使用环球青藤提供的“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将以短信形式提醒大家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教材何时出版。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属于证名类主治病证的是A、毒蛇咬伤B、热淋C、口臭D、肺痈E、耳聋2、下列属于症状类主治病证的是A、跌打损伤B、口疮C、肠痈D、耳聋E、疟疾3、对应六淫与疫疠的有A、解表、发表、温里、攻里B、补虚、泻实C、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E、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4、对应寒热辨证的有A、解表、发表、温里、攻里B、补虚、泻实C、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E、润燥、清热5、高级功效是指A、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B、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C、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用语原始直白D、中药防治、作用部位及强身健体的作用E、中药防治、安全程度及强身健体的作用6、既属于中医辨证学分类,又属于中医治疗学分类的内容是A、止咳平喘B、和解少阳C、清气分热D、清暑除湿E、降血脂7、天花粉降血糖属于A、对病证功效B、对现代病症功效C、对症功效D、脏腑辨证功效E、对因功效8、属于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A、温中散寒B、涩精止遗C、和解少阳D、补气生津E、清气分热9、不属于对应津液辨证的功效是A、化痰B、补气C、利水D、生津E、保津10、能收、能涩的药味是A、苦味B、甘味C、咸味D、辛味E、酸味11、能解药、食毒的药味是A、辛B、甘C、酸D、苦E、咸最佳选择题答案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证名类主治病证是指以疾病的证名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热淋、血淋、热咳、冷哮、湿热黄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等。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症状名类主治病证是指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病因辨证的六淫与疫疠、七情、饮食劳伤、外伤等辨证相对应。如对应六淫与疫疠的有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等;对应七情的有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等;对应饮食劳伤的有消食、消积、补虚、强身等;对应外伤的有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等。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八纲辨证的各纲辨证相对应。如对应表里辨证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对应寒热辨证的有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对应虚实辨证的有补虚、泻实等;对应阴阳辨证的有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高级功效,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段,对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其表述用语,成熟精炼,简明扼要。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中药功效分类有依据中医辨证学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有按中医治疗学进行分类的,其具有相对性。依据中医辨证学分类,有针对六淫、七情等病因进行辨证分类的功效,如清热、清暑、除湿等;中医治疗学中也含有对因功效分类,如清热、清暑、除湿等也属于其中。故应选择D。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对现代病症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现代医学所描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使用传统功效术语又难于表达清楚,权借现代药理学术语来表达,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等。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毒、散血解毒等。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1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二、配伍选择题1、A纠性B减效C增效D增毒E减毒<7> 、相须相使表示A B C D E<8> 、相畏相杀表示A B C D E<9> 、相恶表示A B C D E2、A相畏B相杀C相须D相反E相恶<10> 、附子配干姜属A B C D E<11> 、石膏配知母属A B C D E<12> 、人参配莱菔子属A B C D E3、A相反B相使C相恶D相杀E相须<13> 、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避免的配伍是A B C D E<14> 、临床用药时原则上应绝对禁止的配伍是A B C D E4、A相杀B相恶C相使D相畏E相须<15> 、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的配伍是A B C D E<16>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伍是A B C D E5、A凉血解毒B补中温中C活血行气D散太阳经风寒E敛疮生肌<17> 、属于卫气营血辩证的是A B C D E<18> 、属于气血津液辩证的是A B C D E<19> 、属于三焦辩证的是A B C D E<20> 、属于经络辩证的功效是A B C D E6、A可称为作用机制或偏性所在B论述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所显现的效用C依据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适应范围D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E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0> 、性能特点A B C D E<0> 、功效主治A B C D E<0> 、配伍应用A B C D E7、A辛B苦C酸D咸E甘<0> 、能补虚和中的味是A B C D E<0> 、能行气活血的味是A B C D E8、A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C病位在表,病势在内类病证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E病位在里,病势上逆类病证<0> 、宜用升浮类药治疗的是A B C D E<0> 、宜用沉降类药治疗的是A B C D E9、A四气B归经C五味D有毒无毒E升降浮沉<0> 、依据病势选药的药性是A B C D E<0> 、依据病位选药的药性是A B C D E<0> 、依据病性选药的药性是A B C D E10、A肺经B肝经C肾经D脾经E心经<0> 、黄芩、桑白皮归A B C D E<0> 、龙胆草、夏枯草归A B C D E11、A温中止呕B发散风热C利水渗湿D补气助阳E发散风寒<0> 、辛凉的药如薄荷、菊花,多能A B C D E<0> 、辛温的药如麻黄、紫苏,多能A B C D E12、A病位在表,病势上逆类病证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C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E病位在下,病势上逆类病证<0> 、宜用升浮性药的病证是A B C D E<0> 、宜用沉降性药的病证是A B C D E13、A真热假寒B假热真寒C寒热错杂D反佐药E四气<0> 、对于真寒假热应当施以的药物是A B C D E<0> 、对于真热假寒应当施以的药物是A B C D E<0> 、治疗时寒热并用,针对的是A B C D E<0> 、治疗时使用寒凉性的药物针对的病证是A B C D E14、A《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拾遗》C《新修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经集注》<0> 、载药921种的是A B C D E<0> 、载药1746种的是A B C D E<0> 、载药730种的是A B C D E<0> 、载药850种的是A B C D E配伍选择题答案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知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故属相恶。【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知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故属相恶。【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知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故属相恶。3、【正确答案】 C【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七情配伍关系中,属于相杀配伍。注意与相畏区别开。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则属于相畏。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毒、散血解毒等。【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三焦辨证相对应。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相对应。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之寒气等。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性能特点是论述其在性(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所显现的特点,也可称为作用机制或偏性所在。【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功效主治是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配伍应用是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7、【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临床用药要求顺其病位,逆其病势给药,升浮性的药要求就是病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类病证。【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临床用药要求顺其病位,逆其病势给药,沉降性的药要求就是病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类病证。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10、【正确答案】 A【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清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11、【正确答案】 B【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1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顺其病位选择用药: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逆其病势选择用药:一般说,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正确答案】 E1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学习掌握四气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体有: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等。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正确答案】 D【正确答案】 C【正确答案】 A1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初稿成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定稿于公元1803年(清嘉庆八年)。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同时,对《本草纲目》略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的加以订正,不但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责力)领衔,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公元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三、多项选择题01A、四气B、五味C、升降浮沉D、归经E、有毒无毒2、属于温热药所示的效应是A、温经通络B、凉血解毒C、温里散寒D、回阳救逆E、补火助阳3、指出下面不正确的是A、黄连味苦B、蜂蜜味甘C、生姜味辛D、芒硝味酸E、乌梅味咸4、下列关于《神农本草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基础B、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C、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D、载药365种E、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5、下列关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叙述,正确的是A、载药1746种B、宋金元朝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C、作者赵学敏D、作者唐慎微E、载药659种多项选择题答案1、【正确答案】 ABD【答案解析】 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2、【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 所谓中药性能,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叫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3、【正确答案】 ACDE【答案解析】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属于温热药物所示效应;而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则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应。4、【正确答案】 DE【答案解析】 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如黄连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乌梅味酸、芒硝味咸等。5、【正确答案】 ADE【答案解析】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但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其成书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东汉末年)。原书已佚,现存各种版本均系后人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上就是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的内容,更多其他章节的试题内容,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下载!还有执业药师历年高频考点、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等你免费下载学习!
我愿一生爱她至死不渝我愿一世陪他永不相离
现在距离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考生们逐步开始进入到备考状态,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更多的分数!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执业药师考试的重要考点,考生们快收藏起来吧! 《中药专业知识一》※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 《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珍视明滴眼液)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 《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五味 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七情 单行:多带带,不需辅助 增效 相须:相互需要 相使:使得更厉害 减毒 相杀:杀毒软件。(生姜杀半夏) 相畏:杀人会怕。(半夏怕生姜) 减效 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 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 《中药专业知识二》第一章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考点:麻黄(喘家圣药) 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水肿,小便不利 【记忆】“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考点: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闷;脾胃气滞;气滞胎动;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记忆】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 ※考点:生姜(呕家圣药) 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 ※考点:荆芥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 【记忆】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风寒湿痹,风湿疹痒破伤风,小儿惊风。 【记忆】一字在于“风”。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 ※考点:白芷 发散风寒 通窍止痛 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疮疡肿毒 【记忆】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 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 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2辛凉解表药 ※考点:薄荷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记忆】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咽-利咽;真-同“疹”,透疹;干-同肝,疏肝;风热-宣散风热;清-清利头目。 ※考点: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记忆】中毒长疹的水牛嗑瓜子,咳嗽又发肿。中毒-解毒;长疹-透疹;水牛-在水里,因为热,疏散风热;嗑瓜子-咽喉肿痛,利咽;咳嗽-跟呼吸、肺有关,宣肺;发肿-消肿聊疮。 ※考点: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记忆】夏天风大,看不清知了皮。夏天风-风热,疏散风热;风大-风大,树木摇晃跟抽筋一样,息风止痉;看不清-翳,明目退翳;知了皮-皮,以皮治皮,皮肤不舒服可能的原因就是长疹子或者痒,透疹止痒。注意:知了,就是蝉,蝉的叫声很大,很能叫,所以蝉蜕还能够利咽开音。 ※考点: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主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 ;肺热燥咳 ;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血热吐衄 【记忆】桑:想到成语“指桑骂槐”,骂到口干舌燥、血气上涌,气到吐血。所以可以清肺润燥、凉血止血。叶:树叶底下好乘凉,能够疏散风热。 ※考点: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热病烦渴,消渴证;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记忆】记忆:葛根劫机,头忒热,真渴,剩只蟹。劫机-解肌;头-同“透”,透疹;忒热-退热;真渴-渴了就需要水,要生津;剩只蟹-升阳止泻 ※考点: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肝郁气结,协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记忆】柴胡特点:治疗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因为它能解表退热。柴:烧柴的时候有热气,阳气,升举阳气。胡:打麻将胡牌了,心情很好,所以不会肝气郁结,记住疏肝解郁的功效。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1:中医学基本特点 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考点2: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考点3: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 阴阳偏胜: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药事管理与法规》※考点1:执业药师注册要求 ※考点2:执业药师注册程序 (1)首次注册。 (2)再次注册: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为3年,持证者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办理再次注册(3,3); (3)变更注册:执业药师变更执业地区、执业单位、执业范围为及时办理变更注册 (4)注销注册: 死亡或宣告失踪的 受刑事处罚的 被吊销《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受开除行政处分的 因健康或其他原因不能从事执业药师业务的 无正当理由不在岗执业超过半年以上 注册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考点3:药品的内涵和外延 药品特指人用药品,不包括兽药和农药 药品的使用目的、方法有严格规定 药品的法定范围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 药品不单指药物成品或者药物制剂,也包括原料药物和中药材。 《药品管理法》界定的药品包括诊断药品。诊断药品包括体内使用的诊断药品和按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査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2018年执业药师考点精华版下载>>
过囍你
中药学嘛,我跟大家讲哈,这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这是来自一名学长的忠告,因为在中医学习一年里,真的感觉不到之前那种对于知识渴望的乐趣了,我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具体学什么,讲什么,您再决定要不要报考哈。中药学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症及其他应用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等内容及应用。中药的功效的认定、表述与分类;主治病证的表述。中药配伍理论的内容。中药与方剂及历代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这些书都是要在你课外时间里自修完成的哟,学习内容是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寒凉性所示的效,温热性所示的效用,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中医学嘛,最重要的是古代四道,望闻问切,学习当然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啦,各种中药的搭配药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背诵与记忆的。综合来看,中医学之所以能够从古流传至今,越来越受人推崇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够从人的生理病理来用药,取材简单搭配,副作用极小,却能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所以我们只有专供自己的学业,把中药用药确确实实研究通了,对我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哟,但是攻坚是必不可少的哟。
爱依旧
作为中医学院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也认为像中医、中药这些都是很神秘的 ,像是玄学。主要是觉得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来支持,比较空。而现在在中医学院待了两年,我对中药的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中医中药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了。我认为中医是一种促使人体自愈的医疗方式,中医的理论就是围绕人体均衡状态调理的。而在这个调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一些具体的症状开出中药进行辅助调理。中医的治疗不像西医那样强烈,但是对于好多疑难杂症中医的调理比西医的治疗来的更加缓和,治疗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学习的过程就像治疗一样,是一个详细漫长的过程。中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下面就是重点了!!中药学专业具体要学习些什么内容呢?在学姐、学长们的帮助下,我了解到的如下:大一: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这些是我们专业特有开的课程)其中,对于中药学基础我们需要知道,这是基础知识涉及最多,要求较为严格的一门基础课程。里边讲解了各种药物材料的作用以及组合药效,背诵的东西还是比较繁琐的。大二:主要是对大一基础知识的衍生,比如说在某种病理下,如何对症下药,更加准确地分析体内机能的损伤,这个是比较难的啦。大三(主要跟方向有关的学科):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人解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中药药剂学,药用高分子学,中药药剂化工原理与设备,药学专业英语,信息检索 。大三是最难熬的,知识内容最多,而且难度加大,需要去实习,具体考察病理分析。整体来讲,学医难,学中医更难,中医学习很多不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我们去实践中掌握经验,综合来讲,如果你下定决心,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