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跨省多点执业利弊

我还不会笑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5

首页> 医学> 医师跨省多点执业利弊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的骄傲都是拜你所赐

已采纳

第一,医生兼职可以改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医生兼职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使病人享受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由于我国在总体上存在着缺医少药的局面,各地区及城乡间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卫生资源从总体上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要求。医务人员,特别是一些资深专家,各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大医院。在医疗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即使是在江苏这样一个经济大省,一个中小城镇的患者想得到名医大家的医疗服务,也要费尽周折。除去正常的医疗支出,还有来往的交通费用,家属在外地的食宿花消等,甚至还需要为了挂上专家号而额外付给“号贩子”一部分经费。对于来自偏远地区来的患者而言,上述现象就更加明显了。如果允许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师兼职,就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使医疗资源中的人力资源按市场需求,在政策法规的允许下进行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也方便了患者,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第二,多点执业,有利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带动团队发展。一般而言,能够到别的医院兼职的医生都是具有高级职称或某一专长的专家,除了在医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外,很多人还要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对医学教育也颇有研究。而医学是一门既需要经验,又需要不断学习,对从业人员不断教育的学科。在我国现阶段的医学教育模式下,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如果在中小医院工作,就很少再有接受专业教育的机会了。即使是所必需的正规化培训,在一些条件欠缺的医院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而兼职的医生除了给一些中小医院的患者带来方便与福音外,也可以让这些医院的医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接触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技能。起到传播医学知识,教育从业人员,介绍医学进展的作用。第三,多点执业可以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人物。因为能够被邀请到其他单位兼职,不仅要求兼职医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优异的行医技能,而且,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名医风范。要达到这一境界,兼职医生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注重自身业务的更新、人品的修养和个性的完善。没有德才兼备的名医品行,又如何会有机会应聘于不同的医疗机构呢?通过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行,医疗行业的“堕落、无知和冷漠”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立德、立功、立言”将会蔚然成风。第四,医生兼职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在不同机构从事医疗服务,无疑可以使医务人员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风险和低收入”的矛盾,使“高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让名医再不要受温饱问题的困扰,由此,也必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第五,医生兼职可以提高工作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兼职的医生或利用无形资产,间接宣传自己的工作单位,在医疗服务、学术交流等领域中,为工作单位的声誉不断加分。

46评论

付出漫长想念

一:医师多点执业有利于均衡各地医疗资源。“看病难”,首要原因就是医疗资源不均衡,患者都涌到城市中心医院、大品牌医院就医。高水平医生就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如果允许中心医院医生到下一级或者落后地区执业,将大大缓解看病难问题。二:有利于提升医生收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长期不足,使得医疗机构必须“以药养医”,除去药品收入,医生的合法收入将不足以使其在当今社会体面的生活。给医生松绑,让医生用自己高水平的医疗技艺通过多点执业获得合理报酬,符合新医改精神,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有利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欠发达地区医生水平的提升。高水平医生的到来,可以解决基层不能诊治或者不敢诊治的病例,也可以吸引更多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使得基层医生诊治视野开阔,平日问题也方便请教,对其提升大有好处。医生在社区兼职开诊所,也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就不需要一定要到大医院才能看到专家,“看病难”将得到彻底缓解。四:缓解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明确的公益性,它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五:有利于公立医院改善管理机制。当人才流动起来,甚至自由之后,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或者留住现有专家,可能将成为摆在院长面前的一个课题。六,从医生角度来看,新医改的最大突破在于“多点执业”的合法化,将来,医生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成为自由职业者,回归其本来属性,这有利于极大调动绝大部分医生对医改的大力支持,没有医生的积极性和支持,新医改将异常艰难。

36评论

积怨成患

医师多点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医师多点执业可能会对医院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一方面具备多点执业资格的医师大多是医院骨干,如果外出执业行为多了,势必会对医院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部分医务人员有可能将医院患者约到其他执业点进行就诊,这也会为医院带来一定影响。  二是多点执业后医疗风险由谁承担。多点执业大部分为外出手术,外科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到外执业,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环境都是陌生的,不可能细致了解病人病情,到达后匆忙上台,如果术前术后再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到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医生本人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医师手术完毕后就会离开执业点,治疗连续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如何加强管理和监管。多点执业后,医生是否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影响本职工作?人才流动意义上的多点执业会不会变成医疗人才的无序商品化?多点执业会不会因医生精力和时间有限导致医疗行医质量下降?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  医疗卫生行业毕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多点执业行医不能是“无限度”的,在多点执业时也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要纳入规范化管理,为此建议:  一、完善各项配套法律法规。《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已出台,但是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第一,进一步规范医生多点执业,明确执业时间安排,执业期限,执业范围、执业地点、诊疗科目、工作任务、薪酬、签订劳动保险等内容。尤其对医生多点执业的责任、权利、风险、医疗责任分担等关键点要作出规定,如多点执业医生出了医疗纠纷如何处理,怎么样加强在外地执业医生的管理等。第二,在吸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并对《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修改。结合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工作,配套完善医师的执业环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还有养老制度、医疗保险等。第三,对医师多点执业进行有效监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医生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合理转介患者,扰乱医疗秩序,损害患者权益,损害原单位利益。一旦发现违规或违法行为,终止协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取消其多点职业资格。第四,普及医疗事故责任险,减少医生心理压力。同时,医师如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事件时,由发生事故或事件的医疗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原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用人单位在管理上要加强对注册医生的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第一,把医生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单位行为,这样既可以约束医生,又能为他们承担一定风险;第二,规定医师必须服从医院安排,保证本单位的工作完成数量质量等不受影响,才能外出行医;第三,对执业地点“区域化”,可根据医师的不同级别规定不同的执业地点范围;第四,建议依据医生级别限制其出去的次数等。  三、加强医生个人的自律性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让他们真正回归“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轨道。医生兼职时还要遵守所从业医疗机构有关规定,确保完成本职工作,要对患者负责,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7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