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知识点考点

管用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789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考点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深情而卟纠缠

已采纳

距离考试的到来已经不远了,备考是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其中最基本、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

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依据物质生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其次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到需要和可能,具有可行性。

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了解三步走战略。

熟悉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六项内容,注意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转变政府职能;(2)建立健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机制;(3)改变经济增长方式;(4)突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79评论

好似亏欠

2022年的初级经济师考试目前距离正式考试已经是越来越近了,考生们目前的心理压力想必也越来越大,在考试之前,我在本文中为各位考生们带来了一份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内容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价值形式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

4、货币流通规律: 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商品流通速度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开放型经济

(一)区别

1.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政策性开放。

2.开放型经济: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制度性开放。

(二)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1.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2.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3.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初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  :共30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涉及的知识广泛,考核全面。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企业及其管理概述、工商企业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4章,分别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会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基础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基础知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公债、政府预算管理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分析与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1.经济师题型题量及分值

经济师题型全部为客观题 ;初、中级经济师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两个考试科目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的方式,每个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两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在考试运行过程中,迟到5分钟以上的应考人员不得入场考试,每个科目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两科目均在系统中正常交卷后方可离场。

2.经济师各题型评分标准

85评论

别再喝醉了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包括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收入的形式、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府债务收入的含义和特征等内容。如何备考初级经济师?1、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点备考的过程就是要多看、熟记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为了能够快速了解知识点,考生拿到教材后首先要先看看目录,大概了解整本书的知识大纲、教材内容,这些是对整本教材内容掌握的首要基础,在看书过程中,可以将自认为重点的内容用笔进行标记,方便以后复习。2、合理规划时间要想通过初级经济师考试就需要规划好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需要学习的内容量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比如每周为单位,合理规划好每一周的学习量,规划需要预留一定的空余空间,预防意料之外的时间占用。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初级经济师考试考两门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具体按10个不同的专业类别命制试卷,10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这10个专业中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即可。初级经济师报考要求初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如下:凡从事经济专业工作,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包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以上学历,均可报名参加初级经济师考试。除此之外,凡是报考初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均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

11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