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入门税制

乱花渐欲浅草迷离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722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入门税制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似海蹉跎

已采纳

距离考试的到来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财产税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财产税类

财产税类

财产税类是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财产课税的优点:

(1)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2)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

(3)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

(4)属于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

财产税的缺点:

(1)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2)收入弹性较小,变动困难;

(3)在经济不发达的时期,课征财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财产税类的税种: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9评论

话落

备考的时间不多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需要做好考前的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所得税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所得税类

(一)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所得税类是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所得课税的特点:(1)税负相对比较公平;(2)所得税类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税负也不易转嫁;(3)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008年1月1日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制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遵循的原则:(1)贯彻公平税负原则;(2)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3)发挥调控作用原则;(4)参照国际惯例原则;(5)理顺分配关系原则;(6)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

1.纳税人(掌握)

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税率(掌握)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掌握)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5.征收管理

除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纳税年度:1月1日~12月31日。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季)预缴。

(三)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征收制度。

1.纳税人

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种。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非居民纳税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2.课税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制,其应税项目为11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等。

3.税率

根据所得类别的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4.计税方法(掌握)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果是超额累进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

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77评论

今天有你三生有幸

距离正式考试没有多长时间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流转税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流转税类

(一)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流转税,亦称商品税,指所有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流转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

流转税的特点:

(1)课征普遍。对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课税是最具普遍性的税收。

(2)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

(3)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便于征收管理。

我国现行税制中商品课税的种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二)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例题:某企业本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本期外购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为60万元,假设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该企业应纳的增值税。

从理论上讲,增值额=100-60=40万元;应纳税额=40×17%=万元。

实际中,应纳税额=(100-60)×17%=100×17%-60×17%=万元。

100×17%——销项税额;60×17%——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基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两个概念,采用扣税法计算。

基本公式: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

因此增值税是按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商品税。

增值税是我国收入规模最大的税种。

1.增值税的类型(掌握)

①消费型增值税

即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

②收入型增值税

即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的税款。

③生产型增值税

即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2.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为严格增值税征收管理,我国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3.税率与征收率(掌握)

采取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的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粮食、食用植物油、饲料、化肥、农药等。

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3%。

4.计税方法(掌握)

①一般纳税人:采取扣税法。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例题:某企业本月销售额为4000万元,进项税额为120万元,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为4000×17%-120=680-120=560万元。

②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③对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三)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从1994年开始征收。

1.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纳税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2.税目和税率

(1)税目

消费税采取按产品列举税目的办法。

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共14类消费品。

(2)税率

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

定额税率:成品油、啤酒、黄酒

复合计税:卷烟、白酒

3.计税方法

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税

4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