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6107
桃花岛
利:通利 渗:渗除、渗泄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之。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湿有两种含意:一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尤以下肢水肿明显者,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二是痰饮,粘绸的液体为痰,如慢性支气管炎就有大量痰液积留,胃炎等会引起水分或分泌物在胃内积留,以及体腔内的异常液体(胸水、腹水等)都属于痰饮,可适当配合利水渗湿药治疗。湿与热所致的各种湿热证如淋浊(泌尿系感染或结石)、湿热发黄、疮疡等也可用利水渗湿药治疗。利水渗湿药忌用于阴亏洋少的病证,对脾虚水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临床应用时,宜按病证选用药物,并适当配伍。此类药物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利水渗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氮化物、尿酸等的排泄。部分药有抑菌、解热、消炎、止血、祛痰止咳、镇静降血压、利胆等作用。利水渗湿药对西医诊为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肾病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肝胆系统炎症、胆结石等病有一定治疗作用。部分药还可用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气管炎等。
葬人情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含义:安定神志,治心神不宁 ◆性能特点: ◇归经:心、肝 ◇矿石、贝壳类,质重沉降 ◇植物种子类,质润滋养 ◆功效应用: ◇安定神志:心神不宁 惊悸、失眠、健忘、多梦 ◇兼证:惊风、癫痫、癫狂 ◇分类: ●重镇安神:实证:躁动不安、惊悸失眠、邪热内扰,心火炽盛 肝郁化火,痰热扰心,惊恐受吓 ●养心安神:虚证:虚烦不眠、心悸怔忡 阴血不足,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运用配伍 ◇心火亢盛:配清心降火药 ◇痰热扰心:配化痰、清热药 ◇肝阳上亢:配平肝潜阳药 ◇血瘀气滞:配活血行气药 ◇惊痫癫狂:以化痰开窍、平肝息风为主 ◇血虚阴亏:配补血、养阴药 ◇心脾两虚:配补益心脾药 ◇心肾不交:配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品 ◆使用注意◇矿石药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酌配养胃健脾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性能特点:◇矿石、贝壳类 ◇质重沉降:重则能镇,重可祛怯 ◆功效应用: ◇重镇安神:心神不宁实证:躁动不安、惊悸失眠 邪热内扰,心火炽盛,肝郁化火 痰热扰心,惊恐受吓 ◇兼: ●平惊定志:惊痫、癫狂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 朱砂 、 磁石 、 龙骨 、琥珀 朱砂: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龙骨: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磁石:咸,寒。归心、肝、肾经。 琥珀:甘,平。归心、肝、膀胱经。 ◆共同点: ◇镇惊安神:心神不宁实证,惊痫 ◇磁石、龙骨: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 ●注:打碎先煎 ◆不同点: ◇朱砂:镇心清心,重镇安神要药,宜心火盛 ●清热解毒:疮疡、咽痛、口疮 ●注○不入煎剂,宜入丸散,每次1~5g ○不可过量、久服○忌火煅 ◇磁石:兼益肾,宜肾虚肝旺、肝火扰心 ●聪耳明目:耳鸣耳聋、目暗昏花 ●纳气平喘:虚喘 ●炮制: ○生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醋淬: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龙骨:质重性平 ●收敛固涩:滑脱证 ●收湿敛疮:湿疮痒疹、疮疡不敛(煅后外用) ●附:龙齿:镇惊安神力强 ◇琥珀: ●活血散瘀:瘀血证 ●利尿通淋:淋证、癃闭。宜血淋 ●止血敛疮: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注:研末冲服,每次5~3g;不入煎剂;忌火煅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性能特点: ◇植物种子、种仁类 ◇甘润滋养 ◆功效应用: ◇养心安神:滋养心肝、养阴补血、交通心肾、心神不宁虚证 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健忘多梦 酸枣仁 、柏子仁、 灵芝 、 缬草 、 首乌藤 、 合欢皮 、远志 酸枣仁: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灵芝: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缬草:辛、甘,温。归心、肝经。 首乌藤:甘,平。归心、肝经。 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合欢皮: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共同点:◇养心安神:心神不宁虚证 ◆不同点: ◇酸枣仁:力较强,养心安神要药 善益心阴、养肝血 ●敛汗:自汗、盗汗 ●生津:津亏口渴 ◇柏子仁:偏补心气、益心血,宜心气血不足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滋补阴液:盗汗、小儿惊痫 ◇远志:善交通心肾,宜心肾不交 ●祛痰开窍: ○癫痫惊狂 ○寒痰咳嗽 ●消散痈肿:痈疽疮毒、乳房肿痛 ◇首乌藤:补养阴血,宜阴血亏虚 ●祛风通络:血虚身痛、痹证、皮肤痒疹 ◇合欢皮:善舒肝解郁,悦心安神要药: 情志不遂,忿怒忧郁、烦躁失眠 ●活血消肿:跌打骨折、瘀滞肿痛、疮疡 ●附:合欢花:尤长解郁安神 ◇灵芝:补心血、益心气。止咳平喘 ◇缬草:理气、活血止痛 重镇安神:矿石、介类,力强,治标,中病既止; 养心安神:种仁、植,力缓,治本,可以久服。 朱砂:重镇、清心,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 枣仁:养心、益肝,心肝血虚之心神不安; 柏子仁:养心,心血亏虚之心神不安; 远志:交通心肾,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安。 炮制:龙骨:安神、 平肝多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 朱砂:忌火。 用法:远志慎用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者;朱砂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柏子仁慎用于便溏、痰多者。 养心安神:莲子(收涩药) 养血安神:大枣(补虚药) 宁心安神:茯苓(利水渗湿药)、人参(补虚药)、五味子(收涩药)
一秒钟的记忆一霎那的永恒
【含义】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性能功效】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有利水渗湿、利尿通淋、利胆退黄等的功效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病证【配伍方法】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泄火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性平不偏,并兼补虚。既能渗利水湿,又能健脾宁心,但凡水湿、停饮无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诸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宜 3、心悸,失眠 【配伍】茯苓配猪苓: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两药合用,利水渗湿力强,治水湿内停或兼脾虚者 【用量】10-15g【来源】禾木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微寒,生用渗利清热,兼除痹排脓,水湿兼热者宜用。炒用健脾兼渗湿止泻,脾虚兼水湿停滞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1、小便不利,水肿,湿热淋痛,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者 4、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量】10-30g【来源】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既善渗利水湿,又能清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善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之证。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应用】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泄泻,痰饮 【用量】5-10g【来源】车前科植物车前等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既能利水清热,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等证。又长于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实大便),治湿盛水泻。还能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应用】1、湿热小便不利、淋痛,水肿。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配补肝肾药治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 4、肺热咳嗽痰多 【用量用法】5-10g,包煎【来源】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的矿石,主含含水硅酸盐。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胃、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性寒,内服滑利清解,既能清膀胱热结、通利水道而利尿通淋,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又能解暑清热,为治暑湿之佳品。外用清热收敛,为治湿疮湿疹所常用。 【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收敛 【应用】1、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2、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热泄泻 3、湿疮,湿疹,痱子。 【配伍】滑石配甘草:滑石甘淡性寒,功能清暑利尿;生甘草甘平,功能益气清热和中。两药合用,既清解暑热,又和中生津,治暑热烦渴可投。 【用量用法】10-15g,外用适量,细粉宜包煎【来源】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等的干燥藤茎。前者习称关木通,后者称川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