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限制户籍吗

来不及认识你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6742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考试限制户籍吗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活的要像女王

已采纳

可以。经济师考试一般采取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报考人员需在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工作地点报名,所以经济师考试是可以在现工作地点报名的,具体以当地人事考试网发布的通知为准。根据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关规定可知,经济师考试不单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名,也可以在现工作地进行报名,具体考试地点以当地通知为准。考点原则上设在地级以上城市的大中专院校、中考高考定点学校或考试机构建设的专门场所。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报考人员,按照考试机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在指定的日期、时间、地点和考场参加考试。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正高级经济师。经济专业人员初、中级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副高级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方式,正高级一般采取评审方式。初级、中级、副高级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科目、统一大纲。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评审坚持同行评议,综合运用成果展示、个人述职、履历分析、业绩考察等多种形式,确保客观公正。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23年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试卷 格式:DO大小: 2023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试卷 格式:DO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8评论

我欲逆天

不可以,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都是采用属地化管理,报考地区以考生现在的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为准。如果既不是工作地也不是户籍地,那就不能在该地报考。而且这么多年经济师考试公告中,考生都是需要按照户籍所在地或者是工作所在地报考的,因此中级经济师可以异地报名,但是不可以在非工作地和非户籍地报考。中级经济师在外地考的认可吗?认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只要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合格分数线,取得的证书是全国通用的,跨省也仍然有效。根据《人社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考试实施办法通知》,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颁发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有效。如果说有省份合格标准低于全国合格分数线的话,例如贵州,考生只达到了省内的合格分数线,那么资格证书只在省内有效。如果考生分数达到了全国分数线(也就是84分),那么全国范围内有效,可以在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经济师资格证书以及参加相关职称的聘用。中级经济师考试缺考率根据不完全统计,初、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缺考率相对较高。比方说2021年时,四川省资阳市初中级经济师报考人数在1242人,参与考试有762人,共有的考生缺考!再比如江苏扬州缺考率为,四川泸州缺考率为等。大部分考生缺考的原因都包括:对考试没有信心、没把握,于是干脆不去考试;再或者是根据历年考试真题进行主观判断,觉得考试题型很难不想去浪费时间。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46评论

不如不问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工作各地区已经陆续开展了,在报名过程中很多同学都问及了是否可以跨省异地报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中级经济师考试可以跨省报名吗?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一般采取属地化管理,报考地区依现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为准。根据往年各地经济师考试公告,应试人员需按户籍所在地或单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也就是说,经济师考生只能在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报考,原则上不能够进行跨地区报名。但是还存在一些变通的方式可以实现跨省报考,比如,考生在某地分公司工作,如果总公司所在地不在户籍所在省份但可以出工作证明并盖章,在不违反其他政策规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到总公司所在地报考的。2021年经济师考试时间如何安排?2021年初级、中级经济师为10月30日、31日,高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6月19日!虽然现在距离考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考试时间,但是考试相较于(11月21日、22日)有所提前,这也就意味着考生的备考时间会相对应缩短一些,大家还是抓紧时间备考吧!备考建议1、早开始目前教材还没出来,但是不可能全部都改变,可以先借借别人的旧书看看,很多基础章节是不会变的,因为确实经济基础会很烧脑,花的时间不会少,越早开始时间越充裕,机会也就越大。2、多看书因为出题多,所以很细小的点也需要了解和掌握,所以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非常有道理,建议至少看教材认真看完3遍。对于经济基础里面一些生涩难懂的甚至看他个四五遍,到时候一看到题立马选出答案岂不是很爽。3、多做题题海战术,多做模拟题,提前适应考场那种感觉,好多题,多做几遍都记住答案了。

4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