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4448
分手天才
2022年的初级经济师考试目前距离正式考试已经是越来越近了,考生们目前的心理压力想必也越来越大,在考试之前,我在本文中为各位考生们带来了一份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内容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价值形式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
4、货币流通规律: 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商品流通速度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开放型经济
(一)区别
1.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政策性开放。
2.开放型经济: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制度性开放。
(二)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1.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2.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3.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初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 :共30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涉及的知识广泛,考核全面。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企业及其管理概述、工商企业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4章,分别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会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基础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基础知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公债、政府预算管理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分析与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1.经济师题型题量及分值
经济师题型全部为客观题 ;初、中级经济师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两个考试科目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的方式,每个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两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在考试运行过程中,迟到5分钟以上的应考人员不得入场考试,每个科目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两科目均在系统中正常交卷后方可离场。
2.经济师各题型评分标准
辞梦
一、时间安排及考点设置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定于11月1日(星期六),每科考试时间为2个半小时。考试时间科 目11月1日 上午 9:00——11:30专业知识与实务(初、中级)下午 2:00——4:30经济基础知识(初、中级)我市设立考点。二、报考条件报考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者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同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二)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10年,取得经济专业助理资格满4年;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6年;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4年;4.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结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2年;5.获硕士学位,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1年;6.获博士学位。三、专业及科目设置经济初、中级资格考试均设考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门,其中,专业科目部分又细分为12个子专业(具体专业科目设置见附件1)。四、题型及作答方式(一)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题量均与2007年相同,考试试题全部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二)考生应考时可携带黑色或蓝色墨水笔(签字笔)或圆珠笔、2B铅笔、橡皮、计算器(无声无编辑功能)等文具,其他物品应统一放置考场指定处。“考试期间,严禁携带资料及手机等通讯工具入座,违者按一般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如使用手机(开机状态)的,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考试时将严格检查。各科试卷卷本可作草稿纸使用,不再另发草稿纸。五、报名组织(一)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支付的报名组织方式。报名时间将在本周内公布。报名网址:(二)凡报名参加此项考试的报考者,网上支付成功后,于6月2日——4日将有关报名材料送市人事考试中心进行现场资格确认。现场资格确认地点:徐州市西安南路苏堤小区市人才市场315房间,资格确认期间联系电话:。考生现场确认时,需送交的材料清单如下:1.网上下载的报名表(在网上报名系统中打印,参看报名流程第8条说明);2.两张两寸与上传照片相同的彩色免冠照片;3.本人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及复印件(不得使用过期或临时身份证);4.相应的学历证明原件及复印件;5.有效的业务工作证明原件(附件2)。考生应对照报考条件认真自查报考资格,如网上支付成功后,一旦在审查中被查出不具备报考条件而被取消报考资格者,所支付报名费用将不再退回。(如对报考资格是否符合有疑问的可联系资格审核咨询电话:。)(三)准考证领取。考生于考试前一周登陆徐州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凭本人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军官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六、教材及征订事宜2008年经济专业资格考试用书做部分调整,对财政税收、运输经济(水路、公路)、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建筑经济等6个专业初、中级共12种经济考试用书重新编写,以往年度版考试用书不再使用。除上述6个专业,工商管理等9个专业和经济基础知识共20种考试用书采取勘误的方式进行修订。已有2007年版考试用书的考生,可于6月20日后在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网站有关栏目下载相关考试用书的勘误表。教材订购实行网上订购,考生在网上报名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类别订购相应的教材。七、收费事宜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部分人事考试项目收费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06〕184号、苏财综〔2006〕86号)的规定,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按每人每科60元(含考务费、试卷费、答题纸[卡]费等)标准收取考试费,报名费按每人10元收取。附件1、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设置及科目名称专 业 代码 专业科目名称工商管理 01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农业经济 02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商业经济 03 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财政税收 07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金 融 09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保 险 10 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经济 水路 11 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公路 12 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铁路 13 运输经济(铁路)专业知识与实务民航 14 运输经济(民航)专业知识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 1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邮电经济 16 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房地产经济 17 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经济 19 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建筑经济 21 建筑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也不觉体面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科目,每科总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84分,考试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初级经济师考试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三种考试题型。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科目,《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专业知识与实务》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3、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每题2分。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初级经济师考试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其中,考试科目共有两科,。考试时长90分钟,每科总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84分,初级经济师考试成绩有效期:初级经济师考试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22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思维导图 格式:DO大小: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答题技巧 格式:PDF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