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1438
他们说天荒地老最为可笑
九月就要过去了,考生得加把劲,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债;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
(2)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报批: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批准。
(3)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地方债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两类,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1)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2)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4)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
1)地方政府举债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2)地方政府举债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5)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财政部根据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评估各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6)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地方债纳入政绩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
柠檬加醋够酸了吧
考试知识源于备考复习期间的学习,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衡量国债相对规模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如下:
1.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1)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行空间越大。
(2)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2.债务依存度:即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
(1)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2)我国债务依存度的计算有两种口径:
一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即“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二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3)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此外,在“以旧债还新债”机制下,还有一个用来反映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即当年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