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能抵扣个税嘛

我爱你你爱他你真瞎我也瞎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6844

首页> 金融从业> 基金从业能抵扣个税嘛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只剩下回忆这首歌

已采纳

法律分析:只有列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人社部发〔2017〕68号)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抵扣个税。细分到经管领域具体有注册会计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就是职称证书)、税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法律资格证书等。从名称来看基金从业资格确实不在列表里,但其实基金从业资格跟证券期货从业资格是一个类别,所以也是可以抵扣的。基金从业资格证获取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三)公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现任拟任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机构合规风控负责人督察长等;基金托管人、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的业务负责人等;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五)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九)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147评论

聋子听哑巴说瞎子遇到了鬼

职业资格证可以抵扣个税的有:教师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中级会计证书等。

拥有教师资格证,属于继续教育专项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只能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抵扣个税。

基金从业资格证属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考试,可以抵扣个税,可以领取国家技能提升补贴。可见基金从业资格证书含金量并不低,所以说,如果大家想要学习相关的基金知识,可以选择报考该证书,这还能提升我们的投资理财能力。

个税扣除是按照你拿到对应证书的日期开始算那一年的免税扣除额。考试也有可能考试不及格的,考试不及格是不可以拿到免税额的。只有拿到你的证书,才会认可你参与了对应的职业教育。比如你2021年通过考试,2022年注册完成,那就是2022年算免税额。

扣个税操作流程

在当年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小伙伴们,可以在本年度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你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发证日期为2022年,并且在2022年度进行了专项附加扣除申报,就可以在2022年度享受3600元定额专项附加扣除。也就是说,你取得证书的那一年年应纳税额可以减少3600元。

74评论

天亮前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条例规定,只有列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人社部发〔2017〕68号)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抵扣个税。细分到经管领域具体有注册会计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就是职称证书)、税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法律资格证书等。从名称来看基金从业资格确实不在列表里,但其实基金从业资格跟证券期货从业资格是一个类别,很有可能也是可以的,但是政策从2019年开始,也就是说证书是2019年及以后的才可以。可以咨询一下税务部门,可否按证券期货类申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16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