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人员贪污案例

一路错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704

首页> 金融从业> 基金从业人员贪污案例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甲路乙后

已采纳

基金经理“老鼠仓”,虽然人人喊打,却屡屡上演。

华夏基金又一起“老鼠仓”案件曝光。两名员工田冬宇、刘光谱,一人提供基金账户的投资决策,另一人控制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华夏基金公司进行股票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金额人民亿元,趋同交易盈利金额人民币万元。

策划“老鼠仓”的起因,源于2007年大牛市。2007年的一天,田冬宇抱怨自己为公司赚了钱,但自己没赚到钱,随后与刘光谱共同犯案。两人最终均被判刑,合计被罚款3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近年华夏基金曝出的第四起“老鼠仓”案件。虽然监管层屡屡下重手严惩“老鼠仓”案,但与国外相比,处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趋同交易2亿元,获利362万

老鼠仓主要频发于公募基金,近年来私募基金老鼠仓案件也开始涌现。用基金产品的钱来为基金经理个人谋利,损害的是所有投资者以及市场,一直被投资者深恶痛绝。

近日,华夏基金又一起“老鼠仓”案件曝光。中国裁判文书显示,2007年10月至2014年6月,田冬宇担任华夏基金投资经理、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助理。2004年6月至2013年3月,刘光谱担任华夏基金公司投资顾问、理财中心经理。

2007年底,田冬宇、刘光谱共谋,由田冬宇将其掌握的华夏基金公司机构账户的投资决策等未公开信息提供给刘光谱,二人共同出资从事证券交易。

从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田冬宇将利用其职务便利知悉的所任职基金产品的未公开信息以电话、面谈等方式告诉刘光谱,刘光谱操作由其本人控制的两个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华夏基金公司进行股票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金额人民币万元,趋同交易盈利金额人民币万元。

期间,田冬宇向刘光谱说过格力电器、天兴仪表、小商品城、苏宁电器、启明信息、桂林旅游、国电南瑞、杭氧股份、海通证券、贝某、中恒集团等41只股票。

刘光谱给田冬宇说过西王食品、内蒙华电、超声电子三只股票。庭审中田冬宇供述,他听刘光谱说过,韩洪波为感谢他提供了股票信息,分给了他好处费,这些钱也作为他的炒股资金,他对证券交易所核查结果无异议。

牛市没赚钱,策划“老鼠仓”

人人心中都有贪念,而贪婪这个魔鬼一旦被释放出来,就再也关不回去了。

2007年A股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大牛市,财富可谓滚滚而来,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哪怕你用一个大箩筐也能装得满满当当。也正是在这一年,田冬宇和刘光谱释放出了他们心中那个贪婪的魔鬼。

田冬宇供述称,他原是华夏基金公司投研人员,2007年担任投资经理,负责企业年金账户管理,先后管理了铜陵有色、某某国际、某钢年金等60余只企业年金,还管理过6个专户理财产品,还担任了华夏1、2号信托产品的投资顾问。他根据公司研究员及券商提供的研究报告及自己的研究,挖掘有价值的股票,纳入其管理企业年金账户的股票池进行投资。

2007年一天,田冬宇抱怨自己为公司赚了钱,但自己没赚到钱。此时,刘光谱称其在用亲戚账户炒股,让他出资由刘光谱操作,共担风险,共享盈利,他提供股票信息,二人共同出资从事证券交易。

其中,刘光谱投资了80万,田冬宇投资了200万。因时间久远,田冬宇记不清200万具体是怎么组成的。2008年底时,刘光谱说田冬宇出资的200万已涨到400万。2010年初,田冬宇追加了135万投资,年底要回了500万,由刘光谱打入其母亲的基金账户,田冬宇用于购买现住房。

2011年上半年、下半年田冬宇又分别要回了110万、156万,由刘光谱直接打入房产公司替他付款。2012年田冬宇又要回了240万购房,由刘光谱打入他母亲账户,再付到开发商。田冬宇说他还有366万元在刘光谱处炒股。田冬宇估计2009年之后自己非法获利了700多万。他不知刘光谱具体操作的账户及密码,很信任刘光谱,不定期问刘光谱资金情况。

田冬宇的供述显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入刑前,其认为自己的行为只违反公司规定,直到2013年陆续见相关案例后,才意识到严重性。故2013年开始,田冬宇向刘光谱推荐股票明显减少,2013年底就再也没推荐了。

2014年5月,田冬宇因担心调查,将自己与刘光谱联系股票信息的手机卡扔掉。开始先接受证监会调查,当时未如实供述,后知道严重性,说服刘光谱一起主动投案自首。

另外,刘光谱还将从田冬宇处获得的股票信息告知韩洪波等人,并收受给予的好处费。

双双被判刑,罚款合计380万

就如当小偷一样,只要伸手迟早被抓,惩罚注定会来。

法院认为,被告人田冬宇身为华夏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伙同被告人刘光谱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股票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被告人刘光谱明知田冬宇系华夏基金公司投资经理,不能个人从事股票交易,且应当明知田冬宇提供的股票信息可能系其利用职务便利掌握的未公开信息,提供股票账户,按照田冬宇的指示从事与该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股票交易活动,系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共犯,情节特别严重。

依照《刑法》等相关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田冬宇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二、被告人刘光谱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80万元。

三、对被告人田冬宇、刘光谱退出的违法所得万元予以没收,由扣押单位重庆市公安局上缴国库。

华夏基金第四起“老鼠仓”案件

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近年华夏基金曝出的第四起“老鼠仓”案件。

前三次分别为:

2014年,华夏基金女性基金经理罗泽萍利用“老鼠仓”,非法获利1300万元被北京警方侦破。与此同时,华夏基金交易部总监刘振华也被牵入调查,还包括另外几名员工。

2017年,华夏基金债券交易员王某动用不到200万本金,利用“老鼠仓”路径,获利1773万余元。

2018年1月,华夏基金基金经理童汀伙同其父亲童学毅“老鼠仓”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逾7亿元,获利1256万元,最终双双获刑。

老鼠仓处罚力度仍不够

虽然监管层屡屡下重手严惩“老鼠仓”案,但与国外相比,处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此前,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刑期上看,我国“内幕交易罪”有期徒刑的上限为10年,而在美国这一罪名的刑罚甚至可突破20年。而在罚款数额方面我国也相对较小,基本上与非法所得相近。而美国的罚金,基本上可以令涉案人员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2013年7月,美国联邦检察官对对冲基金巨头SAC发起了刑事和民事诉讼,没收财产或达100亿美元;2012年,对冲基金帆船集团创始人拉杰·拉贾拉特因内幕交易犯罪被判刑11年。而上述老鼠仓案,两人罚款合计仅380万。

不仅是公募基金,如今私募基金的规模也跨过12万亿元大关,私募从业人员“老鼠仓”案件与过去几年相比也呈现多发态势。“老鼠仓”案件频发,危害极大,监管也需加大处罚力度。

70评论

愿等君归

跟踪买卖自己管理基金的白马股,基金经理韩刚遭遇刑拘,开基金经理刑拘之先河。刑法修正案实施的那一天起,基金老鼠仓的好时光就结束了。2010年9月6日,证监会宣布将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已经移送司法机关的韩刚,利用职务之便,跟踪买卖自己管理基金的白马股赚钱,被深圳证监局查获,由于获利较大而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韩刚可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7)》(下称《刑法修正案》)实施以来,第一个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基金经理。韩刚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刑拘韩刚的背后,预示着监管层开始对基金老鼠仓敲山震虎。韩刚的老鼠仓韩刚的老鼠仓曝光于2009年9月,深圳证监局一直没有公布对他的处理结果。2010年9月6日,证监会宣布的处理结果令市场震惊。2009年1月6日,年仅36岁的韩刚被任命为长城久富基金的基金经理,之前韩刚先后担任长城久恒的基金经理和长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7个月后的2009年8月,深圳证监局对辖区14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的执业行为进行了突击检查。韩刚在这一次检查中被发现私设老鼠仓。深圳证监局在检查中发现,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韩刚、刘海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涉嫌账户金额从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三位基金经理私设老鼠仓,这是基金黑幕之后,基金业最大的丑闻。根据已经公布的涂强和刘海的交易细节来看,这两位被行政处罚的基金买卖的股票均以中小盘的权重股为主。从2009年8月被现场检查之前长城久富公布的一季报和半年报的数据看,韩刚掌管的基金均是白马股,不存在ST股或者重组股。从前10大重仓股可以看出,一季报跟半年报中有5只股票相同,尤其是韩刚接手长城久富之后开始大举增仓汽车股,一汽富维和华域汽车一跃成为第六和第八重仓股,分别持有亿元和亿元。而从2009年半年报的交易数据来看,一汽富维和华域汽车也是其买入金额的第四名和第五名,从中可以看出韩刚对这两只股票非常看好。尽管无法获悉韩刚亲属账户的交易信息,但这不排除其存在买卖这两只股票的可能性。证监会在得到深圳证监局的检查结果后,立即对韩刚等三人进行了立案稽查。2009年9月22日,韩刚被停职。2010年9月6日,证监会宣布,韩刚因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利用任职优势,与他人共同操作其亲属开立的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步于韩刚管理的久富基金多次买入、卖出相同个股,获利较大,被证监会将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移送至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基金业老鼠仓领刑第一人因涉嫌“老鼠仓”交易,景顺长城原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刘海、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等三人被证监会查处,其处罚决定2011年5月22日正式对外公布。涂强、刘海二人没收违法所得、进行不同程度罚款,并被施以市场禁入的处罚,韩刚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首例因涉嫌违反《刑法》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对基金经理韩刚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作出公开判决,判处韩刚有期徒刑一年,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31万元。该案成为中国第一起基金从业人员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违规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老鼠仓刑律杀戒移交司法追究刑事责任,在中国基金业历史上,韩刚为第一人。证监会对基金老鼠仓痛下杀手者,韩刚并非第一人。在基金老鼠仓的名单上挂着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南方基金经理王黎敏、融通基金经理张野、长城基金经理刘海、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涂强等,只是证监会没有将涉嫌老鼠仓的基金经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是处以罚款跟行政处罚了事。韩刚跟刘海、涂强一起被证监会同时立案稽查,最后却是不同的结局。根源在刘海与涂强涉嫌的老鼠仓交易要么是金额不构成刑事犯罪,要么是交易行为发生在2009年2月28日之前。《刑法修正案》的出台成为架在韩刚们头上的一把致命钢刀。韩刚担任长城久富基金经理之后的一个多月,即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该法案从通过之日起实施。刑法修正案将《刑法》第一百八十条增加一款,被称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对于情节严重的,《刑法修正案》规定,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在证监会的公告中,对于韩刚所涉案的获利金额、涉及股票和交易细节,均不曾涉及,但涉嫌老鼠仓交易时间恰好处于《刑法修正案》正式实施之后,且期间的金额会比较大。韩刚被追究刑事责任,对资本市场起到震慑作用却意义非凡。按照《刑法修正案(7)》,其所针对的不仅是基金公司,还包含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在深圳证监局的检查中,涉嫌账户的金额只在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之间,但韩刚利用非公开交易的信息获利不太可能达到千万级别,相比于资本市场利用重组的非公开信息获得动则上亿元的收入不法收益不可同日而语,但却可以达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同时,这也为基金经理和基金行业敲响了警钟。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已经达到8000多人,62家基金公司共有700只基金产品、500 位以上的基金经理,这一群体在2010年以来表现出了较高的流动性,截至2010年7月30日,共有59家基金公司旗下227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离职。人员的进出难免会鱼龙混杂,韩刚是第一个,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其对基金行业的同行更具有敲山震虎的效果。国内最大“老鼠仓”案、深圳“老鼠仓”第一案2014年2月21日在深圳中院开庭审理,原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马乐因利用自己担任基金经理所掌握的未公开信息,非法进行股票买卖,被控犯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昨日的庭审进行了2个小时,马乐全盘认罪。 庭审披露了马乐在长达2年时间里是如何操纵“老鼠仓”,非法获利1883万余元。 2014年2月21日开庭的“老鼠仓”案主角马乐年仅32岁,曾因临危受命将博时精选基金扭亏为盈成为基金业的风云人物,但在2013年7月,马乐因涉嫌操作“老鼠仓”案发。经查,马乐在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担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博时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2年多时间里,非法操作“金某”、“严某进”、“严某雯”3个股票账户,先于基金股票低价买入,又先于基金股票卖出,买入与基金相同股票如中天城投等76只,买入与卖出金额双边成交金额共亿余元,非法获利1883万余元,利用基民资金为个人股票“抬轿”,即典型的“老鼠仓”,被检察机关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提起公诉。 操纵“老鼠仓”的行为在2009年2月《刑法修正案(七)》实施之后,才被定性为刑事犯罪,对应罪名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国内已有多起“老鼠仓”案审判案例,而在深圳,马乐案则是第一单,也被称为深圳“老鼠仓”第一案,而马乐案涉及的交易金额、获利金额均超过国内已审判的“老鼠仓”案,又被称作国内最大“老鼠仓”案。 2014年2月21日的庭审中,马乐表现非常配合,从始至终都表示认罪,并对起诉书所列的犯罪过程、资金金额毫无异议,对公诉人列举的大量证据也表示完全认可,不仅在辩护律师辩护时落泪,还在最后陈述环节深表悔意,整个庭审过程2个小时,马乐的自我辩解和其辩护律师的发言都一心只求罪轻。 马乐其人 从寒门学子到基金风云人物现年32岁的马乐出生在河南农村,家境贫寒,在马乐最后陈述时用自己的话来形容,是“17年寒门苦读”,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业。 2011年3月8日,29岁的马乐被破格提拔为博时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时是临危受命,当时该基金在业界排名仅90%左右,接管该基金后,“我真的将这只基金视为自己的生命,为它没日没夜加班加点,放弃了很多节假日,甚至夜不能寐。”马乐在法庭上说,自己的身体也因此透支,不到30岁就得了二级高血压、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整夜整夜的腰痛。 但他又认为,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该基金业绩很快在业界的排名成长到了前24%,2011年当年就使该基金在同类基金中处于前三分之一的地位。这对一个近100亿的大盘基金而言,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因此,马乐一时间成为基金业的风云人物,被视作农村孩子成为成功人士的励志案例。由于业绩突出,马乐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根据资料显示,马乐的年薪已超过200万元。全国最大老鼠仓案在广州刷新了纪录。广州市人民检察院2016年1月15日发布消息称,该院提起公诉的陈某民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案,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830万元,追缴被告人违法所得万元。陈某民一案涉及买卖股票87只、成交金额达18亿余元、非法获利达2826万余元,为目前全国最大宗的老鼠仓案件。 据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披露,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老鼠仓案件,陈某民一案涉及利用掌握未公开信息,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其买卖股票数量达87只、成交金额达元、非法获利数额达元。该案由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侦查终结,由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办理。2015年9月7日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公诉,同年11月10日,该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2016年3月1日,证监会公告,张鹏先后在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等职务,张鹏及其妻子杨某艳控制使用刘某秀账户,在张鹏管理新动力基金期间,新动力基金在买入或卖出股票后,张鹏操作刘某秀证券账户同步或稍晚买卖新动力基金买卖的股票。依据《证券法》第233条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第5条规定,决定对张鹏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张鹏操作“刘某秀”证券账户总盈利万元。其中,趋同交易沪市股票16只,成交金额万元,盈利万元;趋同交易深市股票20只,成交金额万元,盈利万元。证监会认为,张鹏在担任新动力基金经理期间,利用掌握的未公开信息,操作“刘某秀”证券账户,违反了证券法关于基金管理人的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基金财产和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证券交易及其他活动”的规定。因此,对张鹏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在禁入期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87评论

笑饮苦泪

徐翔案最新进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6月7日释出纪律处分决定书,昔日的私募一哥徐翔及其一手打造的泽熙投资均被拉入黑名单,泽熙不得重新登记,徐翔不得在基金行业从业。那么,是什么?下面我整理的徐翔案分析始末,一起来看看私募大佬徐翔案始末怎么回事吧。

这位刚满40岁、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曾是中国私募证券基金中“神”一样的存在,而其股市生涯最终因帮助13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套现等市场操纵行为画上句号,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例资讯型市场操纵案。详见财新 *** 稿|徐翔案落幕 “股神”褪色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1月23日一审宣判,徐翔犯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财新记者获悉,徐翔被处罚金110亿元,这已在中国创下个人因经济犯罪被处罚金的新纪录。

“徐翔作为私募基金从业人员,从‘私募明星’沦为‘阶下囚’,损害了行业的声誉,扰乱了行业秩序,教训深刻,全行业应当深入反思,引以为戒。”基金业协会表示。

过桥减持

协会披露,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拉升后,徐翔用泽熙产品及其控制的证券账户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接盘上述公司股东减持的股票,并随后在二级市场全部抛售,抛售过程中伴有大量竞价买卖行为。涉案上市公司股东将大宗交易减持股票超过约定底价的部分,按照约定的比例与徐翔等人五五或者四六分成,汇入徐翔等人指定的账户。徐翔等人收到分成款项后,销毁双方签署的协议。

协会还披露,在10起上市公司操纵过程中,徐翔使用泽熙产品接盘上市公司股东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股票,但是徐翔非法获取的大宗交易减持分成均汇入徐翔等人的个人账户。

徐翔实际控制139个证券账户,涉及76个自然人和1个合伙企业。根据《判决书》中徐翔的证言,除泽熙2-5期是对外公开募集外,其他均是自有资金。

徐翔、王巍、竺勇,在二级市场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接盘后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利亿元;徐翔单独获取大宗交易减持分成款亿元,徐翔等人共同获取大宗交易减持分成款亿元;王巍在二级市场竞价交易获利5亿元。

辞职减持

协会披露,2012年底,徐翔与X公司董事长吴某见面,建议吴某辞去董事长职务以多减持股票。吴某辞职后,2013年6月,徐翔使用泽熙产品买了X公司300多万股票,以展示实力并表达与吴某的合作诚意。双方多次商谈后,达成操纵X公司股票的合谋。

据财新记者了解,吴某即向日葵此前的实际控制人吴建龙。2013年2月,向日葵释出公告称,董事长吴建龙递交辞职报告,将不在公司担任职务。此后,泽熙与吴建龙的减持大戏开始上演。

2013年9月5日,吴建龙全资控制的香港优创通过大宗交易减持55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均价元;9月10日,吴建龙本人减持5599 万股,均价元;9月13日,吴建龙减持1599万股,香港优创减持4000万股,合计减持5599万股,均价都为元;9月23日,香港优创减持5599万股,均价元;9月26 日,吴建龙减持5599万股,均价元。

5个交易日,吴建龙套现亿元。不难发现,每次都减持5599万股,每次都通过大宗交易,均价刚好为元。值得一提的是,吴建龙所减持的股票,几乎全部由“泽熙大本营”国泰君安上海打浦路营业部接盘。

早在当年二季度,“泽熙11期”就跻身向日葵第五大流通股东。此外,向日葵副总经理、董秘及财务总监杨旺翔,身兼大恒科技、宁波中百、康强电子等多家泽熙系公司的独立董事。徐翔案发后,杨旺翔曾失联。

虚假定增

协会披露,在全部上市公司的操纵过程中,徐翔都使用了泽熙产品连续买卖,拉升股价。在一些公司的操纵过程中,徐翔还利用泽熙产品的影响力诱使他人跟风交易。例如,根据《判决书》中徐翔的证言,其联络D上市公司释出定向增发预公告后,用泽熙产品在二级市场买入1500万股,从而进入十大流通股东名册,有利于稳定股价和定向增发。

据财新记者了解,D上市公司为东方金钰,徐翔与东方金钰时任董事长赵兴龙合谋定向增发,徐翔在二级市场拉抬股价,赵兴龙配合释出利好。

2014年5月31日,东方金钰公告15亿元的融资预案,定增物件为瑞丽金泽,这家公司仅有两名股东,赵兴龙和朱向英。朱向英在案发后向交易所确认,其所持瑞丽金泽股份“系徐翔出资,本人仅为徐翔代持”。

2014年6月,徐翔控制的“泽熙1号”在二级市场买入1500万股东方金钰,开始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据财新记者了解,徐翔在2015年7月8月间,将其买入的东方金钰股票全部抛售,获利将近10亿元。目前,徐翔通过朱向英持有东方金钰定向增发股票亿股仍被冻结。

8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