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法对从业人员规定

深知我者才久居我心深情不改转堕入死海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9

首页> 金融从业> 银行法对从业人员规定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憋屈了太久

已采纳

银行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及监管规则包括直接与银行和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营利性机构的法律法规。

一、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树立依法合规意识。不得向客户明示或暗示规避金融、外汇监管规定。银行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较为庞杂,总而言之,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及监管规则大体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1、适用于所有营利性机构的法律法规:如会计、税收、工商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对所有经营性企业具有广泛适用性,银行也不例外。

2、直接与银行和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根据上述法律制定的有关监管规则和指引。

3、还包括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对跨多个监管领域的产品发布的规则,如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兼业代理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关于基金托管等业务的规定。

二、银行违反禁止性、授权性或程序性规定将会对其产生直接不利的后果。因此,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该特别留意这些规定,必须做到:

(1)树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认识到合规经营是银行从事所有活动的前提。

(2)熟知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尤其是禁止性、义务性以及程序性规定。

(3)根据立法本意正确理解监管规则中禁止性、义务性及程序性规定。

三、实践中,以下存在明显不妥的行为,有可能会对从业人员及其所在机构产生不利影响。

1、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向客户提供规避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议。

2、明知所经办的业务是为了逃避监管规定或规避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但仍不按照内部流程进行必要的报告,默许甚至提供协助。

3、出于私情,向亲朋好友提供规避监管规定的意见和建议,并利用其所在机构的资源,为这些行为提供方便。

125评论

滚别看说的就是你

法律分析:自觉抵制并严禁参与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洗钱、商业贿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不得在任何场所开展未经批准的金融业务,不得销售或推介未经审批的产品,不得代销未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发行的产品,不得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非法利益,未经监管部门允许不得向社会或其他单位和个人泄露监管工作秘密信息等。

法律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二是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制度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应以风险为本,应制定全行遵守的行为守则和针对各业务条线的行为细则,要求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工作纪律,并针对全体员工开展教育培训。《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开展从业人员行为的定期评估、建立长期监测和不定期排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招聘中评估其与业务相关的行为,并将从业人员行为的评估结果作为薪酬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不当行为的举报制度,加大约束和监督。

71评论

顾我安稳顾我心安

银行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1、行为守法。严禁违法犯罪行为,严禁非法催收,严禁组织、参与非法民间融资,严禁信用卡犯罪行为,严禁信息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严禁内幕交易行为,严禁挪用资金行为,严禁取信贷行为。2、业务合规。遵守岗位管理规范,遵守信贷业务规定,遵守销售业务规定,遵守公平竞争原则,遵守财务管理规定,遵守出访管理规范,遵守外事接待规范,遵守离职交接规定。3、履职遵纪。贯彻“八项规定”、反“四风”,如实反馈信息,按照纪律要求处理利益冲突,严禁非法利益输送交易,实施履职回避,严禁违规兼职谋利,抵制贿赂及不当便利行为,厉行勤俭节约,塑造职业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职场环境和氛围。

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