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17
靠你身边绣枝桠
浙商银行招聘考试内容包括通用就业素质测评(EPI)、综合知识、英语以及职业测试四个板块,其中职业测评不计入总成绩中,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题、选择题等,主要考查科目有法律、管理、金融、经济、银行行业等5个学科。银行招聘考试面试内容1、半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在面试内容中有的问题有统一规定,有的问题不作统一规定,就是在预先设计好的面试题目基础之上,考官会提出一些随机性的问题。半结构化面试会更加灵活,针对每个人的问题会不一样,一般在银行面试中,考官手中会有大家的简历,考官会结合简历以及考生的自我介绍去发问。这些问题都是随机性发问,并且考生回答完问题后,可能还会伴有追问,考官的追问,一是为了能够更多方面了解考生,而是为了能够测试考生回答的真伪。半结构化面试要准备的是:自我介绍、自我经历、性格爱好、求职意向、以及一些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2、无领导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是一组考生6-9个人,同时进入考场,第一阶段:考官给考生同样的一段材料进行准备,考生先逐一发表自己的观点。组内考生的观点一定会有差异和区别,第二阶段:组内考生进行讨论,最终要求整个小组形成统一意见。第三阶段:一般会要求组内推选一个人来做总结。在整个无领导小组面试阶段,考官会对每个考生进行观察,从基本的行为礼仪,到谈吐举止,以及沟通中的逻辑思维等,这些都会作为考官测查的要素。以上就是,浙商银行招聘考试考什么的全部解答。
也许答案得走过天涯海角
招聘分为校园招和社会招聘,校园招聘一般银行有两次分别是秋招和春招,社会招聘一年也会有一次,一般需要在银行业从业3-5年的优秀人士;除此之外有一种叫做定向招聘或是劳务派遣柜员的正常情况下每年是2次,视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动。银行招聘考试题型及特点1.言语理解在言语理解测查中,主要测查两个方面:(1)逻辑填空,更加侧重同话题实词辨析。该部分需注意日常的理解和积累;(2)片段阅读80%以上的题型是主旨观点题,细节题考查较少。该部分注重分析行文脉络、核心思想。2.数量关系该部分在测查的时候有两个细节:(1)从出题的角度来看,更加偏重银行类背景材料的考查。(2)较多考查方程思想和计算问题,该部分涉及到较多的公式。3.判断推理该部分在测查的时候,整体上较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类比推理类题目更加侧重经验和言语的考查;(2)定义判断题目中,心理学、经济学等专有名词定义考查较多。4.资料分析该部分有两个特点:(1)以单一型材料为主,材料阅读难度大;(2)题材的选取上,更佳偏向财经类。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建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一边阅读一边做题。涉及到的公式主要是: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或者现期值(1+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或者现期值(1+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以上就是,浙商银行招聘考试一年几次的全部解答。
我姓冯却封不住你的心
不同于其他银行考试,浙商银行前几年主要是考主观题,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题为主,没有选择题。从考试科目来看,浙商银行的考试是没有行测的。浙商银行考试是分专业考的,比如专业是金融类的,就考金融类,专业是法律类的,就考法律类。若是专业不对口,就考综合类。针对以上考试内容,考生该如何准备浙商银行春招呢?(1)对于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考生来说,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上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应当复习的重点放在该专业知识和实际经济、货币政策相结合,多关注实际政策的运用和变化。(2)对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的考点相对分散,考生要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以及多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专业的考察重点相对比较突出,考生可有针对性的复习。(3)对于法律知识,考生应掌握《宪法》里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应将复习重点放在经济法和商法上。(4)对计算机知识的考查各个银行难度不一,对于word,office,excel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考生日常也经常接触,难度不大,而且银行招聘对于这部分考查不多。考生应同时掌握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尤其对于互联网的新发展,是经常考查的,考生应予以关注。历年浙商银行招聘考试经验分享一、简答题1.流动性陷阱2.什么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3.破产清偿的顺序4.什么是常备借贷便利5.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二、分析题(6选4)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以及制约的原因2.什么是利息市场化,我国实质性采取的措施什么的3.楼市量价双跌的原因,用支持理论解释,预测未来1-2年的楼市情况,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建议4.凯恩斯“节俭导致贫穷恶性循环”,传统观点“节约是美德”,怎么解释这个不一致性5.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比储蓄利息高,为什么。6.一个经济学的计算题,经济学的不好没怎么仔细看,忘了三、论述题(5选1)1、楼市量价双跌的原因,对本行的建议2、汽车反垄断为背景,回答关于垄断的一些问题(没答也就没怎么看)3、利息市场化的问题(具体也忘了)4、中国宽松信贷,是否在走日本金融危机的老路 5、什么是货币互换?中国与多国实行货币互换对于维持金融稳定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