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913
软萌二次女
组合层面的风险监测把多种信贷资产作为投资组合进行整体监测。组合监测能够体现多样化带来的分散风险的效果,防止国别、行业、区域、产品等维度的风险集中度过高,实现资源的化配置。商业银行组合风险监测有两种主要方法:①传统的组合监测方法。传统的组合监测方法主要是对信贷资产组合的授信集中度和结构进行分析监测。授信集中是指相对于商业银行资本金、总资产或总体风险水平而言,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的授信。结构分析包括行业、客户、产品、区域等的资产质量、收益(利润贡献度)等维度。商业银行可以依据风险管理专家的判断,给予各项指标一定权重,得出对单个资产组合风险判断的综合指标或指数。②资产组合模型。商业银行在计量每个敞口的信用风险,即估计每个敞口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的基础上,就能够计量组合整体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估计各敞口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整体价值的概率分布。不直接处理各敞口之间的相关性,而把暴露在该风险类别下的投资组合看成一个整体,直接估计该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包括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等。
红颜旧蓝颜飞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考试难度较高。
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金融、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风险管理科目对许多考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困难,因为该科目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此外,还需要考生了解银行在面临风险时应采取的措施和管理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众多风险,并且介绍了银行应对这些风险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对于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考生来说,学习并掌握这些内容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
只要认真学习和复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该科目也是可以考过的。该科目对考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考生在备考期间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准备。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的好处:
1、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银行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提高全行员工的风险意识。对于银行来说,风险管理是关乎其稳健运营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全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理念的普及和培训,可以增强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
2、风险管理可以优化银行的业务结构
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通过对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管理,可以使得银行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风险管理可以增强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提高银行的稳健性。通过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减少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事件和损失,从而增强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保证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发展。
悔难追
2022年的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被延期两个月举行,各位考生的复习可不能延期,毕竟多出来的两个月复习时间里其他考生也在努力备考,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看看2022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科目知识点内容分析吧!
银行从业初级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科目的备考,第七部分流动性风险的考查点主要如下: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内生因素、外生因素与多种风险的转换(了解)
二、短期流动性风险计量、现金流分析、中长期结构性分析和市场流动性分析等流动性风险评估与计量方法(了解)
三、流动性风险限额监测、市场流动性风险监测以及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与报告体系(掌握)
四、流动性风险控制工具的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国内的实践
五、流动性风险应急机制的作用、关键要素以及流动性应急计划
1、流动性风险应急机制的作用
用于应对极端的流动性紧张情形,使银行能够在危机情景下依然合理控制流动性成本,进行及时有效的筹资,以应对流动性危机。
2、应急机制的关键要素
(1)设定触发应急计划的情景,至少应当包括银行评级被大幅降低的情况。
(2)明确董事会、高管层及各部门在应急计划实施中的权限和职责。
(3)包括资产方应急措施和负债方应急措施,列明压力情况下的应急资金来源和量化信息,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跨境、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可靠、充分。
(4)区分法人和集团层面,并视需要针对重要币种和境外主要业务区域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对于受到流动性转移限制影响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
(5)至少每年一次对应急计划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并不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实施。
(6)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应当加强与交易对手、客户及公众的沟通,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3、流动性应急计划
流动性应急计划主要包括:危机处理方案、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
具体包括六部分内容:职能分工、预警指标、应急措施、沟通披露、计划演练、审批更新。
银行从业初级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科目的备考,第八部分国别风险管理的考查点主要如下:
国别风险的类型以及国别风险的识别方法
1、国别风险的类型
国别风险主要类型包括: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传染风险、货币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间接国别风险。
2、国别风险的识别方法
国别风险识别的对象是发生国别风险事件或指标变动,判断其程度与影响,以及判定银行具体业务经营有无国别风险敞口。
具体事件指标变动:主权违约、转移事件、货币贬值、银行业危机、政治动荡。
1.必考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测查应考人员运用银行业的基础知识、银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分析判断问题、处理基本业务的能力。
主要考察知识点:经济金融基础、银行业务 、银行管理、银行从业法律基础 、银行监管与自律
2.选考科目:《银行专业实务—银行管理》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业类别考试,考核应试人员是否达到银行业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水平,并具备与岗位匹配的履职能力水平,包括考察其对有关经济金融体系及法规、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的掌握程度,突出考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各类基础业务风险控制要点和相应监管要求的实际运用和把控能力。
主要考察知识点:经济政策、监管体系、银行基础业务、银行经营管理与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内部控制、合规管理与审计银行风险管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社会责任
3.选考科目:《银行专业实务—风险管理》
考试目的:风险管理考试基于国内外监管标准的权威框架体系,紧密结合国内银行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实践,定位于针对银行机构全员的基本认知,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统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术语,掌握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文化、风险限额、风险偏好、三道防线等基本内容,注重与基层实务工作相关的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
主要考察知识点:风险管理基础、风险管理体系、资本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国别风险管理、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其他风险管理、压力测试、风险评估与资本评估、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
4.选考科目:《银行专业实务—个人理财》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个人理财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测查对理财投资市场、理财产品、理财业务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测查应考人员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客户的分类与需求分析,理财计算工具等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本科目知识技能,合法、合规地做好个人理财业务
主要考察知识点:个人理财、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理财投资市场、理财产品、客户分类与需求分析、理财规划计算工具与方法、理财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理财师金融服务技巧、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5.选考科目:《银行专业实务—公司信贷》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测查应试人员运用银行公司信贷领域相关知识,包括公司信贷基础知识、公司信贷操作流程、分析方法和管理要求,以及公司信贷相关法律法规等,处理银行公司信贷基本业务的能力。
主要考察知识点:公司信贷、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借款需求分析、贷款环境风险分析、贷款环境风险分析、客户分析与信用评级、担保管理、信贷审批、贷款合同与发放支付、贷后管理、贷款风险分类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不良贷款管理
6.选考科目《银行专业实务—个人贷款》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测查应试人员应用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相关知识,包括个人贷款基础知识和业务管理、各业务品种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个人贷款相关法律法规等,处理银行个人贷款基本业务的能力。
主要考察知识点:个人贷款业务基础、个人贷款管理、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业务、个人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