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入她梦她进他心
本题中,9月30日企业已经将该办公用房做出处置决议,签订了不可撤销转让协议,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符合条件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以后期间不计提折旧,即10-12月该办公用房不再计提折旧。一年折旧额为240万,该办公用房2015年只有1-9月计提折旧,金额为240/12*9=180所以差错更正应该借:累计折旧60贷:管理费用60
是谁遗落了忧伤是谁拾起了幸福
【 #注会#导语】备考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注册会计师备考全面启动。为了帮助大家坚持学习,高效备考,整理提供注册会计师每日一练,快来练习吧! 注册会计师《会计》每日一练: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8年6月20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0万元,发生了相关的运杂费为100万元(不考虑运费抵扣增值税的因素)。该项资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19年末,公司发现该项资产有减值迹象,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10万元,处置费用为10万元,预计持续使用该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80万元,该项设备2×19年应计提的减值为()。 A、20万元 B、10万元 C、40万元 D、50万元 【答案】 A 【解析】 2×18年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500+100=600(万元)2×18年应计提的折旧=600×5152=100(万元)2×19年应计提的折旧=600×5152+600×4152=180(万元)2×19年未计提减值准备前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100-180=320(万元),该项资产在2×19年末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310-10)300万元大于预计持续使用该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8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300(万元),所以2×19年末应计提减值准备=320-300=20(万元)。 注册会计师《审计》每日一练:函证() 单选题 下列有关函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函证是一项实质性程序 B、如果被询证者是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则其回复的可靠性会降低 C、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D、对于银行存款的函证,注册会计师应核实需要银行确认的信息是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保持一致 【答案】 D 【解析】 对于银行存款的函证,需要银行确认的信息是否与银行对账单保持一致。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2号——函证》。 注册会计师《税法》每日一练:课税对象() 单选题 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A、纳税义务人 B、税基 C、税率 D、税目 【答案】 B 【解析】 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每日一练:滥用代理权行为()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滥用代理权行为的是()。 A、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B、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C、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D、甲代理乙和丙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 【答案】 B 【解析】 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属于无权代理,不属于滥用代理权。 注册会计师《财管》每日一练:税后经营净利润() 单选题 某公司2015年利润总额为1260万元,财务费用为12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60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4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平均所得税税率为25%。则2015年税后经营净利润为()万元。 A、1050 B、945 C、1035 D、1400 【答案】 A 【解析】 利息费用=120+20=14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1260+140=1400(万元),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净利润×(1-平均所得税税率)=1400×(1-25%)=1050(万元)。 注册会计师《战略》每日一练:使命表述()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一家服装生产企业作为使命表述的是()。 A、在服装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 B、三年内实现利润翻番 C、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家 【答案】 C 【解析】 公司的使命首先是要阐明企业组织的根本性质与存在理由。选项A涉及具体职能(产品设计),不属于使命的表述。选项B有具体时间、数量标准,属于目标的表述。选项D主要针对员工,没有表明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不属于使命的表述。因此,选项C正确。
重色轻友永垂不朽
《会计》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职称考试
1.【多选题】为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2×17年1月31日,甲公司对A生产设备进行停工改造,安装环保装置。至1月31日,A生产设备的成本为18000万元,已计提折旧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A生产设备预计使用16年,已使用8年;3月25日,新安装的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600万元。安装环保装置后,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不变,环保装置预计使用5年。甲公司的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均为零。假定甲公司当年度生产的产品均实现对外销售。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A生产设备改造工程及其后续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第四章 固定资产)
生产设备在安装环保装置期间停止计提折旧
B.因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将安装环保装置发生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C.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A生产设备剩余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17年度A生产设备(包括环保装置)应计提的折旧为万元
2.【多选题】下列各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进行日常修理时,发生的相关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第四章 固定资产)
A.管理部门
B.生产部门
C.财务部门
D.专设销售机构
3.【多选题】某企业2×15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购买价款为21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2×16年年末该设备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计提减值后,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2×17年6月,企业出售该设备,取得价款80万元,并发生相关税费2万元。则企业关于该设备的相关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第四章 固定资产)
×16年年末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为50万元
×17年该设备应计提折旧额为20万元
×17年该设备应计提折旧额为万元
D.企业因出售该设备减少利润总额万元
4.【多选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四章 固定资产)
A.盘盈的固定资产首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报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
B.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会计差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核算,并最终转入留存收益
C.盘亏的固定资产首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报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支出”
D.盘亏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更正首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并最终转入留存收益
5.【多选题】下列有关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第四章 固定资产)
A.厂房建造工程所耗用的生产用原材料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B.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毁损、盘亏等都应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C.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取得的固定资产以其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入账价值
D.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以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折旧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D。
解析:选项 B,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它们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发生的成本应计入安装成本;选项C,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需要分别计算折旧金额;选项 D,2×17年计提的折旧金额=A生产设备(不含环保装置)(更新改造前的折旧)(18 00016×112)+A生产设备(不含环保装置)(更新改造后的折旧)9 000(8×12-2)×9+环保装置6005×912=1 (万元)。
【知识点】会计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2.【答案】AC。
解析:按照现有规定,除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外,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知识点】会计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3.【答案】ACD。
解析:该设备2×16年计提折旧额=(210-10)5=40(万元),2×16年年末该设备的账面净值=210-40=170(万元),因此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170-120=50(万元),选项A正确;该设备2×17年计提折旧的金额=(120-10)4×612=(万元),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企业处置该设备时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80-()-2=(万元),选项D正确。
【知识点】会计 固定资产处置
4.【答案】BC。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不可能,如果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由于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固定资产,故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调解利润的可能性。因此固定资产盘盈应首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并最终转入留存收益;对于固定资产盘亏,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报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支出”。
【知识点】会计 固定资产处置
5.【答案】CD。
解析:选项 A,建造厂房时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可分两年抵扣。选项B,固定资产盘亏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而是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知识点】会计 固定资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