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各科目考试时长

爱在心头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875

首页> 会计职称> cpa各科目考试时长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碾转红尘

已采纳

注会专业阶段的《会计》考试时间是三小时,《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考试时间是两小时,《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都是两个半小时;综合阶段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试卷二的考试时间都是三个半小时。注册会计师科目难度排名根据往年官方公布的《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公布》显示,参加专业阶段考试六个科目的考生共有万人取得合格成绩,平均合格率为。各科目合格率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根据合格率,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难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注会专业阶段科目考试搭配建议1、《会计》+《经济法》《会计》是所有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备考所需精力最多,《经济法》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学科,与《会计》进行搭配,学习压力不会那么大,所以可以同时报考这两科。2、《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关联度是十分大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后面几章内容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十分相似,在报考科目时,可以将这两科一起搭配。3、《审计》+《税法》《审计》是理解类科目,《税法》是计算类科目,这两科搭配属于类别互补,均衡分配。4、《会计》+《经济法》+《税法》用最难的《会计》带两科稍简单的,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不会很多,学习起来也不会有多大压力。这个搭配比较适合基础不太好、时间也不太够的考生。

128评论

沦陷于你

cpa考试专业阶段的《会计》考试时长是3小时,《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时长均为小时,《税法》、《经济法》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综合阶段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每卷的考试时长是小时。注册会计师考核方式注册会计师采用以考代评的考核方式,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有考试年限,综合阶段没有,只有在五年之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才能报名综合阶段考试。注册会计师学习方法1、紧扣教材学习,兼顾全面与重点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范围大部分围绕着教材内容,因此要全面仔细地学习教材,至少保证认真看两遍以上,真正做到熟悉教材内容。2、总结规律,通过比较法重点掌握在熟悉相关知识点后注意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及时归纳对比,掌握知识核心体系,再通过定期复习填充框架连接的主体内容,逐渐把陌生考点熟悉化以及复杂知识简单化。3、复习教材重要内容、及时回顾在复习教材重要内容的同时,还要及时回顾前一章节的内容,这样可以降低知识点的遗忘速度,在回顾的时候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复习,将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4、自我检测,多做阶段性模拟题,查漏补缺做题是检验知识点记忆程度的最好方法,考生可以通过习题来巩固和检验所学的知识点,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注册会计师的好处1、拥有审计报告签字权就业选择多注册会计师是国内唯一拥有审计报告签字权的证书,取得证书后只要在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满两年,就可以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了。除此以外,注册会计师还是国际四大、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券商、投行、咨询公司、世界五百强公司等单位的“敲门砖”。2、企业内部晋升和涨薪一般来讲,国企内部晋升的话需要评职称,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可以替代中级的职称考试,比如在北京取得注册会计师证等同具备会计中级职称,两者享有同等效力。

62评论

鸦青色

cpa考7门,《会计》科目考试时长是3个小时,《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时长是2个半小时,《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及《税法》考试时长是2个小时,《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考试分上下午,合计考试时长是7个小时。《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及《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科目是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该阶段考试成绩采用5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式,考生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的合格成绩,方可参加《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的考试。《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试卷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涵盖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综合知识,试卷一与试卷二考试时长分别是3个半小时,分上下午进行。

8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