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119
只因为你
分类: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问题描述:产品名称 产量(件)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A 100 1 50 40B 200 2 80 30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作业动因数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000 A:5 B:15 合计:20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000 A:30 B:10 合计:40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000 A:200 B:800 合计:1,000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000 A:6 B:4 合计:10合计 ———— 50,000 ——————————————请问:(1) 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2) 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3)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作业成本法进行评价解析:1、计算成本动因率:质量检验:400020=200订单处理:400040=100机器运行:400001000=40调整准备:200010=200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5+100*30+40*200+200*6=13200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单位成本:50+40+132=222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15+100*10+40*800+200*4=36800单位作业成本:36800200=184单位成本:80+30+184=2942、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01000=50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000单位制造费用:10000100=100单位成本:50+40+100=190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000单位制造费用:40000200=200单位成本:80+30+200=3103、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本的发生情况的分析,合理地确定作业,使得按作业归集的成本更具有同质性。这样,不同的作业成本可采用不同的动因进行分配,费用分配与分配标准之间更具有因果关系,成本核算的结果因此也更为准确。
我需要不乏味正常的网名我需要很耐看简约的网名
【答案】B、D【答案解析】作业成本法只对作业成本进行分配,不是只对变动成本进行分配,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传统成本计算的直接成本,通常仅限于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作业成本法人为,有些“制造费用”的项目可以直接归属于成本对象,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按部门归集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而实施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是针对部门的,所以,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不便于实施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即选项D的说法正确。
过的好吗会偶尔想起我吗
例如: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生产批量较大;乙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产量(件) 10 000 2 000直接人工工时(小时) 25 000 4 000单位产品直接工人成本 12 10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20 20制造费用总额 232 000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假如根据作业分析,该公司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修、生产订单、材料订单、生产协调等六个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库 可追溯成本 成本动因 作业量 成本动因分配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率机器调整准备 50 000 准备次数 300 200 500 100质量检验 45 000 检验次数 150 50 200 225设备维修 30 000 维修工时 200 100 300 100生产订单 55 000 订单份数 195 80 275 200材料订单 25 000 订单份数 140 60 200 125生产协调 27 000 协调次数 50 50 100 270合计 232 000根据上表,可以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作业成本库 成本动因 甲产品 乙产品 作业成本分配率 作业量 作业成本 作业量 作业成本 合计机器调整准备 100 300 30 000 200 20 000 50 000质量检验 225 150 33 750 50 11 250 45 000设备维修 100 200 20 000 100 10 000 30 000生产订单 200 195 39 000 80 16 000 55 000材料订单 125 140 17 500 60 7 500 25 000生产协调 270 50 13 500 50 13 500 27 000合计 153 750 78 250 232 000产量 10 000 2 000单位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根据以上两表可以得出甲产品单位成本=12+20+(元)乙产品单位成本=10+20+(元)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