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会计和中级

话别天窗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607

首页> 会计职称> 注会财管会计和中级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说得悲哀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证书;中级会计师是职称类证书。两者的区别主要是:1、证书类型不同;2、报考条件不同;3、考试科目不同;4、成绩有效期不同。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有哪些区别?1、证书类型不同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分为非执业和执业。中级会计师属于职称类证书,有初级、中级和高级。2、报考条件不同注册会计师只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不需要工作年限和专业的限制;而中级会计师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和从事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3、考试科目不同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共六个科目:《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中级会计共三个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成绩有效期两年。4、成绩有效期不同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成绩有效期是5年,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成绩是没有有效期的。中级会计师成绩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成绩采取2年滚动有效制。即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报考的具体条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1、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3、已经取得全科合格者。中级会计报考的具体条件1、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必须要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又或者是学士学位的,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报考者具备第二学士学位又或者是研究生学历的,必须要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已经考取硕士学位的,必须要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的;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搭配建议1、一年考三科。适合拥有一定会计基础、时间较为充足的考生。这种方案即便第一年没有通过所有科目考试,但是也为自己积累了考试经验,同时减轻了第二年的考试压力和学习压力。2、一年考两科。适合会计基础薄弱、学习时间较为紧张的考生。如果基础薄弱,时间又不充足,那么第一年可选择报考《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的一同报考,文理科结合学习效率。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建议1、根据备考时间情况,选择难易搭配。综合往年各科考试通过率情况,难度排名为: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根据考试科目关联度搭配。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虽然多,但各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知识体系,相反,是紧密联系的。从知识的关联与相似程度出发,将关联度较高的科目进行搭配,才能实现1+1>2的学习效果。

84评论

半世飘零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财管难度比中级财管的更大,注会财管中包含了中级会计师的财管内容,而且范围更广更深,通过率也相对较低。具体难度比较:1、中级《财务管理》共有10章内容,而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共有21章。从注会财管和中级财务管理的比对可以看出,两科的章节相似度很高,注会几乎包括中级所有的内容。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只占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的五分之二,剩余的五分之三则是注会独有的内容。2、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有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这两块硬骨头,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中则没有;还有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包括成本会计部分,而这也是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中所没有的内容。所以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其他长期筹资、产品成本计算,而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则侧重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收入与分配管理。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试内容1、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价值评估基础;2、长期投资决策:资本成本,投资项目资本预算,债券、股票价值评估,期权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3、长期筹资决策:资本结构,长期筹资,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4、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的投资和筹资管理;5、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6、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业绩评价。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根据历年试题来看,其重点集中在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第五章投资项目资本预算、第七章期权价值评估、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第九章资本结构和第十三章产品成本计算这几章内容中,考生可以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这些章节有所侧重。

46评论

再回原点

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区别在于二者考试科目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报名条件不同等。中级会计师属于职称类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分为非执业和执业。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不同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分别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包括:专业阶段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个科目,综合阶段则设一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注会各个科目成绩实行百分制,60分为及格分数线。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工作性质不同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类工作,中级会计师是通过相应考试取得中级会计职称,从事会计、税务等工作的财务人员。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不同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如下:1、报名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人员,需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报名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的人员,需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15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