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企业准则培训

明知你不会深爱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551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企业准则培训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暗恋是最长久的恋爱

已采纳

1,多看文档多看书多看源码。 2,多写多用。

16评论

蝴蝶易碎我心易碎

1.会计利润=2500-1100-670-480-60-(160-120)+70-50=1702、可扣除广告费=2500*.15=375 375<450增加753、可扣除招待费:15*0.6=9 2500*0.005=12.5小幅调整增加64、公益捐款可扣除170*.12=20.4增加9.6,税收滞纳金将增加6、工会经费可扣除150*0.02=3,职工福利经费可扣除150*0.14=21,增加2,工业教育经费可扣除150*0.025=3.75,增加1.257.假设30万投资额为30*.1=3,不含增值税,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170+75+6+9.6+6+2+1.25)*. 25-3 = 644600《小企业会计准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发布的财会[2011]第17号《准则》对一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第十章第九十条补充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废止。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 它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方法上具有小企业的特点。 特别是在税收规范方面,它采用了与税法更为相似的计量规则,大大简化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 在利税影响因素方面,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也有具体的改进。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的一个概念。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低于规定标准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小企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规模小,投资少,投资周期和效果相对较短,同样的投资和劳动力使用较多;二是对市场敏感,具有内在的赢家动机和保持市场活力的能力;三是小企业环境适应性强,对资源获取要求低,可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第四,在获得资金、信息、技术和其他服务方面,管理水平较低。为促进小企业发展,丰富和完善财税政策,形成以减免费用、金融支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相关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鼓励早日实施,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46评论

岁月请善待我爱的人

1.根据我国会计环境进行调整。新准则增加了39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计量独立作为一号准则提出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指引。新准则充实了离职后福利,区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完整地规范了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将离职后福利在员工提供服务期间进行分摊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进一步落实,同时在离职后福利的处理中引入现值的概念,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纳入考虑范畴。在常见的3类职工薪酬的基础上,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有助于囊括实务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职工薪酬,以完整规范与职工薪酬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和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等8项国际会计准则;2014年以来我国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有财务报表列报、职工薪酬、合并财务表、合营安排等7项准则,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方向。3.学无止境,见贤思齐。老师们滔滔不绝,自信而敏锐,不仅对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专业精湛,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见贤思齐四个字。经济是相互关联的,以后在学习准则及相关专业知识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准则本身,要结合国际及我国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理解相关准则和知识。

142评论

归途他梦花言与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下同)。第三条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第四条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第八条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四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第十五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十七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第十八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第十九条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三章资产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第二十一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第二十二条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第四章负债第二十三条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第二十四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7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