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4920
风散无故人
选择学校一般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地理位置、师资团队、学费几个方面来选择的。学习环境: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学习氛围好的学校会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氛围很重要,在一个大家都不学习的环境,自己也会放松下来。文理学院学生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大家都认真学习会计相关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都会问老师,老师也会竭尽所能地解释并让学生学会。生活环境:社会是大染缸,学校是小染缸,放学后大家在宿舍里很少会讨论今天老师讲的课怎么怎么样,那里怎么怎么不对,更多的是讨论游戏、动漫、明星什么什么的,如果家长担心孩子和同宿舍人影响可考虑一下在附近租房。地理位置:学校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洞庭大道3150号,这附近有白马湖文化公园,环境还是不错的。师资力量:文理学院老师80%以上具有在企业10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她们经验丰富,实战水平高,一般都是当地会计名师。且教学老师严格考核,需通过备课、试讲、感染力、综合考评、岗前培训等五项考核,对授课老师层层筛选严格把控。“教勤专精,学以致用”也是文理学院老师一直坚持的信念,文理相信只有留下的教师才能保证优质的教学。学费:学费应该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了,湖南文理学院是公立学校,不会像私立那样以各种名由乱收学费
烟酒毒瘾
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3年,2004年由原慈利职业中专和原慈利县第二职业中专合并而成,是一所集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开设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脑文秘、服装设计与制作、电算会计、现代种植、现代养殖、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九大专业。
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起源于岩泊渡镇中学,岩泊渡镇中学前身是一所名叫龙头庵的庙宇,1912年开始在此办私塾,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进步,逐步发展成一所完全中学,1966年成为慈利县第六中学,1983年岩泊渡完全中学改办为慈利县职业中学,9月定名为慈利县第一职业中学,同年新学年即招收畜牧兽医专业两个班共计140名学生。1985年高中部迁出,进入新校区办学,在高中部基础上成立的慈利县第一职业中学。
第一次相逢
慈利县第二职业中学创办于1985年。创办之始租用原湖南省档案馆“811”址,仅有2500平方米的一幢四合院,开设一个建筑专业,招收两个教学班100名学生。1996年以来,学校在扩大生源基础上,加大了基本建设的投入。相继建起了2400m的教工宿舍楼,1200m的实验楼,加修了近1000m的教室12间,以及250m的图书阁和350m的新食堂。特别是炸平了山沟岩壳,彻底改变了校园地貌,并全部硬化、绿化,使学校成了省级文明卫生学校、张家界市“双文明”单位。内部设备从无到有,建起了有180台先进电脑的4个计算机室和3个电工电子实验室,校内图书增加到15000册。�2003年校区面积52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有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电算会计、公关文秘4个专业28个教学班,1548名在籍学生,92名教职工。建校19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崇尚道德”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美、设备好、管理严、质量优”的办学目标,为社会培养了近6000名“理论够用、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了近500名职院新生。把所有三年制中专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或两年半在校学习,后一年或半年送实习单位实习。在实习期间,既接受本校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又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培训,愿意对口升大学的学生则留校复习迎考。在课堂教学上,坚持“突出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绝大部分既具有中专程度的文化基础,又有就业实用的一技之长。几年来,该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5000名左右,其中80%的学生在学校联系推荐的用人单位成为合格的人才。
我们丢掉了以后
家界市技工学校位于澧水之滨的张家界市慈利县零阳镇笔架路18号。学校南倚枝柳铁路和省道1801线,北临风景秀丽的娄澧二水,交通十分便捷。张家界市技工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7月的常德地区技工学校慈利技工班。属慈利县经委主管,校址在经委楼上。后分两次在现校址零阳镇笔架路征地27.2亩,建教学楼一幢和学生、教工宿舍楼、礼堂以及其他生活设施。1987年8月, 学校迁入新址。1989年3月,随着大庸地级市的成立, 学校更名为“大庸市慈利技工学校”,归口市劳动人事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文选德同志与学校领导亲切交谈局主管,行政级别为副处级,为大庸市唯一的一所市办中级技工学校。1995年8月, 因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学校更名为“张家界市技工学校”,行政级别升格为正处级。校内行政机构设有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实习指导科、后勤总务科、保卫科、培训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党群系统设有党委、工会、团委及四个基层党支部。2001年,学校通过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验收,成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填补了我市的一项空白.学校占地面积为27.2亩( 18148.5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4544.9平方米 ,固定资产763万元。建校之初,技工班仅有1个,学生50名,教师5人。迁址后,规模不断扩大。经省劳动厅核定,办学规模为600人,与张家界市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现有教学班 21个,在校学生023人在编教职工68人,聘请教师20人。教师中有高级讲师9人,讲师和一级实习指导教师23人;评选省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 11人(次);市职教“十佳”教师1人;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15人,大专毕业生45人。曾开设过的专业(工种)有化工、商储、宾馆水电、运行电工、钳工、机电、印刷、商品经营、卷烟、印刷、维修电工、电脑会计、机加工,现开设专业(工种)为电子计算机应用、烹饪、旅游管理、电子电器、电脑文秘、导游等。从建校至今,共培养毕业生3664人。四年来,为全市在职职工、下岗职工等开展技能鉴定6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