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11663
一脸萌一脸懵
--北京究竟有多少公主坟数百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形成公主坟村的何止数十。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公主坟地早已湮灭无痕。笔者走访了几十处公主坟,发现目前仍叫公主坟的地方有十处左右。北京人乃至到过北京的人,大都知道在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西三环交会处有个名叫公主坟的地方。若问,北京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叫公主坟的地方?或许人们就不知道了。其实,数百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形成公主坟村的何止数十。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公主坟地早已湮灭无痕,就是公主坟村,也所剩无几了。近年,笔者走访了几十处公主坟,发现目前仍叫公主坟的地方有十处左右。兹略加整理,贡献诸考之前,以祈指正。海淀区香山公主坟:该村北依西山,南临山沟,西为碧云寺,东接西营村,是一座只有37户(1999年)人家的小山村。而它的村名可上溯千年,比北京这个地名还要早,可能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公主坟。可是,现在村中已无人知道该村为什么叫公主坟了。据笔者查知,这里可能埋葬着辽圣宗(公元982-1021年在位)第10女菩萨公主,村庄因此得名。公主墓地早已无存,村周围未发现任何确认为辽公主坟的遗迹。但村名仍存。房山区公主坟:属房山区大紫草坞乡。这里埋葬的是明成祖长女永安公主,村庄因此得名。现在,墓已平毁,村庄仍在,村名依旧,至今已六百余年了。朝阳区草房村公主坟:朝阳区内叫公主坟村的地方有好几个,最东的是草房村北的公主坟村。这里埋葬的是清太宗后皇太极十四女和颐格纯长公主。她是有清一代惟一嫁给汉人的皇帝亲女。她的丈夫是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三桂反,吴应熊及其子世霖被诛。因公主是康熙帝姑母,得到康熙帝特别慰谕。她活了63岁,死后葬于今草房村北,形成公主坟村。草房村与公主坟二自然村于1958年合并,称公主坟村,1982年改名草房村至今。公主坟则已平毁。丰台区长辛店公主坟:在今长辛店南约3.5公里处,有村庄名公主坟村。该村附近埋葬的是清世祖福临抚其兄承泽亲王硕塞之女和颐和顺公主。村名沿用至今三百余年,现公主坟宝顶夯土仍存二米多高,是北京地区唯一留有残迹的公主坟。海淀区永丰乡公主坟:在海淀区东北边界,昌平县沙河镇西南有座小村叫公主坟,它位于西玉河村东,属东玉河村委会管辖,现有81户居民254人。传说这里埋葬的是乾隆帝第10女固信和孝公主,她的丈夫丰绅殷德,就是有名的贪官、乾隆帝宠臣和珅的独生子。坟墓早已平毁,现在上面已盖起了房子。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位于复兴路与三环交会处,1965年修地铁时才将遗骸迁出坟墓平毁,现为街心公园。这里埋葬了两位公主,一位是清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另一位是嘉庆帝的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二人都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去世。这或许是二位公主葬于一处的原因。二人宝顶东西并列,坐北朝南。东边是三女儿庄敬,西边的是四女儿庄舒。这里村子原叫王佐村,清末改名苑家村,是北京最著名的公主坟。对于这座公主坟,有许多传说:一是说这里埋的是“清代惟一的汉族公主孔四员,另一说这里埋的是乾隆帝的女儿———“还珠格格”原型和颐公主,虽然这两种说法都分别上了一些旅游书籍,但都是毫无根据的臆造。朝阳区大山子公主坟:该村隔京顺公路与大山子北里相望。在修筑望京街时,全村搬迁,村名不存。此村曾名公主坟,1966年定名公主坟。此村因埋葬乾隆帝抚其弟弘昼女和颐和婉公主得名。朝阳区静安庄公主坟:因埋葬雍正帝抚其弟允祥女和颐和惠公主得名,但村庄早已不存。除上面介绍的八个公主坟村外,还有两个“六公主坟”:朝阳区和平街六公主坟:今和平街胜古东里原名六公主坟。1984年,根据其位于胜古南里和胜古北里之东,改名为胜古东里。这里埋葬的是康熙帝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公主有五个姐姐都夭折了,她成了老五;然而,康熙帝还抚养了其弟恭亲王常宁之女为义女,此女比纯悫公主年长,于是人们便称她为六公主了。朝阳区来广营乡六公主坟:位于东北四环转弯处。因埋葬道光帝六女寿恩固伦公主而得名。1982年地名普查时,将六公主坟改名六公主村。但目前多路公交车过此,都仍以六公主坟为站名。
格外敏感
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位于复兴路与三环交会处,1965年修地铁时才将遗骸迁出坟墓平毁,现为街心公园。这里埋葬了两位公主,一位是清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另一位是嘉庆帝的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二人都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去世。这或许是二位公主葬于一处的原因。二人宝顶东西并列,坐北朝南。东边是三女儿庄敬,西边的是四女儿庄舒。这里村子原叫王佐村,清末改名苑家村,是北京最著名的公主坟。对于这座公主坟,有许多传说:一是说这里埋的是“清代惟一的汉族公主孔四员,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另一说这里埋的是乾隆帝的女儿———“还珠格格”原型和颐公主,虽然这两种说法都分别上了一些旅游书籍,但都是毫无根据的臆造。
清醒很难
北京青年报1月7日载《公主坟葬的是哪位公主》一文是关于公主坟的一种由来。然而根据《北京风物散记》介绍,公主坟却另有其成因。公主坟葬的并非是真公主,而是顺治皇帝的母亲的义女,孔四贞。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将领,在清军入关前就已经投降清廷。他率领清军从长城打到长江,从华北平原攻到云贵高原,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顺治元年,攻南京,取江阴;顺治五年,战贵州,征广西,抓获明朝宗室荣王。顺治六年,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在广西桂林与李定国所部征战,战败自尽。其女孔四贞辗转回到北京。作为汉将忠臣烈属孔四贞备受重视,为笼络人心,孝庄皇后把她留在宫中并册封为和硕公主。孔四贞生来聪颖,尤爱习武,被培养成为一代女杰。长大后嫁给内大臣孙延龄为妻,并随他至广西节制军务。吴三桂反清后,孙延龄降吴一道反清。孔四贞毅然与孙延龄断绝关系,参加平定三番之乱,得胜回朝后孔四贞被册封为独一无二的女王。孔四贞死于康熙52年。为表孔四贞父女对清朝的忠诚,朝廷厚葬了孝庄的义女。从此,就有了“公主坟”。北京建地铁时,挖开了这个墓穴。墓室内除有棺材外,还有许多兵器。虽该墓有被盗迹象,但墓主爱好习武无疑,与孔四贞相符。然而,公主坟有东西两坟,此为何坟,而另一坟的墓主是谁,笔者也不知道。也许这个说法有许多疑点,也许还有其他的解说。有兴趣者不妨一起讨论
故人规
公主坟,是金代文化遗址,是金国公主民间传说的物证。具体指一座巨大的圆形土丘,地理位置---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呼兰河北岸,绥北铁路东侧---从火车上可以见之,碑文清晰。公主坟,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引起专家关注。宛家悦是原绥化北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执著于对公主坟的研究,曾同黑龙江省考古所曾经试图揭开公主坟真相。公主坟,在《绥化县志》中,有明确记载,但不详尽。公主坟---绥化地图上,铁路以直线自北向南而修,在公主坟这却蹊跷的拐弯,拐弯处正好绕过了公主坟。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拍摄的《公主坟的诅咒》是通过探寻北林区四方台镇境内的公主坟和金兀术点将台的神奇传说。公主坟,确是宋金战争重要金代遗址。公主坟---1994年,人们为四方台下的公主坟立了碑,在公主坟的碑文上这样写到:公主坟传说是金兀术九妹的坟墓,传说种种,扑朔迷离,其土“谁动谁死”更是匪夷所思...四方台,流传着一种习俗:将红丝带绑在四方台的老榆树上,据说可以得到幸福平安---根根的红丝带,寄托着当地人对美妮公主的崇拜与追思。据考证,公主坟下是长年冻土,不适合修铁路。挖坟便死人说巧合耳,但诅咒流传至今。因为土丘是金兀术妹妹美妮公主的坟墓,雄鹰常旋。公主坟,四周的土地都早已被开垦成为耕地,产生了众多诡秘的传说。日本人修呼海铁路绕行、当地人说是金兀术的妹妹的坟墓、专家说是自然形成的土丘...东北平原上,留存着数量众多的四方型土台,来历与用途扑簌迷离。绥化四方台据说是金兀术的点将台。探察显示,确是人工堆砌土台。曾出土铁剑(大量铁器,说明金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和碳化稻谷,是驻兵与储粮建筑,与金宋战争关联。金兀术其妹封地金代八里城,史料考证是肇州城---为军事重镇。因此,公主坟一带必然存在金国活动的国家力量。公主坟,曾现古钱币---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的流通币。徽、钦被金国掳去祭祖。北宋“靖康之难”,后妃宫嫔、金银财宝、能工巧匠、文化典籍等被押运至金上京。中原文化传播到了东北,而金国对中原文化也进行了吸收。崇宁通宝,似乎在暗示着历史深处更多的玄机。学者邢海珍先生曰:“公主坟,已形成一种深入民间的文化特征,其源头与黑土地上生活着的先民有渊源,起流传与迁徙到东北的中原人,带来的中原文化有内在的约定俗成。”。
琢磨
有的说是乾隆义女,有的说是金泰之妻,有的说是奇女孔四贞等。其实公主坟内的公主是谁,早在1965年修地铁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在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
因过去曾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满族称为格格)而得名公主坟,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故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显得古色古香。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至于传说最多的公主坟埋葬的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是因明将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注:清朝对明朝降将采取利用政策,如范文程、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等),如取南京、攻江阴、征战贵州、广西等,顺治六年被封为“定南王”。
在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明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自杀身亡。顺治母亲孝庄皇后收养其女孔四贞为义女,并封为和硕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她武艺高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因此就以讹传讹地流传开了。
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位于复兴路与三环交会处,1965年修地铁时才将遗骸迁出坟墓平毁,现为街心公园。这里埋葬了两位公主,一位是清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另一位是嘉庆帝的女儿庄静固伦公主。
二人都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去世。这或许是二位公主葬于一处的原因。二人宝顶东西并列,坐北朝南。东边是三女儿庄敬,西边的是四女儿庄舒。这里村子原叫王佐村,清末改名苑家村,是北京最著名的公主坟。
对于这座公主坟,有许多传说:一是说这里埋的是“清代惟一的汉族公主孔四员,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另一说这里埋的是乾隆帝的女儿---“还珠格格”原型和颐公主,虽然这两种说法都分别上了一些旅游书籍,但都是毫无根据的臆造。
囍柒
北京的公主坟,埋葬的是清朝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一位是庄敬和硕公主,另一位是庄静固伦公主。历史上这座公主坟被称为王佐村,清朝末期时改名苑家村,等到了日伪时期才被称为公主坟,然后公主坟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文物部门曾经对这座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最后得以证实这座公主坟里埋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俩个女儿。
庄敬和硕公主出生于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父亲是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母亲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庄敬和硕公主是嘉庆皇帝的第三个女儿,在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下嫁于科尔沁郡王齐默持多尔济之孙,索特纳木多布济,同年受封庄敬和硕公主,死亡于嘉庆十六年,即公元1811年,同年葬于公主坟。
庄静固伦公主,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即公元1784年,父亲爱新觉罗·颙琰,即清仁宗嘉庆皇帝,母亲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的第四个女儿,嘉庆七年,即公元1802年,下嫁于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玛尼巴达喇,同年被嘉庆帝封为庄静固伦公主,28岁时近世,即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死亡,同年与她姐姐一起被葬于公主坟。
这俩位公主之所以会被埋葬于公主坟,是因为清朝时期的祖制规定公主嫁人后,如果死了就不能葬在皇陵,也不能和她们的公婆葬在一起,所以公主死后必需另外建造坟墓。也因为这样北京的郊区不止一座公主坟。因为这里同时埋葬了俩位公主,所以规格比较高,有围墙、仪门、享殿等等建筑,因而造成这座公主坟最出名。
刨開你的墳
“公主坟”的来历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一生共有27个子女,无一是干认的。但在民间传说中,乾隆皇帝确曾有过一个干女儿,而且是汉籍的。相传,乾隆皇帝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刘墉奏参皇上挖坟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给自己定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一路跟着。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和前去叩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头儿,他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备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衣着虽破旧,人却十分可爱。乾隆皇帝很喜欢她,主动提出认她做干闺女,还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说:“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的皇家大院来找我。”几年后因连年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便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爹。他们在京城怎么打听都找不到“皇家大院”。一天,他们在皇城外碰上刘墉出来遛弯,姑娘认出刘墉,方知干爹原来是当朝皇上。第二天一早,刘墉带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乾隆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宫里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缛节多得要命,而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侍女太监个个都是势利眼,那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再加上惊恐,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剩下姑娘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呆在宫里。她每日思念爹爹,常常泪流满面。日久天长,姑娘自己也憋出病来去世了。乾隆得知后传旨按公主之礼把姑娘葬在翠微路。这就是“公主坟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