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14940
与桔
一,被招聘企业坑钱。去A公司面试,面试完了,不给结果,让去体检,说体检不合格也是不行的,体检费用220元,后来我才知道这种体检套餐最多90元,体检完公司找理由说不太符合岗位要求。你细品其中套路,A公司和体检机构合作转钱。为防止这种,尽量在自己没得到面试结果前,不交钱,不做任何项目。另外,这种套路,一般都会指定某个或某几个体检单位,这时就要留意,谨防被坑。二,被招聘企业当猴耍。去B公司面试前,约好的时间,我坐地铁已经马上快到了,Hr临时打电话说面试时间改了。那咱就回去吧。再次面试时,一切都好,说你可以随时入职了,我问了一下工资待遇和岗位,还有上班时间等问题。Hr说,2800底薪+全勤200元+提成,上班时间是双休,但是,周六周日有时候加班,看领导安排,岗位也由原来的内部培训师,变成了电话销售。招聘网站上写的是4000元无责底薪加提成,双休。你招电话销售,为啥要写内训师呢?这不明摆着坑了吗?为防止这种企业,一定要和Hr多沟通,能打电话,或者视频面试的,尽量视频面试。省的浪费时间,很多这种就是Hr为了完成自己的招聘工作。三,取个人信息去应聘时拿的个人简历,到公司后,要求重新填写。而公司给的简历上简直细到不能再详细,一般的都可以理解,你让我填开车还是公共交通,开车下面还有选项,车的价值?我就纳闷了,我车的价值有必要写在简历里吗?还有车牌号,我就理解不了。简历A4纸前后两页。那次我们是12个人面试,最后没有一个人通过。你说你是招人呢,还是收集信息了。过后没多久,我就被卖保险的,车子抵押贷款的问候了个遍。你再细品一下其中套路。这种毫无任何关系的信息不要填,这种让填的大概率就是套取信息的。四,面试前,注意甄别和了解公司情况我们投的简历,应聘的什么岗位,一般到那儿都是统一的销售岗,估计也和我应聘的城市郑州有关系,和我学的专业和从业经历也有关系,太专业的工程师类也不会,说到这儿不得不吐槽一句,郑州的电话销售类岗位真多。好多科技类,或者客服类,贵金属类等等,大概率就是换了个壳的公司,不过这几年好多了。也可以自己搜到公司后,在面试前,自己去公司实地考察一下。总结,就是提高自己的警惕,应聘时我们是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但是,应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能Hr说什么就是什么。
醉污
这过程中我遇到的糟糕经历有很多。像面试通过同意给OFFER,没多久又反悔的;像面试完半个月才电话通知复试的;还有虚假面试的,真是只有应聘者想不到,没有HR做不到的。
以前的大学生是很值钱的,只要考上大学,未来就不愁找工作,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产量过剩,这就导致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很多大学生都表示,在找工作这条路上吃了不少的苦。
职场中,我们难免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情,有的让我们魂牵梦绕,有的让我们辗转反侧,更有的让我们彻夜难眠,我想说的是,做自己,淡定下来,一步一步慢慢来,确保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前进的,都是为了成功。
泛滥帝王
第一,自卑的心态。大部分职场人士在求职时,都会觉得大公司比小公司好,但为什么这些人不去大公司求职呢?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大公司的招聘要求比较高,所以根本不敢去大公司应聘。很多求职者,因为没有亮眼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在求职时会有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其他候选人,在和面试官交流时容易胆怯,特别是在回答不出来面试官的提问时,更是无比羞愧。其实,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去求职,就要认可自己现有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面试官更喜欢自信的求职者,因为这样的人才能堪当大任。
第二,投机取巧的心态。有些人在平时不注意职业技能的积累,在面试时却总是希望能够投机取巧,靠忽悠面试官来通过面试,获得工作机会。朋友W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做招聘主管的,这几年频繁跳槽,但是每份工作都干不过三个月,原因就是因为他在面试时总是喜欢投机取巧,在面试官面前夸大自己的能力,说自己招聘如何如何厉害,一个月能给企业补充上百人,等到一两个月过去了,企业发现他的能力其实很平庸,往往就会提前结束试用期。在求职时,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自己是什么样的水平,在面试时就展现出什么样的水平,不要过分夸大,否则即使入职了也干不长久。
第三,试一试的心态。有些求职者在找工作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总是喜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接受一份新工作,殊不知职场如战场,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想把工作做好,而你如果仅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根本无法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求职面试时,首先我们一定要谨慎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去做的?如果是自己想做的,就一定要想方设法通过面试拿到录用通知;其次我们在入职的那一天,就要告诉自己: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尽力把这份工作做好,要通过试用期留下来,就算结果不如意,但只要你努力了,这份工作也能让你受到磨练。求职面试时不能有自卑心态、投机取巧的心态、试一试的心态,只有端正态度,才能让求职变顺利。
偷偷转个圈
一、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哪个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是在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地址在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敏大道1458号,该校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二、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简介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集文、工、艺术、经济等学科为一体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江西省团校基础上组建,隶属于共青团江西省委。学院和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是我省唯一从事青年干部培养和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纲、特色为魂”的办学理念,弘扬“朝气蓬勃、负重争先、团结自强、创新发展”的青院精神,秉承“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培养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学生为根本,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实施多元化办学,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团干培训、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青年高技能型人才。历史沿革江西省团校创办于1952年6月,建校初期,校址位于南昌市叠山路中段(今南昌市供电局处)。1960、1961、1965年举办了三届大学普通本科班(首届学生是由原瑞金大学停办而转过来的,后两届学生从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经历了“文革”停办后,1979年江西省团校恢复办学,搬迁至现校址(南昌市经开区志敏大道1458号)。从1984年秋起,江西省团校先后与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江西教育学院合作,联办团干马列专修方向的成人大专学历教育。1991年秋,江西省团校开办普通中专学历教育。2001-2003年江西省团校与 江西师范大学 联合举办普通大专学历教育。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在江西省团校基础上组建成立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普通大专学历教育。2011年开始独立举办成人大专学历教育。2012年,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保障厅批准,成立江西青年技工学校。2016年6月开始,学校与南昌航空大学联合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第三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项目。人才培养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20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职称43人,中级职称60人;全国优秀团校教师6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员76人。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在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较为协调的发展。专业设置学院现设青少年教育系、交通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等5个系部,开办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学前教育、社区服务与管理、艺术教育、健康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艺术设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空中乘务、旅游管理、商务英语、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造价、电子商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共20个高职专业。其中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实训学院重视教学工作,狠抓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有理想、懂技术、通团务、会管理、善服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建有电钢琴房、立式钢琴房、学前专业智慧教室、手工坊、幼教一体化教室、空中乘务实训室、轨道交通实训室、焊接工程实训中心、3D模拟导游实训室、虚拟现实教学制作与设计实训室、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室37个,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91个。其中焊接实训室和轨道交通实训室被列为省级重点实训室。在已开设的专业中,实现校企合作全覆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团干培训江西省团校成立后开始举办团干部培训,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加强了团干部培训工作,2016年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数1878人;2017年举办培训项目7个,培训人数5606人, 2018年培训11300人。校园文化学院致力于打造共青团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将诚信文化、感恩文化、责任文化等体现在办学育人过程中。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和重要纪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团属院校学子的青春朝气和时代精神。“梅岭风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锻炼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学院青蓝志愿者在全国全省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中赢得美誉,深化了实践育人模式;“微心愿”“一分钱基金”“爱心超市”等爱心助学活动,青院爱心、善举竞相涌动,关爱、和谐的阳光尽洒校园。;
感动少了你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研三学姐,我在秋招和春招的时候,差不多投递了有二三十家企业左右。在求职过程中真的经历了很多糟心、令人唏嘘的事情。下面我想要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第一学历被歧视
我的本科是在一个二本院校读的,当时为了提升学历而选择了读研。我本来以为读研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就会相对轻松一些,但是在实际找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因为第一学历是学院而受到了很多歧视。
同时,比我的那些第一学历是大学的同学少了很多的选择和机会,这一点是让我觉得最令人不舒服的。
二、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讨论过很多次了,大家也一直不停的去抵制和消除这种歧视。但是在实际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性别歧视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于很多企业之中。
三、面试过程中不被尊重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人都遇到过,在面试的过程中对方言语比较强硬,尤其是你在回答问题词不达意的时候对方表示出了明显的嘲笑和讥讽。
我记得我当初面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这样,面试官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不耐烦、并且态度很不友好,给人的感觉很差。
四、offer上不写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是我们在找工作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可是有很多企业在offer上什么信息都不写,不仅不写工资待遇甚至连工作岗位都不写,全部都靠面试官一张嘴。这种情况下就会让人觉得心理很不踏实。
五、无故调岗
这个问题是指在面试的时候明明双方之间已经谈好工作岗位。等到offer发放的时候,却给你了另一个岗位,或者是城市与之前约定的不符。
这种情况也很令人生气,如果你打电话过去询问,她们可能会将责任不断的网上推而不是正面回答你问题。这一点也很令人反感。
求职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么一两件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这是非常正常的。最后我想要告诫大家,无论遭遇了哪些不好的经历,都要在自省的同时保持自信!
愚鬼
男孩子可以UI设计、室内设计、游戏建模等等技术,不过UI设计相对简单一点,但是前景并不比其他的差:1、UI设计薪酬高由于用户体验在如今的开发环境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与用户体验有关的岗位需求非常大,而且在IT发展的大环境下,薪资普遍比较高。据网络数据显示,有经验的UI设计师的薪酬在互联网公司平均工资为10k左右,资深级的UI设计师平均工资在30k-50k左右,全球顶尖互联网公司峰顶级的UI设计师总监工资都在年薪百万以上。2、人才需求量大UI设计应用的领域比较广,主要有应用软件、互联网、APP、游戏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比较热门,并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能够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同时,现在开设UI专业的学校比较少,这就导致了UI设计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3、互联网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现在越来越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互联网上来,出现了不少互联网和实体行业合作的机会,比如银行和支付宝、出租车行业和滴滴、零售业和淘宝京东等,这些都说明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就一定给UI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
伴你悲歌
不得不说,求职真的是人生的一大难关啊~顺利的话你会在这一阶段见到这辈子都没见到过的大奇葩,火速增长阅历值;也会在赶场面试中磨炼自己的脸皮、锻炼自己的肺活量,为入职后的修仙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来含泪分享一下,那些年,我的奇葩求职经历。
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有好几年的兼职老师工作经历,所以我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比较自信,所以大四的时候就投了一所学校。很顺利就通知我第二天面试,还是校长直接面试,也就是在这一天,我见识到了让人目瞪狗呆的奇葩校长。
一进她办公室的门给我的感觉就是仿佛我早已入职十年了,她非常自然地朝我招手让我帮她处理电脑上的一堆表格。我以为是要考察我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于是当然就直接坐下开干了。一个小时之后.......我处理完了,她很满意,表示可以开始面试了。好家伙,我当时就是黑人问号,她看着我,然后缓缓地说:"哦,我秘书今天请假了,我不太会弄电脑,正好你来面试了。"
可以,我忍了,谁让我误会了呢?于是进入到了面试环节。此时我已经举起粉笔了,她突然说要叫一个资深老师来一起面试我,我缓缓放下了粉笔,退出了讲台,这一退就是一个小时.......资深老师终于来了,正式开讲了,万万没想到的是 ,校长戴上了扣头式降噪耳机开始用手机发语音,而我,面试的是艺术类的,资深老师是教理科的......我讲完书法的要领之后和这位举着物理教材的老师对脸懵逼,而一旁的校长戴着耳机闭着眼睛已经开始freesyle了。
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校长看了一眼正在专心补妆的物理老师,默默摘下了耳机,故作深沉且无中生有地对我的试讲做出了亿点批评意见,滔滔不绝间我不禁怀疑了她的精神状态。然后她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让我回家等结果。
我此时已经很无语了,没想到还能有更无语的。她送我到门口,我很感动,没想到她还能懂如此礼数。结果她走到门口,抬手指了对面的一家超市,跟我说让我去给她买两箱水,她手机上暂时没钱,回头微信转给我,我说好吧。
回到家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问一下面试结果,于是我点开了和她的对话框 ,小心翼翼的发了一个【在吗】赫然一个红色感叹号???她把我拉黑了???电话号也打不通~
这就是我最糟糕的求职经历了,没有之一。明明可以直接我两箱水,她还非让我去面个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