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622
你报警吧
会计证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科目通常称为理论考。
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考试由省财政厅统一命题,各市财政部门不定期组织。规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科目的考试由省财政厅统一命题、统一组织。
《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考试由省财政厅统一命题,各市财政部门不定期组织。珠算五级等级考试由各县级以上(含县级)珠算协会不定期组织。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一共考三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电算化》,前两门必须在一次考试中通过,电算化可以在另一次考,但必须在同一年度,最后要拿到这两张成绩合格证才能换取会计从业资格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证)的考试每年安排二次。时间是:第一次报名安排在3月份,考试安排在6月份;第二次报名安排在8月份,考试安排在11月份。全国统一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从业资格证科目
我们相爱太早
不知道你考哪个省的,但是都差不多,我这儿有安徽和江苏考试的一些资料,因为我两个都参加过,呵呵,要的话传给你要考三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1、《初级会计电算化》在电脑上操作的,有基础知识和实务题,基础知识部分就是一些关于电脑基础知识和电算化操作的基础知识,一般网上都有题库的,下载下来看看就行了,书上是没有什么的;实务题部分是有软件的,你如果认识又要考这个的就问他们拷一下,不难2、《会计基础》是一些会计基础题,比如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之类的,概念性的东西,还要会写会计分录,要知道各个账户之间的关系,能算出账户余额。3、《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章数不多,但是很多内容,不用理解,只要背熟看熟,法律类的知识很多,最烦的是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罚,虽然不用理解什么,但是我周围很多没过的就是死在这上面,切忌小看它。不要担心,好好看书肯定能过的,实在不放心,就报个辅导班。(据说淘宝上有会计电算化软件买,盗版的,不贵),另外,希望你能过。
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现在的我却是孤单着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基础》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俗称会计证、会计上岗证,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曾经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出修改,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将第三十八条修改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从业资格证
不吵不闹的十月
劳务成本科目:1、劳务成本指的是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2、企业发生的各项劳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3、企业(建造承包商)对外单位、专项工程等提供机械作业(包括运输设备)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机械作业”科目。4、结转劳务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5、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成或尚未结转的劳务成本。劳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劳务作业而发生的成本,相对于公司劳务收入而言,可以是公司内也可以是公司外。如提供修理、搬运服务等,相应的人工工资、福利、劳保、相关费用等就是劳务成本。拓展资料: 举例:甲公司于2007年l2月25日接受乙公司委托,为其培训一批学员,培训期为6个月,2008年1月1日开学。协议约定,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的培训费总额为60 000元,分三次等额支付,第一次在开学时预付,第二次在2008年3月1日支付,第三次在培训结束时支付。2008年1月1日,乙公司预付第一次培训费。至2008年2月29日,甲公司发生培训成本30 000元(假定均为培训人员薪酬)。2008年3月1日,甲公司得知乙公司经营发生困难,后两次培训费能否收回难以确定。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1)2008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预付的培训费:借:银行存款20 000;贷:预收账款20 000;(2)实际发生培训成本30 000元:借:劳务成本3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30 000;(3)2008年2月29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借:预收账款2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0 000;贷:劳务成本30 000。
凉生凉忆凉少年
1、本期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某某产品-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某某车间2、本期生产成本结转到产成品:借:库存商品-某某产品贷:生产成本-某某产品-原材料-辅料-电-燃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天地萌生万物
月末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A产品—制造费用生产成本—B产品—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发生制造费用时,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等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制造费用包含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用、折旧费等。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制造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一)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二)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三)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四)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五)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六)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