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成本法

起床特困户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922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师成本法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蹉跎旧年华曾经之天涯

已采纳

区别一: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  不能可靠计量。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  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

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货: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股利

权益法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货:投资收益

收到分红时:

借:银行存款

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分红时,资金从公司流向了股东,即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减少,而权益法的本质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要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享有份额的价值,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减少,那企业享有的份额的价值相应地也减少,所以这里又要贷记一笔损益调整。)

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以成本法为基础,因为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一般都是能够实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成本法。

中级会计

107评论

宁愿二也不装

在长期股权投资里面讲到成本法和权益法,初级会计实务里涉及很少,仅仅列出了最简单情况的处理方法,实际上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里面比较复杂的一章内容,中级会计实务里面就讲到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详细内容,包括依什么为依据进行划分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简单说控制的无论是直接控制还是间接控制都要用成本法,就是说你是母公司,你能控制你的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你说了算就要用成本法,如果说你和别的公司共同说了算,叫做共同控制;你在一个公司中有股东能参加这个公司的经营决策,叫做重大影响;这两类就要用权益法,不能用成本法,因为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此,深入理解就是你以你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了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句话比较难理解等你看了完全权益法就能明白了。最后说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投资比例很小只占企业股份的极少部分,根本影响不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且没有公允的报价,注意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有公允报价是不能把它划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只有即不影响决策又没有公允价值的才能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否则有公允价值对企业没影响,应划分为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中归类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后这种没公允没影响的也要用成本法,深入理解就是你不可能用权益法,因为被投资企业没公允没法确定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没法用权益法确认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份额。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既然权益法能够反映所对应的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什么达到控制的情况要用成本法呢,这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因为企业达到控制另一个企业要进行企业合并,而后就会涉及到中级会计实务里面最大的难点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也就是说长期股权投资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所以非常重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要用成本法进行合并,虽然我们国家准则现在还规定要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之后再进行合并报表,准则这样规定带来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在成本法下合并财务报表非常的高效,现在的很多大集团包括国际准则都是用成本法直接合并财务报表的,在2012年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合并财务报表用成本法直接合并是大势所趋,所以控制下要用成本法,近期看合并财务报表比较多,所以看到你的问题也想把近期自己的思路总结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188评论

张开你的嘴靠近我的腿

【导读】作为会计师,必然会从事相关的会计活动,所以对于相关的会计活动必须知晓,也需要清楚不同的核算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也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接下来中级会计师教你区分实际和计划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异在于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同,实际成本法是资料选用实际成本核算时,资料的收发及总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计划成本法是资料选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资料的收发及总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还有两点差异:

1、账户使用的不同:

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没有检验入库资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方案本钱法下,购买的没有检验入库资料的实际成本记入“资料收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料成本差异”科目。

2、转入方法不同:

计入本钱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要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资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本钱费用中去。

关于实际和计划成本法区别,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能够加以利用,当然,想要在财会行业更好的立足,考取相应的证书,具备一定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