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借贷凭证有哪些

拼命爱你又如何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253

首页> 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借贷凭证有哪些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已采纳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前者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 发票、款项 收据等.后者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分为 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其中,专用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与现金和 银行存款的收付有无关系,又分为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 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1评论

澎湃的小青年

企业会计做账的凭证有哪些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企业会计做账的凭证的知识,欢迎阅读。

会计做账的凭据一般有哪些?

所谓“会计做账的凭据”就是指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

在目前国情的情况下,实务中有哪些具体的原始凭证呢?

1、发票(最多的,也是常常被提起的);

2、外企业开具的收据;

3、财政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4、中国人民解放军或武警部队的财务专用收据;

5、医院、学校等使用的专用收据等;

6、捐赠收据;

7、银行、邮政、铁路等部门收费凭据等;

8、企业内部自己的工资表、奖励单、付款单、收款收据、成本核算资料、实物发放资料等;

9、资产被盗报警资料、法院裁定(判决、调解书)等。

实务中会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原始凭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不是只有正式发票才能做账?

由于我国税收管理在很多时候过分倚重了“以票控税”,给一些初涉会计职场的人一个误会就是——会计做账必须要见到发票才能做账。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真实反映经济业务,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不需要发票。

1、仅仅是反映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

可以使用收据、借款单以及合同、银行回单等作为做账依据。比如预收定金、支付欠款、资金拆借等。

2、发生的业务属于非税经济业务

比如企业双方签订了合同,但是还未履约就有一方违约,最后法院裁定或判决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的违约金。此时由于还未涉及到应税,故支付违约金就不涉及发票。但是,双方可以依据法律文书、银行回单等作为做账依据。

实务中,类似这种情况的很多。

3、特殊部门使用的.特殊票据

所谓特殊票据就是除税务发票以外,国家或税法认可使用的票据。具体包括政府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军队与武警使用的收据、医院与学校等使用的收据、银行收费凭据、邮政部门收费凭据、铁路收费凭据(含火车票)、航空公司收费凭据(含机票)等等。

这些特殊票据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并且大多数也是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

因此,这些特殊票据,虽然不是税务发票,但是实务中可以起到与发票相同的作用,多数都能在税前进行扣除。

4、企业内部的凭据

企业内部按照规范财务管理产生的内部凭据,是会计做账时候的重要凭据。

比如,按规定制作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可以作为会计上计提折旧会计分录的依据;原辅材料的领料单,是作为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最重要的依据,也是会计上做“生产成本”等科目的会计分录凭据之一。

企业的工资和奖金、补贴等发放资料,是会计上处理“应付职工薪酬”最主要的依据。

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决定对外投资的决议,是会计上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必须的依据;涉及股东分红,当然也需要这样的决议。

所有涉及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盘盈盘亏处理等,企业内部按照内控程序产生的资料,都是这些会计业务或会计分录必须的依据。

企业内部的凭据根据企业的规模与管理方式不同,可能不尽相同。

是不是只有正式发票才能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等,从未规定必须要正式发票才能税前扣除。涉及税前扣除的规定很多,但是规定必须要有正式发票才能税前扣除的,正确的理解是涉及的货物或劳务多数情况下是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应税范围。

比如,成本耗用的存货要能得到税前扣除,外购的应该有正式发票;发生的费用支出,如果属于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应税范围就必须要正式发票。如果涉及的成本费用支出,不属于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应税范围的,是不需要正式发票的。

119评论

爱恨纠葛谁是谁非

记账凭证作为会计分录的载体,是证明会计信息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凭证。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凭证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只是记账的一个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

记账凭证中的“借”指 资产、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记账凭证中的“贷”指 资产、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 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 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可以看出,借和贷两个符号规定了相反的含义:借对于会计等式左边的账户是表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对于会计等式右边的账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减少。贷正好相反。因此有了上述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基础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透彻才能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4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