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期初数据

自称卓越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401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期初数据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用粉墨

已采纳

在账户中所记录的金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如月份、季度或年度)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金额的合计,也称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额,是指一定时期内账户所登记的减少金额的合计,也称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是指期初余额加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也就是在一定时期的期末结出的账户余额。 期初余额,是指将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时,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属于动态核算指标,它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属静态核算指标,它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增减变动的结果。 上述四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181评论

酒意诗情

期初,对应的是期末一般报表中的期初数据就是上一会计期间的期末数据

165评论

纠缠不放

新建账的账户的期初数,是以上期的期末数作为建账的初始数据。也就是把上期的期末数,按照对应的会计科目填写到新的账户里就可以。拓展资料:期初记账是某个公司或单位的会计对上期(上个月)的账目已结清并上报给了财务部门,然后这一期(这个月初)刚开始的余帐记入账目称为期初记账。期初余额(opening balance),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期初余额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通常,期初余额是上期账户结转至本期账户的余额,在数额上与相应账户的上期期末余额相等。但是,由于受上期期后事项、会计政策变更、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等诸因素的影响,上期期末余额结转至本期时,有时需经过调整或重新表述。期初数据录入完毕,必须期初记账后,才能开始日常业务核算,未记账时,允许进行单据录入、账表查询。没有期初数据的用户,可以不录入期初数据,但也必须执行期初记账操作。如果期初数据是运行“结转上年”功能得来的,为未记账,需要执行记账功能。期初余额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期初余额应以客观存在的经济业务为根据,是被审计单位按照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对以前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处理后的结果。期初余额与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相联系。若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常年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应注意本表期初数与上期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期末余额的审定数核对相符。若审计人员因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事务所而初次进行年度报表的审计,可向前任事务所借阅其工作底稿。如果前任事务所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则后任可仅对包括本表在内的信息进行一般性复核。需注意的是,后任是否信任前任的工作底稿,取决其职业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如果被审计单位此前从未经过事务所审计,即初次审计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尤其是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资产总额比重高时更应如此。最理想的方法是追查自该单位设立起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记录。

86评论

随风温婉低语随雾朦胧眉眼

期初数指的就是此科目上月或上年结转下来的余额,就是一个初始数据

46评论

杀手总是晚回家

新建账的账户的期初数,是以上期的期末数作为建账的初始数据。也就是把上期的期末数,按照对应的会计科目填写到新的账户里就可以了。

57评论

最护短

会计四大前提中有个“会计分期”。这个期包含“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又分为月、季和半年度。期初中的期是与会计分期假设的期相一致的,一样是指月、季、半年、年。比如月初、季度初、半年初(1月初或7月初)、年初。

122评论

酒醉愚纯她

对于月报表来说,期初数就是本月的月初数,也就是上月的月末数,而年初数则是该报表所处年度的1月1日的数据(也就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的数据)。对于季度报表来说,期初数就是本季度第一个月的月初数(也就是上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末数的数据)。对于年度报表来讲,期初数和年初数是相同的概念,都是指该会计报表所处会计年度的1月1日的数据。也就是上一会计年度12月31日的数据

8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