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时光爱你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会计部门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根据《会计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1、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由会计账簿的数据整理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企业会计报表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其中,相关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主要包括利润分配表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附表。2、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增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突出重要的会计信息。
若回到从前
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一般表述为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是有区别的,但不少人常将这两个名词混同使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确定与计量》中认为:财务报表包括企业对外公布的主要报表(财务状况表、盈利和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投资与分配业主表)以及报表附注;英国审计准则委员会1995年11月关于财务报告的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的附注;我国将财务报表的范围限定为:企业对外公布的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和报表附注。财务报告比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范围要广泛得多,除财务报表外,财务报告还提供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非报表中的信息。两者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目标方面虽然人们至今尚未形成财务报表及财务报告目标的一致意见,但是在报告信息时仍需要区分两者的目标。研究目标的目的在于探索实现目标所需的手段或程序,并且实现不同目标所需信息的特征。从理论上说,计量与披露是互相关联并由财务报告目标所决定的,然而,财务报告中的某些信息却与计量不相关,因此,财务报表目标应该与财务报告目标区分开来。财务报表作为会计日常核算的继续和总结,用来满足反映经管责任方面的需要,财务报告则以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为导向,提供更趋向未来和广泛的辅助性信息。整个财务报告体系既用来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又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满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信息需要。2.内容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企业对外提供的报表种类和格式,其特征是采取通用的报表模式。财务报告比财务报表更具灵活性,我国主要采用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形式进行表述。其他国家既有准则要求披露的补充资料,如美国有按财务会计准则披露的物价变动信息,又有按惯例由企业自愿披露的、形式多样的其他财务报告,如董事长报告、简化年度报告、总经理关于业务的分析与讨论报告等等。财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大于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只是财务报告的一部分,但应是其核心,财务报告和非财务信息是必要的补充。3.质量特征方面首先,正式编入财务报表的信息,必须是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而财务报告可以是定量的货币信息,也可以是非货币信息和定性信息。其次,财务报表的项目属于财务信息,报表项目连同金额是文字说明与数字描述相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财务报告没有这种要求,它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最后,财务报表的项目有小计、合计和总计,其金额必须相符,且必须符合平衡关系,各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在财务报告中则不存在特定的数字勾稽关系。4.程序约束方面财务报表不仅因货币计量而有所限制,而且还要为其所固有的程序约束,其真实性与公允性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财务报表的项目及金额来自账簿资料,并须在报表中再确认。在不同国家,它必须遵守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或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在报表结构、内容、形式、分类和审计方面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等财务会计规范决定了财务报表应予披露信息的内容与形式。而财务报告主要是披露对报告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或管理当局自愿披露的信息,并采取评论、分析和预测等形式介绍企业的经营规划和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这类报告有些是经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专家审核,有的只由他们评阅而未予审核,有的则由管理当局提供,而未经外界人士审核。财务报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信息披露的广度、深度都超过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