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见了谁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通过专业阶段六个科目,基本就等同于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在规定年限内通过专业阶段六个科目以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通过全部科目以后,获得全科合格证,凭此证书,即可加入中注协,成为执业或非执业会员。
一般是说专业阶段的六科难,其中单科通过率在20%左右,部分科目考试通过率在30%左右。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说明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每年举行一次,综合阶段每年也举行一次,一般都放在每年的10月份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4月份,持续时间约1个月。
专业阶段六个科目考试,全部为计算机化考试,即机考,考生在电脑上完成答题。这就需要考生在考前,需要进行计算机模拟,熟悉答题环境,避免因为操作不熟练、题目做不完,导致考试不通过!
注册会计师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五年,考生需要在连续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然后才能报考综合阶段。如果五年内还有科目没通过,那么超过成绩有效期的科目,需要重新参加考试。
根据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情况分析,一般2-3年,通过专业阶段考试,也就是考生每年报考2-3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我说向东你敢向西
考试科目
注会考试科目分为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其中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注册会计师
考试科目特点
备考时大家可以通过了解科目的特点,来针对性的调整备考方法。
《会计》:《会计》科目与其他科目都有一定的联系,是其注会考试的基础。学好了《会计》,就可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审计》:《审计》科目教材晦涩难懂,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学习难度较大。教材章节数也比较多,备考过程中给考生增加了不少压力。
《财务成本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计算量较多,涉及大量公式,为了避免在备考时将公式混淆,建议大家在学习时先找到公式背后的详细推导过程,明白其中的原理后再进行记忆。
《经济法》:《经济法》科目中包含的法条数量很多,十分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经济法》科目还十分注重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大家在日常复习中要多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税法》:《税法》科目的知识点包含了多个税种和税收要素,知识点琐碎,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税法中虽然没有大量的公式,但也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考生的格局,所以大家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与《财务成本管理》、《审计》都存在联系,所以学好《财务成本管理》和《审计》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CPA资料领取:
注会考试科目中,哪个科目难度最高?
《会计》科目难度最高!
2021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平均合格率为22.91%,其中《会计》科目的通过率是15.92%,是六个科中最低的。想要成功通过《会计》这门科目,大家需要将各种会计分录烂熟于心,将知识点牢记且结合到实际题目中。同时大家要多做历年考题和模拟题,才能将《会计》科目学好。
《会计》科目题型
《会计》科目考试题型共有四种,分别有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各题型分值为单选题:12题,共24分;多选题:10题,共20分;计算分析题:2题,共20分;综合题:2题,共36分。
《会计》科目建议学习时长:350-400h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内容,可以收藏高顿CPA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