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7920
爱都爱了
无形资产核算新增加"研发支出"一级科目,科目代码是5301。"研发支出"用法如下: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二、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三、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二)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一)规定进行处理。(三)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所谓研发支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花开与人错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研究阶段的特点: 在于其属于探索性的过程,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将来是否能够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企业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企业应根据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期末应根据发生的全部研究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 开发阶段的特点: 相对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关注:(1)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首先在研究开发支出中归集,期末结转管理费用)。 (3)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条件
如同晚秋逾期不至
研发支出是指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开发支出和研发投入比较:
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均属于财务支出内容。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开发支出与研发投入的区别关键在于研发投入的仪器设备费,而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不存在仪器设备费,它必须将研发投入中的仪器设备费以折旧形式分摊到研发项目。
另外,有的研发项目研发投入可能涉及购入部分技术(即无形资产),而在核算该研发项目的研发支出时,购入技术(即无形资产)是以摊销形式计入。因此,基于前述的区别,对于要添置研发仪器设备和购入与研发有关的技术的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必然大于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计入的科目:
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1、费用化
研究与开发费用发生当时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稳健性原则,研究与开发能否成功,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当期费用使得企业当年就可以收回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2、资本化
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再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假定企业同时或在连续的几个年度内存在若干研究与开发项目,不论风险有多大,有些项目总能成功,形成某些无形资产并取得收益。这样,将所有研究与开发项目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将研究与开发的全部收益与全部费用进行配比。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权责发生制原则。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研发支出计入什么科目?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嗤笑轻声
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是通过“研发支出”科目核算的,使用该科目时时需注意:(1)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2)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3)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①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②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①规定进行处理。③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例】某公司2007年自行开发一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在整个开发阶段发生相关支出如下:各种材料支出150000元,人工支出100000元,其他费用50000元,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若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000贷:原材料150000应付职工薪酬100000银行存款50000若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即可进行资本化: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00000贷:原材料150000应付职工薪酬100000银行存款50000【例】若上例中,该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即可进行资本化,在2007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该公司账务如下:借:无形资产300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00000【例】若上例中,该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账务如下:借:管理费用300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