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年金终值多少

我走路很慢没事我背你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5451

首页>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年金终值多少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琴魔狂妃

已采纳

供参考:(网上摘录)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 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 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 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44、复利终值S=P(SP,i,n) 复利现值P=S(PS,i,n)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偿债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资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 或=A[(SA,i,n+1)-1]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51、递延年金现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递延期数 52、永续年金现值:P=Ai 年金=年金现值复利现值 5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54、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 纯贴现=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数(PA,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PS,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 永久债券=利息额必要报酬率55、债券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56、债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买价)年数[(本金+买价)2]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Dt(1+Rs)^t] 零成长股票:P=DRs固定成长:P=∑[D0*(1+g)^t(1+Rs)^t=D0*(1+g)Rs-g=D1Rs-g5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D1P+资本利得P59、预期报酬率=(D1P)+g60、期望值: 、方差: 标准方差: 6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m-证券种类 A-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j种与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 62、总期望报酬率=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标准差 6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Ki=无风险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6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内含报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资每年相等现金流入量=(PA,i,n) 不等时用试误法6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相等时同内含 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 6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6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 70、调整现金流量法:调后净现值=∑][a*现金流量期望值(1+无风险报酬率)^t] a-肯定当量 7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后净现值=∑[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折现率)^t]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7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 =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平均率-股东投资 73、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 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74、现金返回线R= 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7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7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147评论

死而复生的不是人而是心

(pf,5%,40)含义就是已知终值f,求现值p,利率i=5%,年数n=40,求的复利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将未来不同时期一个货币单位折算为现时价值的比率。它直接显示现值同已知复利终值的比例关系,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间颇长,项目投产和投资回收的年限更长。具体情况您可以咨询东奥会计在线。【更多会计问题点击咨询>>】东奥会计在线是以会计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的领航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高品质的软件平台和高效、实用的教育服务推动全社会会计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东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与网络软件技术,应用和服务于会计等领域教育服务事业,持续推动学习者的成长与成才,提升其竞争能力。

31评论

太阳没你温暖星星没你灿烂

我是学会计的,注会也过了4门。个人感觉注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高数没过无所谓,因为就不用高数的知识。只要理解能力强就行了。以我个人的经验给你分析如下:1、注会要想过首先要靠自己。注会要想拿下自己的努力绝对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有毅力有决心并且能坚持下来才有望通过考试。2、要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方法可能好,但不适合你也没用。要自己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选一本好的辅导书,辅导书起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把要点和重点罗列出来,有助于注会的复习。我个人觉得梦想成真系列丛书不错。强烈推荐你买梦想成真系列的《应试指南》。我考试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本书。对考点的把握很到位。对注会复习非常有帮助。4、最后才是选一个好的辅导机构。老师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我们把零散的考点串联起来,让我们对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同时,课后辅导也对我们及时消化不懂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报注会第二年开始参加中华会计&网校的辅导,老师很不错,课后答疑也很详细,推荐给你。以上全是我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对日后报考注会的人有帮助。努力吧!另外你可以去财会学习空间看看,有很多注会相关信息,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64评论

朕今生只为你动情本宫今世只为你动心

《财务管理》对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数学学得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对本门课程有帮助;

48评论

人心隔个扎

看上去对数学要求和高,实际上并不高。把公式记住就行了,考试的计算全是算数,况且还用计算器

40评论

日久见人心不古

(pf,5%,40)含义就是已知终值f,求现值p,利率i=5%,年数n=40,求的复利现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将未来不同时期一个货币单位折算为现时价值的比率。它直接显示现值同已知复利终值的比例关系,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 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间颇长,项目投产和投资回收的年限更长。

计算公式为:P=F*1(1+i)^n

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

扩展资料:

复利现值(PVIF)是指发生的一笔收付款的价值。例:若年利率为10%,从第1年到第3年,各年年末的1元,其价值计算如下:

1年后1元的现值=1(1+10%)=0.909(元)

2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0.83(元)

3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1+10%)=0.751(元)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49评论

为了你宁下跪为了你变崩溃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必背100个公式【公式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公式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公式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公式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公式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公式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公式 7】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应付利息(含资本化利息) 【公式 8】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如果坏账准备数额较大,应该加回来) 【公式 9】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存货 【公式 10】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公式 11】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权益乘数 【公式 12】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公式 13】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其中,优先股权益,包括优先股的清算价值及全部拖欠的股息。【公式 14】净负债(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公式 15】净经营资产(净投资资本)=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 【公式 16】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经营利润所得税=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金融损益 其中:税后利息费用=(金融负债利息-金融资产收益)×(1-所得税税率)【公式 17】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公式 18】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公式 19】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杠杆贡献率【公式 20】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公式 21】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公式 22】外部融资额=融资总需求-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的利润留存在不存在可动用金融资产的情况下,外部融资额为 0 时计算得出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称为“内含增长率”。 【公式 23】可持续增长率(通用公式)=本期收益留存÷(期末股东权益-本期收益留存) 【公式 24】利率=纯粹利率+风险溢价 【公式 25】复利终值 F=P×(FP,i,n),n 表示 F 和 P 间隔的期数【公式 26】复利现值 P=F×(PF,i,n),n 表示 F 和 P 间隔的期数【公式 27】有效年利率=(1+报价利率m)m-1 【公式 28】普通年金终值 F=A×(FA,i,n),n 表示的是等额收付的次数。【公式 29】普通年金现值 P=A×(PA,i,n),n 表示的是等额收付的次数。【公式 30】预付年金终值 F=A×[(FA,i,n+1)-1]=(FA,i,n)×(1+i) 【公式 31】预付年金现值 P=A×[(PA,i,n-1)+1]=(PA,i,n)×(1+i) 【公式 32】递延年金现值 P=A×(PA,i,n)×(PF,i,m),m 表示的是递延期,即递延年金中第一次等额收付发生的时点距离第 1 期期末间隔的期数。【公式 33】永续年金现值=A÷折现率 【公式34】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 【公式35】资产A和资产B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差=(A预期收益率的方差×A的比重的平方+B预期收益率的方差×B的比重的平方+2×A和B的相关系数×A的预期收益率标准差×A的比重×B预期收益率的标准差×B的比重)12 【公式36】资本市场线 (1)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报酬率 (2)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其中:Q代表投资于风险组合M的资金占自有资本总额的比例。如果贷出资金,则Q小于1;如果借入资金,则Q大于1。 【公式 37】单个证券的β系数=该证券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该证券的标准差÷市场组合的标准差【公式 38】税前债务资本成本=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适用于本公司没有上市债券,而且找不到可比公司的情况。其中: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指的是与拟发行债券到期日相同或相近的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公式 39】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普通股资本成本:Ri=Rf+β×(Rm-Rf) Rf指的是无风险利率,Rm指的是平均风险股票报酬率,(Rm-Rf) 指的是市场风险溢价,β×(Rm-Rf)指的是该股票的风险溢价。【公式 40】用股利增长模型估计权益资本成本 (1)留存收益成本=预计第一期的每股股利额÷当前的每股市价+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2)新发普通股成本=预计第一期的每股股利额÷(当前的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筹资费用)+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公式 41】用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估计普通股成本 普通股成本=税后债务资本成本+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公式42】优先股资本成本=优先股每股年股息÷(优先股发行价格-发行费用) ×100% 【公式43】名义现金流量=实际现金流量×(1+通货膨胀率)n ,其中的n指的是相对于基期的期数。 【公式 44】净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公式 45】现值指数=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1+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公式 46】内含报酬率=能够使净现值等于 0 的折现率 【公式 47】静态回收期=投资引起的累计现金流量等于 0 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 48】动态回收期=投资引起的累计现金流量现值等于 0 所需要的时间【公式 49】等额年金法:等额年金=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公式 50】估计项目系统风险的方法—可比公司法 (1)卸载可比企业财务杠杆(将可比企业β权益转换为β资产) β资产=β权益÷[1+(1-可比企业所得税税率)×可比企业负债可比企业权益](2)加载目标企业财务杠杆(将可比企业的β资产作为目标企业的β资产,再将其转换为目标企业的β权益) β权益=β资产×[1+(1-目标企业所得税税率)×目标企业负债目标企业权益] 【公式 51】债券价值=未来支付的利息现值+到期时支付的本金现值【公式 52】股票价值=股票未来现金流入现值(1)对于零增长股票而言,如果长期持有(即不打算出售),股票价值=股利÷折现率 (2)对于固定增长的股票而言,如果长期持有(即不打算出售),股票价值=未来第一期股利÷(Rs-g) 【公式 53】期权的时间溢价=期权价值-内在价值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期权立即执行产生的经济价值。【公式 54】期权估价的套期保值原理(针对看涨期权)(1)确定可能的到期日股票价格:上行股价=股票现价×上行乘数下行股价=股票现价×下行乘数 (2)根据执行价格计算确定到期日期权价值: 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Max(上行股价-执行价格,0) 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Max(下行股价-执行价格,0) (3)计算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比率=(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上行股价-下行股价) (4)计算投资组合的成本:购买股票支出=套期保值比率×股票现价 借款=(到期日下行股价×套期保值比率-股价下行时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1+无风险利率) 期权价值=投资组合成本=购买股票支出-借款 【公式 55】期权估价的风险中性原理(针对看涨期权)无风险利率=(上行概率×上行时收益率)+(下行概率×下行时收益率)=(上行概率×上行时收益率)+(1-上行概率)×下行时收益率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上行概率,以及期权执行日的期望值,然后使用无风险利率折现,就可以求出期权的现值。 【公式 56】看跌期权估价 对于欧式期权,假定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有相同的执行价格和到期日,则下述等式成立: 看涨期权价格-看跌期权价格=标的资产的价格-执行价格的现值 根据上述等式可知,看跌期权价格=看涨期权价格-标的资产的价格+执行价格的现值,也就是说,可以根据看涨期权价格推算看跌期权价格。【公式 57】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净负债价值=实体价值-(金融负债价值-金融资产价值) 实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现值,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 【公式 58】根据市盈率模型计算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盈率法 修正平均市盈率=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可比企业平均预期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公式 59】根据市盈率模型计算每股价值-股价平均法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收益将得出的股票估价进行算术平均,得出最后结果。 【公式 60】无税 MM 理论无税有负债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无税无负债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无税有负债时企业的债务市场价值÷无税有负债时企业的权益市场价值×(无税无负债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公式 61】有税 MM 理论 有税有负债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无税无负债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无税有负债时企业的债务市场价值÷无税有负债时企业的权益市场价值×(无税无负债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T)【公式 62】经营杠杆系数 定义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营业收入变动率简化公式: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公式 63】财务杠杆系数定义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简化公式: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税前利润-税前优先股股息)【公式 64】配股除权参考价=(配股前股票市值+配股价格×配股数量)÷(配股前的股数+配股数量)=(配股前每股价格+配股价格×股份变动比例)÷(1+股份变动比例) 【公式 65】每股股票配股权价值=(配股除权参考价-配股价格)÷购买一股新配股所需的原股数 【公式 66】剩余股利分配政策:股利=净利润-投资所需权益资本 【公式 67】易变现率=(股东权益+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长期资产)÷经营流动资产 =(股东权益+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长期资产)÷(波动性流动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 【公式 68】存货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2×现金需求量×每次交易成本÷机会成本率)12 【公式 69】信用政策决策 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增加应收账款增加的资金占用的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的资金占用的应计利息+增加应付账款节约的资金占用的应计利息-增加的收账费用-增加的坏账损失-增加的现金折扣成本 【公式 70】存货基本模型下,经济订货批量=(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12【公式 71】存货基本模型下,经济订货批量相关总成本=(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12 或,经济订货批量相关总成本=经济订货批量×单位存货变动储存成本=2×变动订货成本=2×变动储存成本 【公式 72】陆续供应模型下,经济订货批量=[(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每日送货量÷(每日送货量-每日耗用量)]12 【公式 73】陆续供应模型下,经济订货批量相关总成本=[(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每日送货量-每日耗用量)÷每日送货量] 12 【公式 74】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实际付款期-折扣期) 【公式 75】存在补偿性余额的情况下,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公式76】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方法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材料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公式 77】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直接分配法 (1)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公式分母中不包括辅助生产各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 (2)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公式 78】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交互分配法第一步:交互分配 某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率×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该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其他某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数量×该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交互分配率) 第二步:对外分配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某产品或车间、部门应分配的某辅助生产费用=该产品或车间、部门受益的劳务量×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 【公式 79】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产成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公式 80】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约当产量法(先进先出法) 首先,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1-月初在产品已投料比例)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 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已投料比例 单位成本(分配率)=本月直接材料费用(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承担的本月直接材料费用=单位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承担的本月直接材料费用=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其次,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转换成本) 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1-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 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分配率)=本月转换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承担的本月转换成本=单位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承担的本月转换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最后,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承担的本月直接材料费用+完工产品承担的本月转换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承担的本月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承担的本月转换成本【公式 81】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在产品的广义约当产量 某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以后各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每件狭义在产品耗用的该步骤的完工半成品的数量)之和 【公式 8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公式 8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公式 84】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公式 8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公式86】按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 某产品的总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该产品的作业成本 【公式 87】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公式 88】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的比重)=∑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公式 89】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公式 9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100%【公式 91】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公式 92】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公式 93】本期销售商品所收到的现金=本期销售本期收现+以前期赊销本期收现=本期的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公式 94】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公式 95】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公式 96】现金支出=直接材料支出+直接人工支出+制造费用支出+销售及管理费用支出+所得税支出+购置设备支出+股利支出等。 【公式 97】期末现金余额=现金多余-还款支出-利息支出等,或=现金不足+借款现金流入-利息支出等。 【公式 98】利润中心考核指标: 部门边际贡献=部门销售收入-部门变动成本总额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部门边际贡献-部门可控固定成本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公式 99】投资中心考核指标: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部门投资报酬率-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 【公式 100】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4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