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如何体现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结婚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860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稳健性如何体现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能爱我多久不久天荒地老

已采纳

Basu的会计稳健性模型是:EPSP=β1+β2*DR+β3*R+β4*DR*R+ε   式子①  (注:其中,P代表公司上年度的收盘价;R代表股票收益率;当R>0时,DR=0;当R<0时,DR=1.)。

G-Score=β3=μ1+μ2*Size+μ3*Lever+μ4*MB  式子②。

C-Score=β4=λ1+λ2*Size+λ3*Lever+λ4*MB    式子③。

将②和③式代入①式,可以得到μ1μ2μ3μ4,和λ1λ2λ3λ4。然后将λ1λ2λ3λ4代入③式,可以得到C-Score,即公司层面会计稳健性的程度。

会计稳健性是指财务会计中的稳健原则,也称审慎原则或者谨慎原则。对于利润表而言,稳健原则通常的含义是预计费用而不预计收入,对于资产负债表而言,稳健原则是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其结果是不高估利润、不高估净资产。会计稳健性指标可以用会计指标或者市场指标来衡量。

会计指标。在任何企业的生命周期内,实现的利润和收到的净现金都是相等的。由于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企业分期报告利润,如果前期报告的利润高,后期报告的利润就会较低。利润的高低可以通过现金流量来衡量。

预计费用而不预计收入意味着在支付现金之前确认费用,在收到现金之后确认收入,或者将收入确认推迟到不确定性消除之后。因此,会计的稳健性就表现为当期利润低于净现金。如果某一时间段的利润持续高于净现金,企业就可能系统性地高估了利润,属于激进的利润。

反之,则是稳健的利润。会计的稳健性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应计项目来体现,如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计负债、资产减值等,还可以通过会计政策来体现,如折旧年限、坏账比例等。

值得注意的是,应付项目实际上成为企业融资的手段,不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因此,在衡量会计稳健性时,应当扣除应付项目的增加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指标来衡量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额。预计费用而不预计收入往往表现为提前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但这仅仅是会计账面的记录,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收付。反之,则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会计信息是具有预测价值的,如果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投资者以此作为预测的基础,将来发生损失,投资者或者市场将会重新估价公司,这显然会伤害投资者的利益。

稳健的会计政策则会自动规避投资者的这种损失。现实中,公司董事、会计师事务所被提起诉讼往往也是因为高估资产、高估利润,很少发生因为低估资产、低估利润而被诉讼的。

相对于公司的股东而言,债权人处于信息劣势;相对于公司的管理层和大股东而言,供应商和客户、中小股东、政府机构处于信息劣势。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意味着经营风险,当前较高的股利会转移太多的资源给股东。

因此,债权人会要求更稳健的会计信息,从而降低过度的股利支付。同样,供应商和客户也不希望因公司经营风险而使自己遭受损失,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利益。

正是出于稳健会计信息的各种好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倾向于符合稳健特征的会计准则,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比如,《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就要求上市公司在编制年报时应当采用稳健原则。

稳健性已经成为会计信息体现制度背景差异和会计准则差异的典型特征之一。损失的及时确认,不仅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特征,也会逐渐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31评论

八温七情九情十调

1.会计稳健性的含义会计稳健性在业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资料的翻阅对比,将会计稳健性的含义描述为:会计人员在不确定的会计环境下,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对会计信息作出判断时,要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为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从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恰当合理的估计。 2.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意义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微观层面的意义,即对个别企业的影响;一个是宏观层面的意义,即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一是在微观层面上,稳健性在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适度运用,是对历史成本法计量不足的补充,它可以降低企业各契约方的违约可能性,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满足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有利于保护各投资方的利益,帮助企业规避各种经营与投资风险,强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二是在宏观层面上,会计稳健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它的适度运用有利于我国树立稳定可靠的财政来源,有利于稳定物价,降低经济的不稳定性,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32评论

跟着我念你是我的

1.稳健性原则的定义: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

下面两条是帮助你理解稳健性原则的定义:

2.遵循稳健性原则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稳健性原则的应用:

它可以理解为是对会计人员在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充分考虑了相关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以及配比原则等其他会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会计不确定性程度大小“谨慎”的选用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一种要求。

知识来源:百度百科“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3727966?fr=aladdin

9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