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818
自找无趣
建议1:了解科目特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专业阶段考试6门科目中偏简单的1科,话虽如此,教材中还是有着数量众多的知识点,且专业性比较强。主要考查考生的格局,如站在公司管理层的角度,来思考公司整体的风险和发展战略。建议2: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基础学习阶段:现在至3月底。把2020版教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大致了解其基本内容、整体框架与难易程度。对于那些相对难懂的章节要做好标记,方便后期有针对性的学习。完成每一个章节的学习后,要通过做题来检验学习成果。强化巩固阶段:4月初至7月底。通过2021版教材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形成知识框架。通过做题来检验学习成果,并把做错的题目纳入错题本,方便后期复习使用。考前冲刺阶段:8月初至考试前。要结合历年考试真题与模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考察方式。对于笔记、错题本中的内容,要反复温习,总结经验,以便查缺补漏。此外,也要适当进行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机考模拟训练,熟悉机考的操作环境。
人说爱的感觉就是疼
注会考试每年都会颁布新大纲,但战略是一门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的科目。战略总共包括六章,其中后三章产生变化的概率更大,前三章几乎没有实质性变化。而且从分值分布来看,前三章占分六十分以上,因此新大纲之前的备考可以以前三章为主,后三章为辅。备考指南1:了解难易点,摆正心态第一步很多考生在备考前认为战略只需要考前简单背一背就能通过考试。其实不然,战略是一门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科目,很多考生出考场都会觉得选择题大多都不确定,这就是基础没打好。因此,学习战略第一步是摆正心态,不能战略上藐视敌人。那么战略的难易点都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战略确实有简单之处,简单在有很多生活的案例,书上的话一看就明白,重点突出,70%都是重复考点。然而,它确实也有一定难度,一个难度体现在考试时间太短、阅读量极大、题做不完。十个考生有十个都会反映时间紧张,那么就需要考生学习的非常熟悉并且掌握答题套路。如何才能做到对知识点的熟悉呢?一定是反复的学习和记忆。战略的另一个难度体现在选择题有许多坑点等你来跳,不像会计,计算完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战略多选题则是乍一看感觉都对,一定得根据案例仔细排雷。备考指南2:科学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轻松有方向20年官方教材厚度达到505页,内容非常之多,重点不突出,因此学习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本好的学习资料,让我们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有了资料该如何学习?学习中该注意什么?每一个知识点该掌握的程度是怎样的?就得通过面授课或者网课直播课的学习了。战略的学习首先就是要做到区分该知识点是客观题考点还是主观题考点,客观题考点以理解为主,大多考查与案例的对应关系。而主观题考点的前提首先是记忆,并且能够做到在考场上快速输出,因此需要非常熟练的记忆,跟着方法去记忆能事半功倍。并且战略考试不同的题型有不一样的方法,客观题要做到先看最后一句话定位考点抓住关键词,主观题则是先把问题的相关知识点条条框框输入在答题页面再阅读案例找对应信息进行复制粘贴。备考指南3:根据分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省时省力章节及知识点历年考试分数均值时间规划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3~5分4小时第二章战略分析20~2515小时第三章战略选择30~4020小时第四章战略实施8~126小时第五章公司治理3~83小时第六章风险与风险管理15~208小时备考指南4:善于总结,避免一错再错很多学生喜欢一门课一股脑学完,最后发现什么都没记住,学过就忘,这就是缺乏适当的总结。小章节建议每章一总结,大章建议每节一总结。对于错题一定要重复做题,经过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前后错的知识点往往是同一个,这就是做错题之后没有思考为什么错了,没有很好的反思。总结和反思环节只让大家的学习更为有效,因此一定不要疏于总结。
叫醒的诟病
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管理》基础知识点
一、战略的涵义
(一)战略的定义
1.战略是一种计划
2.战略是一种定位
3.战略是一种模式
4.战略是一种计谋
5.战略是一种观念
(二)战略的层次
企业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业务单位(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1.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是指公司层面的战略,也称为公司战略。它是指针对企业整体的、由最高管理层制定的、用于指导企业一切行为的纲领。
总体战略是由公司层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公司层管理者包括公司总经理、其他高层管理者、董事会,以及有关的专业人员。公司总经理是公司战略的设计者,承担总体战略成效的终极责任。
2.业务单位战略
业务单位战略,是在总体战略指导下,一个业务单位进行竞争的战略,也称为竞争战略。
业务单位战略的目标是取得竞争优势
业务单位战略由业务单位负责人制定,它应当与总体战略保持一致,支持总体战略的实现。如果一个企业只在一个特定市场中开展业务,公司战略和业务单位战略属于同一层面,则没有必要对两者加以区别。
3.职能战略
职能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业务单位战略而在企业特定职能管理领域内制定的战略,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信息战略和技术战略等。
职能战略由职能管理的负责人领导制定,应与总体战略和业务单位战略保持一致
二、战略管理的涵义
(一)战略管理概念的产生
(二)战略决策的特点?
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战略决策。按照约翰逊和斯科尔斯的说法,战略或战略决策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考虑的是组织发展的长期方向,对企业会产生长期影响;
(2)战略决策通常与获取竞争优势有关,可以认为战略的目的就是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3)战略决策关注企业的活动范围,包括进入的.领域、产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等;
(4)战略要使一个企业活动与它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5)战略可以看成是以企业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创造机会和利用机会的过程;
(6)战略决策可能影响运营决策,采用一项总体战略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运营决策,以便落实战略决策;
(7)战略决策不仅受环境因素和可用资源的影响,而且受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
(三)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比较,其主要特点:
(1)战略管理是关于企业整体的管理而运营管理主要是职能性管理,仅凭某一领域的专长就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
(2)战略管理需要管理和改变企业与外部的关系,而运营管理主要管理企业内部的关系,相对比较单纯。
(3)战略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运营管理主要处理比较确定的常规事务,比较容易预见和量化。
(4)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变革,而运营管理主要是在现有状态下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改变状态。
新兴的战略管理并不否认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运营管理的支持,或者运营层面与总体、业务战略不一致,任何完美的战略都不会成功。真正的战略优势只有在运营层面上才能实现。